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2-12-01 05:15夏晓丹荣向霞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瘢痕伤口

夏晓丹,荣向霞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 安徽 淮南 232007]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以高血糖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而糖尿病足溃疡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也在随之上升,据报道我国约有15%~2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足部溃疡或坏疽[3-4]。糖尿病足溃疡除皮肤组织的缺损,同时可能伴有肌肉、神经、血管等多处损伤,通常临床治疗包括全身性治疗及局部溃疡治疗[5],目前随着医疗水平及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对伤口护理的美学效果的需求逐渐增多[6]。但是,溃疡伤口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以及功能锻炼,护理已经成为影响患者足部功能及伤口美学恢复效果的重要环节[7],而患者也需要更多学科、多形式、多专业角度的护理,然而,常规护理模式下,仅护理人员参与术后护理,学科单一且针对性较差[8]。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多学科协作是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的技能,通过学科间的协作为患者提供一体化照护,从而改善患者的护理结局的工作模式[9]。本文将多学科协作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护理中,旨在探讨其对修复患者溃疡创面、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5月,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8.76±2.39)岁;病程(8.54±1.73)年;空腹血糖(11.85±3.07)mmol/L;创面面积为4.0 cm×2.0 cm~9.0 cm×3.0 cm。干预组患者入院时间为2020年6月-2020年10月,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0.52±1.76)岁;病程(9.15±2.04)年;空腹血糖(11.04±2.33)mmol/L;创面面积为4.0 cm×2.0 cm~9.0 cm×3.0 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伴有糖尿病足溃疡者;②足部创面溃疡但无严重感染和坏疽;③未合并其他系统疾病;④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1.3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合并其他严重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患有精神、认知障碍者。

1.4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足溃疡常规伤口护理措施,如血糖监测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创面抗感染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等。

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①组建多学科协作组,由护士长牵头,成员包括1名内分泌医师、1名整形修复医师、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伤口造口护士、2名美容整形护士以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各1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患者血糖监测管理、健康教育,如有异常报告内分泌医师及时处理;整形美容科护士及伤口造口护士负责患者伤口创面密切观察、美学恢复效果观测并给予指导;心理咨询师负责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疏导;营养师负责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康复治疗师负责制定术后康复锻炼方案;②小组组建后,采用集中授课、针对性培训、学习手册强化等方式进行培训,每月进行1次,培训内容为多学科协作概念、血糖管理知识、创面护理等;③构建多学科协作小组工作路径:征得患者同意后建立糖尿病溃疡创面管理档案,通知小组成员集中会诊,由内科医师制定血糖监测及用药方案,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内容;术前由整形美容医师根据患者伤口创面情况制定创面护理方案,伤口换药并评估伤口恢复情况,整形美容护士及伤口造口护士严密观察创面伤口的血运情况,向患者讲解伤口血运、颜色、温度等观察方法,当创面出现青紫、苍白或温差与正常皮肤大于1℃以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大于2 s时立即报告医师;手术前后由心理咨询师介入,给予患者一对一心理辅导,减少负性情绪;术后营养师及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及伤口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饮食指导和康复锻炼计划。

1.5 观察指标

1.5.1 瘢痕评分:采用双盲法,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于创面愈合后评估患者瘢痕增生情况,评价内容包括瘢痕色泽(0~3分)、厚度(0~3分)、柔软度(0~5分)、血管分布(0~3分)、疼痛(0~2分)、瘙痒度(0~2分)[10]。总分为0~18分,得分越高表示溃疡创面瘢痕增生程度越严重,得分越低表示瘢痕增生程度越轻。

1.5.2 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对患者足部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价[11],其中创面完全愈合为“痊愈”、肉芽组织增生且创面愈合面积超过50%为“显效”、渗液明显减少且创面愈合面积小于50%为“有效”、创面无变化或创面扩大为“无效”,创面愈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3 生活质量自我评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简表(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WHOQOL-BREF)[12],对两组患者从生理、独立、心理、社会、环境及精神世界6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从“1分”消极至“5分”积极,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数据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出院当日两组疼痛、色泽、厚度、柔软度及血管分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各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瘢痕增生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瘢痕增生情况比较 (±s)

