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零件车削加工策略

2022-12-02 13:38段好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圆内孔图样

段好运,卫 锋,王 华

(1.商丘技师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随着新兴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零件既要体现产品轻巧、资源节约的原则,又要突出产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薄壁零件具有壁厚薄、质量轻的优势,在航空航天、现代机械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1],但薄壁工件刚性差、强度低、易变形,加工精度很难控制[2]。对操作者来说,如何合理安排加工方案,有效破解加工变形难题,高效完成薄壁零件加工,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1 薄壁零件车削加工特点解读

薄壁零件是车削加工中的常见零件,薄壁零件最大的特点是壁薄、刚度差、强度低,在车削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工件精度难以控制。[3]变形常见表现形式主要有夹紧变形、振动变形和热变形三种,它们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围绕工件产生变形的原因,找出解决变形的合理方案,是车削薄壁零件的关键环节。

2 薄壁零件车削任务分析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完成如图1所示薄壁套零件的加工,工件材料为45钢。该零件轴向尺寸小,但直径方向尺寸较大,并且内外轮廓均有一个台阶,轮廓内外表面同轴度一致性较高,相关表面的形状、位置精度要求严格,加工难度大。

(1)工件外圆尺寸为Ø80h7,内孔尺寸为Ø72H7,壁厚4 mm,属于典型的薄壁工件。

(2)外圆Ø80h7轴线与内孔Ø72H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 mm,外圆圆度公差为0.02 mm。

(3)工件右端面对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2 mm。

3 薄壁零件车削加工策略

3.1 工件定位和装夹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3.1.1 薄壁零件常用定位和装夹方法

(1)用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装夹。适用于轴向尺寸短、径向尺寸小的薄壁工件,在一次装夹中能把零件上所有要加工表面加工完成,以减少定位误差对尺寸精度的影响。

(2)用卡盘和心轴装夹。粗、精加工分开实施:第一步,根据图样要求进行粗车工件;第二步,用卡盘装夹外圆精车内轮廓表面和端面;第三步,用胀力心轴装夹工件内表面,精车外圆和端面。

(3)用花盘装夹。适用于直径大、要求高的盘类薄壁工件。首先进行粗车加工;第二步,在磨床上磨削两端面至尺寸要求;第三步,将工件装夹在花盘上精车内孔、外圆至图样尺寸。

(4)在专用工具上装夹车削薄壁工件。适用于批量较大的薄壁零件,需要根据零件图样定制专用工具。

3.1.2 图1所示薄壁零件装夹和定位方案的设计

采用常用的装夹和定位方案,不容易高质量完成车削加工,需要对工件定位和装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将工件的局部受力改变为大面积受力,并且受力分散均匀,改善车削加工条件。[4]结合实际零件图样要求,可以考虑设计扇形软爪、胀力心轴、开口套筒、弹簧夹头等辅助夹具,目的是增大夹具与被加工零件的接触面积,让夹紧力较均匀分布在工件周围或者轴向平面上,有效防止或减少工件变形。

第一,设计轴向夹紧装置装夹工件,用轴向夹紧方式替代径向夹紧方式,改变夹紧力的受力位置和方向,避免装夹变形,如图2所示。

第二,用开口套筒装夹工件,对于长度较长、直径较大的薄壁工件,可以选用开口套筒装夹工件,增大径向接触面积,使夹紧力均匀分布在工件周围上,从而减小夹紧变形,如图3所示。

第三,用特制的扇形卡爪及弹性胀力心轴装夹,综合优化受力方式,增大受力面积,本案例选用该种装夹方案。

3.2 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和刀具材料

车削薄壁工件时,车刀要锋利耐用,切削过程应省力顺畅,最大限度减少刀具与工件摩擦,减少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产生,这对刀具几何参数和刀具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

