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在单睑伴内眦赘皮Park法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2022-12-01 05:15徐小平袁建飞宗晓兰刘镓毓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矫正术重睑成形术

丛 纲,徐小平,袁建飞,宗晓兰,刘镓毓

(南通市中医院医学美容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内眦赘皮是指遮盖内眼角垂直方向的半月形皮肤皱褶,是亚洲人常见的眼部特征,发生率约为50%,先天性的单睑伴内眦赘皮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2],该病可使眼裂变短、两侧内眼角间距变短、鼻侧巩膜暴露变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美观[3-4]。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是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的主要手段,通过手术使局部皮瓣转位,缓解内眼角垂直方向的皮肤张力,并切除多余的皮肤组织,效果美观自然[5]。临床上的内眦赘皮矫正术式较多,如V-Y矫正术、“Z”瓣成形术等[6],但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探讨V-Y矫正术/“Z”瓣成形术联合Park重睑法在单睑伴内眦赘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从远期效果、瘢痕情况、满意度、并发症多个方面展开分析,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2例单睑伴内眦赘皮就医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V-Y矫正组30例和Z成形组32例。两组就医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体质指数/(kg/m2) 内眦赘皮类型/例 内眦赘皮程度/例男 女 内眦型 上睑型 倒向型 轻度 中度 重度V-Y矫正组 30 12 18 22.36±4.57 21.93±1.45 13 9 8 5 21 4 Z成形组 32 10 22 24.19±4.08 22.36±1.72 12 14 6 6 19 7 t/χ2值 0.518 1.665 1.061 1.350 0.946 P值 0.472 0.101 0.293 0.509 0.623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单睑伴内眦赘皮的诊断标准[7];②年龄≥18岁;③先天性内眦赘皮;④就医者自愿采取手术治疗;⑤满足手术适应证;⑥随访资料齐全。

1.3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肝、肾、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②精神病、认知障碍;③近1年内有眼部手术史;④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结膜炎、泪囊炎、青光眼等;⑤明显瘢痕体质;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⑦手术部位存在皮肤感染、溃疡、炎症等;⑧Park法重睑成形术手术禁忌证。

1.4 方法

1.4.1 V-Y矫正组就医者实施V-Y矫正术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Park法重睑成形术:根据就医者脸型、上眼睑形态设计重睑并定位。局麻后,沿设计的重睑线切开皮肤、眼轮匝肌,充分暴露上睑提肌腱膜,作睑板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三点固定,缝合固定点。同期实施V-Y矫正术:先标出正常内眦位置,测出需要缩短的距离,内眦部作Y形皮肤切口,Y的两臂与上下睑缘大致平行,Y的长轴在内眦平面,从内眦皱襞的鼻侧走向鼻侧,切口长度根据内眦赘皮的程度决定。皮下潜行分离后将Y形切口作V形缝合。如内眦赘皮较为明显,V形缝合时局部张力较大,可于缝合前先在皮下作一缝合。修剪多余皮肤后,缝合重睑切口。

1.4.2 Z成形组就医者实施“Z”瓣成形术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Park法重睑成形术同V-Y矫正组。同期实施“Z”瓣成形术:沿着内眦赘皮皱襞缘的全长作一弧形皮肤切口,于切口上端向上睑缘作大致呈垂直的皮肤切口,内眦部下4 mm处由弧形切口向鼻上侧作皮肤切口,切口终止于内眦水平的距离弧形切口4 mm左右处,皮肤切口呈“Z”形。游离上下两个三角形皮瓣作交错转位,修剪多余皮肤后,缝合重睑切口。

术后处理:给予抗生素眼膏,每日换药,术后5 d拆除皮肤缝线。告知患者术后遗留有一定程度的瘢痕,术后早期给予疤痕硅凝胶(国械注进20152142328;SCARPRO N.V.斯卡普罗有限公司)外用,术后3~6个月手术瘢痕可逐渐淡化。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术后1周评价手术效果[7]。显效为内眦赘皮完全消失,重睑形态自然对称;有效为内眦赘皮基本消失,重睑形态尚可;无效为内眦赘皮无明显改善,重睑形态差,眼睑不对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瘢痕情况: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8]分别评价瘢痕情况。该量表共6项,分别评价瘢痕的色泽、血管、柔软性、厚度、疼痛、瘙痒,总分范围0~18分,分数越高说明瘢痕越严重。

1.5.3 就医者满意度评分:由就医者自行评分,总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就医者越满意。