项目 出院当日 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 干预组 t值 P值 对照组 干预组 t值 P值疼痛 1.76±0.52 1.71±1.05 0.945 0.328 1.42±0.53 1.01±0.31 3.755 0.000色泽 2.88±0.24 2.72±0.18 0.796 0.427 1.85±0.14 1.57±0.11 2.764 0.011厚度 2.47±0.36 2.28±0.12 2.156 0.056 1.43±0.30 1.30±0.06 2.659 0.024柔软度 4.54±0.13 4.86±0.10 1.082 0.104 3.06±0.27 2.81±0.06 3.658 0.000血管分布 2.89±0.18 2.79±0.17 2.437 0.051 1.82±0.16 1.67±0.14 2.837 0.006瘙痒度 1.83±0.71 1.75±0.92 1.851 0.063 1.42±0.82 1.17±0.25 3.689 0.000总分 14.83±2.68 14.75±1.94 1.035 0.230 12.96±2.24 10.34±1.86 3.732 0.000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比较: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54±2.35)d短于对照组的(20.35±2.66)d,且干预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2.50%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比较 [±s,例(%)]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比较 [±s,例(%)]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d 创面愈合情况/例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创面愈合总有效对照组 40 20.35±2.66 3 15 16 6 34(85.00)干预组 40 17.54±2.35 9 17 11 3 37(92.50)t/χ2值 3.423 3.273 P值 0.001 0.000

2.3 两组生活质量自我评价情况比较: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生理维度 心理维度 社会维度 环境维度 独立维度 精神世界维度对照组 9.86±1.18 9.57±1.14 9.61±1.07 8.81±1.16 9.54±1.23 11.85±1.64干预组 18.13±1.52 15.03±1.76 16.71±1.23 16.43±1.15 14.21±1.46 14.91±1.55 t值 5.346 2.082 1.249 2.467 2.073 3.148 P值 0.015 0.024 0.038 0.012 0.031 0.006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因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加之足部常受到较高的机械压力引起糖尿病足,导致足部溃疡,此类患者常因病情反复、患者依从性不佳及机体机能弱等原因导致溃疡创面皮肤感染、坏死等,严重者会导致足部畸形甚至截肢。临床通常使用清创手术来治疗,但是由于创面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常规护理通常仅仅由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的创面观察,缺乏多学科、多专业、多角度的综合护理措施。而有研究通过综合护理对手部外伤患者进行干预,发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创面恢复效果、降低创面愈合时间[13]。在此研究的启发下,本研究结合临床护理人员缺少专业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相关知识的现状,尝试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基于心理、营养、康复锻炼、美容修复、疾病治疗等角度的全方位护理,通过多学科小组参与,制定适用于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创面修复的效果,优化患者护理结局。

本次研究显示,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创面疼痛、色泽、厚度、柔软度及血管分布等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多学科协作下的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分析原因通过多专业人员的参与,从美学、营养学、康复学、内分泌学等方面给予患者伤口护理指导,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从更加专业和全面的角度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多维度的护理服务,在帮助患者创面恢复的情况下,同时加强了患者的心理护理、信息支持及社会支持。

研究发现,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提示多学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护理中有良好的的应用效果。其原因可能为通过多学科护理,能够加强护士的血糖控制及创面护理能力;通过心理、营养护理能够指导患者调整心态及饮食结构,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维持机体充足营养,从而促进患者机能恢复。进一步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发现,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可能为在住院期间通过干预使患者在饮食、康复、疾病治疗及预后恢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增强了其恢复的信念及依从性,在出院后患者仍能够依照其掌握的干预措施进行自我照护及调整,同时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患者足部功能恢复进一步帮助患者改善了其精神健康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美学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瘢痕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