3.2.1 车刀的几何参数选择

“三分工艺,七分刀具”是在机械加工中常说的一句话,足见刀具合理选择和科学应用的重要性。车削薄壁工件一般选用较大的主偏角,减小径向切削力和振动,减少切削变形;较大的副偏角和后角,减少摩擦,降低切削热;适当增大前角,可使车刀切削更轻快;刃倾角选择正值,通过刃倾角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刃磨断屑槽时必须保持槽深前后一致,使切屑稳定向待加工表面排出,防止堵屑或划伤工件的已加工表面,影响表面质量;刀尖圆弧半径、修光刃选择较小数值,减少振动。硬质合金刀具各参数值可参考表1。

表1 车刀几何角度推荐数值

3.2.2 刀具材料的选择

工件材料是铸铁、铸造锡青铜等脆性金属时,选用钨钴类硬质合金刀具;工件材料为钢料等塑性金属时,选用钨钛钴类硬质合金或高速钢刀具材料。也可以根据加工需求选用涂层硬质合金刀片、陶瓷刀片以及金刚石刀片等,无论选用何种刀具材料,都要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刀具的最佳切削性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

3.3 正确选用切削用量

薄壁工件车削时,应根据刚度低、易变形等特点,适当降低切削用量,一般按照中速、小背吃刀量、快进给的原则进行选择。切削用量具体数值可参考表2。

表2 车削薄壁工件时切削用量表

3.4 充分冷却,减少热变形

切削热对薄壁工件的热变形影响很大[5],车削过程中必须充分浇注切削液,以降低切削热的产生,并快速散热,有效降低切削区域的温度,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工件加工质量。对于不宜使用切削液冷却的加工材料,要用压缩空气进行强力冷却。

3.5 减振策略

车削薄壁工件时,出现变形会引起振动,振动又可以诱发新的变形,因而采取减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6](1)调整车床各运动部件间的松紧间隙,提高车床工艺系统刚度。(2)使用吸振材料,比如泡沫塑料、软橡胶管、软橡胶片等,填充或包裹工件后进行车削,能起到减振效果。(3)填充低熔点物质。加工前,选用硫黄、石蜡、铅、锡等低熔点物质作为填充物,将其加热熔化填充至零件空隙部位,待冷却后使其形成实体,再进行车削加工。零件加工完成后,加热熔化填充物即可,可以有效防止工件崩角、缺边等缺陷的发生。

3.6 适时释放变形应力,提高加工质量

对于不需要掉头安装只需一次装夹的薄壁工件,粗加工时夹紧力大,在进行精加工前可松开工件,适当减小夹紧力,以释放内应力,再装夹找正工件后继续加工。另外,车削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热处理正火工序,消除内应力,减小切削时的变形与振动。

3.7 合理安排加工工艺

(1)将粗车、半精车、精车削分开进行。[7]粗车时,要快速切除加工余量,夹紧力大,易产生变形。半精车和精车时,余量加工小,在保证装夹牢固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夹紧力,可以消除粗车时产生的夹紧变形。

(2)车削加工步骤

①粗车内、外圆表面,各留精车余量1~1.5 mm。夹持外圆小端,粗车端面和内孔。

夹持内孔,粗车外圆和端面。

②安装在如图4所示的扇形软卡爪[8]中精车内孔Ø72H7,精车外圆至Ø980-0.1 mm及端面,直至符合图样加工要求。

以内孔Ø72H7和Ø98处的端面为基准,工件安装在如图5所示的弹性胀力心轴上,精车外圆Ø80h7至图样加工要求。

③质量检测,按照图样加工要求逐项检查,合格后取下工件。

4 结语

车削加工薄壁工件应综合考虑影响加工变形因素,灵活运用加工策略和技巧,合理选用装夹方法,优化制定加工方案,科学规划走刀路径,练好基本技能,勤于总结反思,在实践中无论是普通车床还是数控车床加工,都可以提高薄壁工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猜你喜欢
外圆内孔图样
内孔内凹台阶厚壁短筒体成形工艺模拟分析
弯管内孔氧化皮的去除方法
关于“外圆、端面”车削的教学探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12
机床夹具设计中的定位误差计算探讨
钢丝刷内孔清洗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航空发动机钛合金筒体加工工艺研究
“做数学”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工程制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ZL50C装载机轮边行星架壳体外圆锁紧定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