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美味』猜猜猜

2022-12-03 08:18莲间鲤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2年11期
关键词:莜面大炮糍粑

莲间鲤/文

地球人都知道,咱们中华美食界拥有数不清的美味佳肴,有些是一看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的,比如糖醋里脊、红烧肉、龙井虾仁、羊肉串……但还有一些属于被名字耽误的实力派,它们的“艺名”要么太过奇特,要么和本体八竿子打不着,90%的人根本猜不透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下面,让我们请出几位美食界的“蒙面怪侠”玩个小游戏:只看名字,你能猜得出它们究竟是什么美味吗?

●三大炮

三大炮是什么炮?迫击炮,高射炮,还是二营长的意大利炮?

最重要的是,炮也能吃吗?

四川人民表示:我们这里的“三大炮”不但能吃,样子还特别软萌,说起来外地人可能不信,“三大炮”的真面目其实是……

糯米糍粑。

没错,就是那种软软的、甜甜的、圆溜溜的糯米糍粑。

震惊了,这实物和名字的差异也太大了吧?!明明是走可爱路线的,为啥要起个名字叫三大炮呢?

原因很神奇:和演技有关。因为“三大炮”是一种表演型的美食,在成都,每逢举办花会等大型活动,就是“三大炮”的点心师傅们大显身手的时刻。

他们用糯米、红糖、芝麻、黄豆制成糯米糍粑,再把舂(chōng)好的糍粑分成三团,用力甩在案板上,发出当当当如炮响的三声,分别叫作铁炮、火炮和枪炮。三团糍粑和案板亲密接触后,就会弹向放有黄豆粉的容器里,浇上红糖汁就能享用了。

经过这个炮制过程做出的糯米糍粑,入口温热香甜,软糯不粘牙,非常可口。这三发“美味炮弹”,妥妥击中味蕾!

●栲栳栳

提示:这是一道爱玩谐音梗的美食。

不过,栲栳栳(kǎolǎolao)关联的可不是“姥姥”,而是“栲栳”,这是一种柳条编成的容器,又叫笆斗,它的谐音是“犒劳”,顾名思义,想要款待、犒劳亲朋好友,就吃它!

相传唐高祖李渊被贬到太原时,曾在灵空山古刹逗留,寺里的方丈表示:我看好你,你将来必成大器。为了鼓励李渊,方丈给他做了一顿特别的午餐:一盘像蜂窝一样的莜面窝窝——栲栳栳。

李渊出身北周贵族,什么好吃的没见过?这样一盘农家乐粗粮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可当他配着辣椒蘸料尝了第一口,不禁眼前一亮:真香!感觉全身都充满了能量,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后来,李渊和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就常常用这种面食犒劳士兵,最终建立了大唐王朝。栲栳栳也从山西逐渐流行到西北和中原其他地方,成为北方山区的家常美食。

能让大唐皇帝亲自代言的栲栳栳,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山西人有句俗话,“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意思是吃白面只能赶二十里路,吃了莜面能走三十里。因为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耐饥又抗寒,是地道的元气主食。正宗的栲栳栳就是用莜面蒸成蜂窝的样子,象征“牢靠”“和睦”的寓意,再佐以小炒羊肉、辣椒、陈醋、香菜叶做成的浇头,一个字:美!

●菜蟒

这名字乍一听有点儿吓人:很菜的蟒蛇?爱吃菜的蟒蛇?

回想一下中华美食起名的传统套路,鱼香肉丝里没有鱼,狮子头里没有狮子,菜蟒里面肯定也没有蟒。

其实呢,菜蟒有个大表哥,兄弟俩起的名还是对仗的,不过表哥比它的知名度稍高一点儿。看到表哥的名字,大家就能推理出表弟的庐山真面目了。这位表哥就是北方幼儿园的明星主食:肉龙。

菜蟒:对了,我就是肉龙大表哥的素馅儿版,论风味我俩不相上下。

这话还真不是吹牛,这道源自河南的美食采用经典三鲜馅料——韭菜、鸡蛋和粉条的神仙组合,裹进薄薄的面皮里,卷成长条,上锅蒸熟后,青绿的韭菜和金黄的鸡蛋碎透过晶莹的薄皮若隐若现,看起来就像蟒蛇的花纹一样。

从中间切一刀,热腾腾的清鲜气息扑面而来,韭菜脆嫩,鸡蛋香滑,再配点儿陈醋和辣子,这条“蟒蛇”有点儿香!

●广式苍蝇头

这确定不是给青蛙的口粮?重口味已经不足以形容对这个菜名的观感了,光看文字都是瞳孔地震的程度,得多强大的内心才能下得去嘴?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99%吃过它的人都会坚定不移地告诉你:这是一道下饭菜。

而且,大家的心路历程也都差不多:

试吃苍蝇头前:黑暗料理!拒绝,害怕。

试吃苍蝇头后:快到碗里来!

“苍蝇头”究竟是怎么做到“下饭”的?让我们从这道菜的做法里一探究竟:新鲜肉末腌好后下热油炒至变色,蒜薹(tái)、红椒、青椒切小粒,用豆豉、蒜末和小米辣爆香,和肉末一起煸炒入味,就可以出锅了!

先不说味道,光是这个五彩斑斓的配色就让人很有食欲:焦黄的肉末,火红的尖椒,翠绿的青椒,黝黑的豆豉。

等等!难道“苍蝇头”就是……

还别说,这一粒粒黑不溜秋圆滚滚的豆豉混在一堆红红绿绿的配菜里,确实有点儿苍蝇头的观感。不过,一闻到这盘菜诱人的香气,名字带来的心理阴影就立马烟消云散了。香辣咸鲜的口感,开胃又过瘾,拌上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一顿得多吃好几碗饭。

●清蒸鱼欢笑

又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名字,脑补了一群鱼在盘子里哈哈大笑,这也太无厘头了吧。

无奖竞猜:鱼欢笑是鱼的哪个部位?

A.鱼的嘴巴。

B.鱼的声带。

C.鱼的腹鳍。

广大老饕(tāo)纷纷表示:多新鲜哪,长这么大就没见过鱼会笑的,更没听说过鱼有声带。想必这鱼欢笑指的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一条鱼身上风味最佳的部位。

思路有了,答案呼之欲出。其实鱼欢笑就是鱼的腹鳍,因为这里是鱼运动最多的部位,一条鱼身上只有两块腹鳍肉,这个部位的肉感十分嫩滑,比鱼腩还好吃。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的: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在广东,鱼欢笑只需要简单地腌制去腥,配上冲菜、姜丝,大火蒸熟,再淋上蒸鱼酱油,就能成就一道美味。紧实的鱼肉搭配新鲜的蔬菜,入口爽滑,鲜美直击味蕾。

甭管鱼欢笑了没,吃鱼的人肯定是欢笑连连了。

这么多位美食界的“怪杰”,虽然怪名又怪相,但也“怪”好吃的。我们中华美食,就是这么创意无限,千万别因为名字错过美味呀!

猜你喜欢
莜面大炮糍粑
小兵对抗“大炮”
做糍粑
二十八,打糍粑
打糍粑
爽滑劲道的牛肉时蔬炒莜面
腊月糍粑香
赵匡胤:一文钱逼倒英雄汉
声波大炮
赵匡胤报一饭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