1.5.4 手术并发症:观察术后是否发生皮肤肿胀、出血、切口感染、眨眼困难等症状。

1.6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V-Y矫正组与Z成形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4),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术后瘢痕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V-Y矫正组与Z成形组就医者的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就医者的瘢痕评分逐渐降低,并且V-Y矫正组的瘢痕评分低于Z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就医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内眦切口相对隐蔽,没有明显瘢痕或瘢痕轻微,外观较好,满足美学标准。

表3 两组术后瘢痕情况比较 (±s,分)

表3 两组术后瘢痕情况比较 (±s,分)

注:a表示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b表示与术后3个月比较,P<0.05;c表示与术后6个月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V-Y矫正组 30 2.81±0.70 1.12±0.28a 0.62±0.15ab 0.53±0.14abc Z成形组 32 2.96±0.74 1.33±0.35a 0.78±0.20ab 0.66±0.17abc t值 0.819 2.598 3.545 3.274 P值 0.416 0.012 0.001 0.00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V-Y矫正组就医者满意度评分高于Z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s,分)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满意度评分V-Y矫正组 30 91.33±5.46 Z成形组 32 87.62±6.18 t值 2.498 P值 0.015

2.4 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V-Y矫正组手术并发症率为6.67%,Z成形组手术并发症率为18.75%,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0,P=0.299),见表5。

表5 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单睑伴内眦赘皮又称为蒙古赘襞,是遮盖内眦垂直走向的半月状皮肤皱褶。从严重程度上区分,轻度内眦赘皮有1~2 mm的遮挡,对眼睛的恒定长度影响不大;中度内眦赘皮有2 mm以上的遮挡,一定程度缩短眼睛的横轴走向;重度的内眦赘皮存在明显的内眼角遮挡,双眼距离增大,眼睛横径缩短,影响颜面部美观。对于单睑伴内眦赘皮就医者,需要实施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正,同时纠正单睑以及内眦赘皮。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原理是将上睑提肌腱膜与眼轮匝肌精细缝合固定[9],去除多余脂肪,最后将皮肤单独缝合。相对于传统全切法,Park法重睑更为精细,几乎不去除眼部组织,创伤小、瘢痕浅,结合眼部动态美学,更加自然[10-11]。

本研究探讨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在单睑伴内眦赘皮Park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从远期效果、瘢痕情况、满意度、并发症多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显示,V-Y矫正组与Z成形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75%,两种手术效果基本相当,另外术后随访1年V-Y矫正组与Z成形组患者均无复发,说明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的手术效果持久。两组均有1~2例无效病例,可能是因为个体差异或者手术操作不佳、未处理好赘皮下肌肉以及肌肉与皮肤之间的关系导致,临床上应总结失误经验。考虑到颜面部手术瘢痕影响美观,在保证基本手术效果的同时,提高切口的隐蔽性和美观性是目前整形手术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发现,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就医者的瘢痕评分逐渐降低,并且V-Y矫正组的瘢痕评分低于Z成形组,说明V-Y矫正术遗留的瘢痕更小。并且V-Y矫正术的手术并发症如皮肤肿胀、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Z”瓣成形术。胡江伟等研究[12]探讨Park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相比“Z”瓣成形术,恢复睑裂、内眦间距的效果更好,瘢痕更轻微。郭亚东等[13]、孔令伟等[14]研究也表示,V-Y矫正术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Z成形,瘢痕评分更低,安全性更好。一项队列研究[15]表示,V-Y矫正术后瘢痕形成少,更适合轻中度内眦赘皮就医者,“Z”瓣成形术在增加内眦角方面更突出,更适合中重度内眦赘皮就医者。分析原因:第一,V-Y矫正术的Y形切口选择内眦赘襞及下眼睑缘上,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可以将切口隐藏于重睑皱襞中,瘢痕更为隐蔽[16];第二,V-Y矫正术通过改良Y长臂位置和夹角,使切口沿着内眦皮肤自然延伸,减少了对眼部周围皮肤的牵拉,减轻了皮肤张力[17],故而术后皮肤皱缩小,皮肤肿胀和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瘢痕轻微,矫正效果好。V-Y矫正组就医者满意度评分高于Z成形组,说明V-Y矫正术更受就医者欢迎,整形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均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不过V-Y矫正术的瘢痕更轻微、并发症更少。

猜你喜欢
矫正术重睑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浅析重睑术后护理常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