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思考

2022-12-04 11:38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吴丽青
学苑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内容教师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 吴丽青

初中地理是以自然和社会环境为主要学习对象的科目,其知识内容的空间感十分突出,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较强的空间整合思维和图文互换能力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进行阶段,有关能力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常常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针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矛盾,初中地理教师便要加大对“以图导学”法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借助具象的图像资源来体现、整合抽象且分散的地理知识要素,并以之为载体实现对学生多维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机培养。

一、优化初中生地图学习素养的重要性

地图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集中体现某一地域范围内多种地理单元的资料,对当地地理状况的表达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和联系性特征。初中生的逻辑推导和资源整合能力虽然已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成熟,而在知识内容的系统化串联和网络构建方面却仍有待加强。一幅正规的地理地图必然会对地势、地形、水文、降水和植被覆盖等内容做出直接反映,而另一些内容更详实的地图甚至可以表现出当地的城市分布、人口密度、土壤类别、交通状况和农业发展情况。以此可知,一份地图就是一个浓缩了初中地理大多数知识内容的“压缩包”,同时还是一片可供学生运用各类地理技能进行信息摄入和处理训练的“演兵场”。

根据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对初中生地图学习素质的培养,既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储备,在客观上起到帮助学生自觉形成知识网络的作用;又可以结合真实的地理范围创造锻炼学生知识和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平台,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取得“学以致用”的理想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地图观察、认识到更多的关联性地理知识元素,使他们的地理课程学习体现出更强的立体性和综合性。

二、通过“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策略

1.强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吸引力。

初中生虽已初步具备比较成熟的信息加工和情绪把控能力,但仍有很强的感性操控属性,对行为的价值评判依旧有较大的趣味比重。很多初中生对地理学习都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原因无外乎是觉得这门课枯燥、乏味,知识内容既多又难,认为学习地理的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不成比例。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就可以利用地图这种具备很强的信息直观表现力和画面感的工具来完善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地理科学的趣味和易学性。要发挥出地图教学的这些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从以下两个方向切入开展具体工作:

首先,教师本身要具备过硬的地图方面的业务知识,对教学内容要做到先学、先会、先精,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框架和理论核心,熟练掌握各类有关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在地图中的表现形式和挖掘路径形成清晰的认识。这是教师能够完善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树立个人良好职业形象并以之为基础形成强大个人魅力的前提。

其次,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教学和互动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以信息化手段完成对地图资源的引入、展示和挖掘利用,从多个感官角度对学生进行信息刺激;同时还要根据初中生已拥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和表述能力的特点,将一些难度小、内容少的教学工作交给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利用地图资源讲解的过程中自觉地巩固有关知识点并进一步感受分析地图的技法,并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情感激励。

2.拓展课堂学习的开展平台。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所谓“课堂学习”并不仅仅是指“课堂的学习”,任何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平台都可被称之为是课堂,而地图的应用则恰好需要更为广阔的平台作为支撑。地理学科的自然和社会性质都非常强,教师便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深入到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以地图为向导和索引带领学生还原知识的发现、提炼和检验流程,系统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印象并让他们掌握地图的实际应用策略,同时也借助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要牢牢把握地图资源和学生认知能力之间的平衡点,做好地图的选择和提供工作,以保证学生学习、实践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比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来到户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科学现象,诸如点燃一些纸观察灰烬的运动方向,或者在晴天站在室外和室内的交界处感受风的吹动方向,等等;而后再根据气象地图中所标注的本地气流运动状况来反思自己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所取得的认知,同时对地图上的信息做出主动反馈。这些活动将知识的来源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了学生进行二次观察和研究的契机,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满足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欲望。

3.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锤炼。

古语云“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提炼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地理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其最终目的,教师的各项工作也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减负。在利用地图开展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不要将知识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应以现象为出发点,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现象逐步摸索,并借助地图工具寻找解答问题的相关线索,最终自主找到现象的成因,并对这一成因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展开思考,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展现地图的问题导向功能。此外,初中地理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地图加工性的练习,以让他们的综合课程知识得到更多渠道的巩固与运用。

