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大学生代谢性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2022-12-03 23:30王晓静马瑶瑶宋志欣
智慧健康 2022年25期
关键词:代谢性尿酸血脂

王晓静,马瑶瑶,宋志欣

长春理工大学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0 引言

在迅速城镇化、工业化的经济转型大背景下,代谢性疾病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在全球迅速蔓延,患病率增长极为迅猛[1-2]。代谢性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降低患者的劳动能力,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稳定,给患者及其家庭,医疗卫生系统和国家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3-4]。有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期已存在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期的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生活习惯、精神心理情况等与中老年期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存在很大的相关性[5]。大学生是一个集中且庞大的青年群体,此时明确其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并大力开展代谢性疾病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大学生对代谢性疾病的认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其有意识地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继而为大学生人群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于869名大一新生的代谢性疾病发生情况及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一种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更好帮助在校大学生提高对代谢性疾病的认识,增强在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年10月-2022年3月,采取前瞻性研究法,以长春理工大学2020年9月-2021年9月大一新生为筛查对象,共869名,其中男456名,女413名,年龄18~21岁,平均(19.20±0.67)岁。参加调查学生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收集大一新生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腹围、血压)、既往史(有无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病史),对其进行代谢性疾病筛查;并对大一新生进行代谢性疾病基本知识和如何防控等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其对代谢性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学生进行分组,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

1.2.1 筛查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身高2(m2),BMI>30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尿酸偏高或血糖偏高或血脂偏高,符合其中一条即筛选为定为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学生,设为研究对象,建立档案。对符合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学生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尿酸。

1.2.2 问卷调查

对所有大一新生进行家族史、个人史(包括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以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1)代谢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②缺乏运动是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③肥胖是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④吸烟是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⑤代谢性疾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⑥代谢性疾病的近期危害和远期并发症;⑦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⑨代谢性疾病的饮食原则;⑩代谢性疾病的运动原则;10道选择题,每题选择“知道”得1分。以得分≥7分为“知晓”。

(2)是否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不良情绪等。

1.2.3 判断标准

(1)代谢性疾病是一系列因代谢问题引发的疾病的统称,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肥胖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按照第九版内科学诊断标准诊断。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使血压已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高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以及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的标准,血清TC正常值<5.18mmol/L(200mg/dL),5.18~6.19mmol/L(200~239mg/dl)为边缘升高,≥6.22mmol/L(240mg/dL)为升高;血清LDL-胆固醇正常值<3.37mmol/L(130mg/dL),3.37~4.12mmol/L(130~160mg/dL)为边缘升高,≥4.14mmol/L(160mg/dL)为升高,血清HDL-胆固醇正常值≥1.04mmol/L(40mg/dL),≥1.55mmol/L(60mg/dL)为升高,<1.04mmol/L为降低;TG的正常值<1.70mmol/L(150mg/dL),1.70~2.25mmol/L(150~199mg/dL)为边缘性升高,≥2.26mmol/L(200mg/dL)为升高。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

(2)参照WHO制定的关于吸烟的定义,在过去3个月(连续或累积)每星期至少吸1支烟并且过去30d内吸过烟。

(3)参照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2005年调查报告,在过去的30d里至少喝过一杯酒者定为现在饮酒(一杯酒包括半瓶或一听啤酒、一小盅白酒等)。

(4)在问卷中,将个人饮食口味分为嗜淡、正常、嗜咸,一般情况下,个人感觉嗜淡的话,每日摄入盐量在12g左右。

(5)是否肥胖按照BMI衡量,BMI在20~22.6时属于正常范围,BMI大于22.6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6)运动情况的标准:每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跳舞、慢跑、打球等)3次以上,每次30min为经常锻炼组;每周少于3次,时间少于30min为几乎不锻炼。

