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福加味化瘀清散汤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瘀血痰热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2022-12-03 23:30曹亚丽罗莹
智慧健康 2022年25期
关键词:化瘀醒脑症候

曹亚丽,罗莹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0 引言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脑缺血损伤而致局灶或全脑的功能障碍,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是老年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1-2]。中医对于改善此症造成的偏瘫、失语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3],但是对以往的中医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可以见到,多数中医治疗此病时多以益气、通络、活血、化瘀、祛痰、通腑等为主要治疗理念[4]。赵继福教授有着多年的从医经验,经过大量的分析总结后确立了对此症患者“化瘀、祛痰、清热”的治疗理念,应用加味化瘀清散汤治疗此病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3月,共计纳入研究对象90例,均为此时间范围内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并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7~69岁,平均(58.16±5.33)岁,男24例,女21例,轻度中风者24例,中度中风者2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6~70岁,平均(58.48±5.59)岁,男25例,女20例,轻度中风者23例,中度中风者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可知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已经提前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西医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对瘀血痰热互结型缺血性中风病的诊断标准;②家属以及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因脑肿瘤、脑外伤以及血液疾病引起的中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以及出血性中风者;②重度中风或伴有意识障碍者;③严重脏器功能衰竭以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④患有精神类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西医治疗主要为抗血小板治疗,“醒脑开窍”针刺取穴如下:主穴印堂、上星透百会、三阴交进行针刺[5];辅穴:风池、完骨、天柱、太阳、太冲[6]。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服用赵继福教授自拟加味化瘀清散汤:丹参、地龙、红花、赤芍、石菖蒲、丹皮、菊花、葛根、天麻各15g,半夏、胆南星、川芎各10g,豨莶草20g;均由本院药房统一代煎,每次服用150mL,每日服用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

1.3 观察指标

参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未致残且中医临床症状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超过95%的为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在1~3级,中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者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中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69%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低于18%或者加重,中医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者均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和有效例数之和/45×100%。神经功能缺损利用NHIS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利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此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8]。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前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液流速。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结果均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并利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为()并利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分)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椎动脉血流速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流速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对比(,cm/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对比(,cm/s)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见到,对治疗组患者增加服用赵继福加味化瘀消清散后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该方以丹参、地龙为君药,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以红花、赤芍、半夏、胆南星、石菖蒲、丹皮和菊花共为臣药[9],其中红花和赤芍能够活血化瘀,半夏、胆南星以及石菖蒲则有燥湿祛痰之功效,丹皮以及菊花则具有清热的效果,佐药为豨莶草、葛根和天麻,能够起到平肝、熄风和通络的效果[10],川芎为使药,能够起到引经药、载药上行于头的作用,可将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诸药共同作用起到了化瘀、祛痰、清热之功效[11]。“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治疗理念在于醒脑、开窍、滋补肝肾、通络,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以起到扩张脑血管的作用[12],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液黏度,进而减少血流阻力实现改善脑部血供的目的,有利于促进中枢神经修复[13-14]。该治疗方法创新之处在于:此治疗方案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并突出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在治疗时重视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观念。另外,此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好,且具有可控制性,患者的认可度高。

综上可见,对于瘀血痰热互结证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和“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增加服用赵继福加味化瘀散汤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脑部供血情况,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做出了较大贡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化瘀醒脑症候
更正说明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