1.2.4 分组与教育模式

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1组、2组、3组、4组。1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即开展校内健康教育海报宣传等。2组实施定期健康讲座,即定期开展每学期一次40min面对面健康讲座组。3组实施定期视频教育,即每月录制一次10min左右视频做微课进行健康教育组,该组学生自行学习。4组实施微信公众号教育,即让每个组内学生都添加长春理工大学医院微信公众号,每月写一篇微信文放在长春理工大学医院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并在每期文章末尾进行简单的一般情况和该篇文章相关知识的问卷回答及随访,监测学生身高体重、血压、腹围等变化情况。四组健康教育课内容均包括代谢性疾病基本知识介绍、疾病防治方法、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在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精神状况不佳或身体状况加重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帮助等。1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再次进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行问卷调查,通过1年时间动态观察该批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情况、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学生人数;②对比四组学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以及问卷调查结果。

1.4 数据处理

运用SPSS 20.0系统,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学生人数统计

869 名大一新生中,共筛查出104 例(11.97%)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学生,根据随机分组方法,1 组、2 组、3 组、4 组各26 例。

2.2 四组学生的体格检查结果对比

2组、3组、4组学生健康教育后的体重均低于1组(P<0.05),见表1。

表1 四组学生的体格检查结果对比()

表1 四组学生的体格检查结果对比()

注:对比1 组,*P<0.05。

2.3 四组学生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

2组、3组、4组学生健康教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TC、LDL-胆固醇、HDL-胆固醇、TG、FPG、2hPG、HbA1c、尿酸水平均低于1组(P<0.05),见表2~表5。

表2 四组学生的血压水平对比(,mmHg)

表2 四组学生的血压水平对比(,mmHg)

注:对比1 组,*P<0.05。

表3 四组学生的血脂水平对比(,mmol/L)

表3 四组学生的血脂水平对比(,mmol/L)

注:对比1 组,*P<0.05。

表4 四组学生的血糖水平对比()

表4 四组学生的血糖水平对比()

注:对比1 组,*P<0.05。

表5 四组学生的尿酸水平对比(,μmol/L)

表5 四组学生的尿酸水平对比(,μmol/L)

注:对比1 组,*P<0.05。

2.4 四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3组、4组学生健康教育后的代谢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1组,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不良情绪的构成比均低于1组(P<0.05),见表6。

表6 四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比[n(%)]

3 讨论

代谢性疾病是一系列因代谢问题引发的疾病的统称,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肥胖等[6]。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日渐上升的趋势,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其发病率,就应该重视对人群的一级预防。而大学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群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及时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等,从而为控制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奠定基础[7-8]。

健康教育一种向人们科学普及知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掌握率与自我疾病认知有显著效果[9-10]。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使大学生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能减轻、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继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1-12]。一般健康教育以开展校内健康教育海报宣传为主要方式,宣传力度不高,关注度不够,导致其宣教效果不佳[13]。定期健康讲座与定期视频教育更具针对性,可确定宣教对象,但宣教次数较少,大学生接收的知识与内容有限。而微信公众号教育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通过每期的文章推送,问卷回答及随访,以及对学生身高体重、血压、腹围等变化情况的监测,能够及时对宣教内容就行补充、完善,也能及时发现大学生的身体变化,有助于及时采取指导措施,使其提高健康行为意识与执行力,继而提高健康水平[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869名大一新生中共筛查出104例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学生,提示在校大学生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低,应引起重视,加强防治措施。而健康教育实施后,四组学生的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2组、3组、4组低于1组,以4组的下降效果最好,提示微信公众号教育对在线大学生的宣教最有效,有助于控制代谢性疾病的各项高危因素。研究结果还显示,3组、4组学生的代谢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1组,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不良情绪的构成比均低于1组,定期视频教育与微信公众号教育均能让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升,对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饮食行为也有显著益处。

综上所述,对在校大学生代谢性疾病高危因素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实验室指标,其中微信公众号教育的宣教效果最好,值得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代谢性尿酸血脂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