例如在讲解《海陆变迁》这一课题时,教师可先就课题内容向学生提问,由学生对山脉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自由发表看法;之后教师可结合之前关于板块漂移的知识,提示学生思考二者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如果学生的思考遇到阻碍,教师可组织学生做一些探究实验,譬如将地理课本横放在桌上并从两边向中间挤压,看看课本会发生什么变化,继而引导学生得出“山脉的形成是因为地质板块的挤压”这一结论;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地图,或者直接向学生展示一幅电子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主要山脉的走向、海拔和位置,在地图上将学生刚才得出的结论动态还原出来。这一方法的实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对每一步的推导都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对于地图的信息解析价值也做出了更深层面的开发。

4.专题教学与多维训练的整合。

通常情况下,一份地图中所能呈现的地理知识信息是非常繁多且互相交织的,这就导致很多在地理学习方面相对后进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地图时会有“一团乱麻”的无措感。为了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一困扰,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先以“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思路去开展教学,首先要根据地图中的基本元素进行专题讲解,带领学生暂时回避其他方面的信息而只对不同的专题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等到教学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便再带领学生对下一专题内容进行集训。在学生对各个独立板块的知识实现预期巩固效果后,教师便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对两项或更多的专题知识开展综合考查,让学生尝试利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跨板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如此一来,学生首先可以拉近自己和地图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后还可以对不同方面的知识内容形成更具条理的认知脉络,并且在日后的自主学习中也能够借助渐进的方式完成对不同学习成果的联动运用,从而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地理学习素养。

比如对于《世界的聚落》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幅反映我国先秦时期邯郸地区聚落分布的历史地图,而后再分别提供该地区聚落在中唐、晚明和现代时期的分布地图,引导学生先后从水源、地形两个方面了解这两种地理区位因素对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再带领学生结合由教师提供的对应时期广域平均气温和降水情况变化表,了解人类聚落的变迁所受到的来自气候方面的影响;最后则可结合不同时期社会主要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分布位置,来使学生将社会性地理因素和人类聚落的发展变化趋势联系在一起。

5.同位异况内容的比较学习。

结合观察经验和地理认知不难发现,有些地区虽然在很多地理条件上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但是却在整体上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地理概况和发展模式。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以图导学”教学时应当对这类兼有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素材做进一步的挖掘和利用,引导学生根据具备上述特点的两个乃至多个地区的地图,找出二者在海陆相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海拔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在下垫面类型、人类活动规模、社会产业结构和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并进行一些以这些信息为内容的计算,最后则引导学生尝试对上述地区地理信息之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这个教学环节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地图元素的识读,同时还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利用地图内容和学习成果进行实践应用的方法。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西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比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和我国广州这两座基本处于同一纬度的城市的地图,让学生讨论并分析二者为什么在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城市发展形势以及社会产业结构等方面会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并可引导学生通过结组的方式开展交流讨论。如果学生的讨论出现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两座城市的地形、海陆距离和矿藏分布等信息,提示其正确的分析思路和角度。

6.在教学中积极设计发散性的应用问题。

在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功底后,初中地理教师就要着手培养学生对这些资源的活性运用思维和能力,而这同样也可以成为彰显“以图导学”模式价值的一座舞台。在开展这一阶段的工作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具有固定答案的发散性应用问题,只提出一个具体的总目标,发动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手中的地图资料去自由选择方法、开辟道路并最终达成问题的总目标,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解题自主权和学习成果运用热情。

比如同样是在进行完关于《世界的聚落》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给学生一块虚拟地区的3D地图,反映出这个地区的地形、水资源分布、植被和气候等方面的条件,而后发动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这个地方建立起一座城市并在地图上设计出具体的建设、发展规划,而后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规划和构思原因,看一看谁的设计最为科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地图的帮助下时刻保持对多元地理信息的综合考虑和认知。

除了以上几点内容外,初中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以结组的方式借助地图资源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一来方便学生互相交流依托于地图学习地理的经验和方法,以做到集思广益、互通有无;二来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让他们在团队中更有概率取得突破性的合作成果。这一工作策略还可以和前文中所提到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起到更具复合效果性的“以图导学”教育引导成果。

结束语

一张地图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地理课本,一切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具体的展示和灵活的运用。初中地理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以图导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地图的价值和共用,引导学生通过多元策略感受到地图在知识具象化、技能实践化和学习成果综合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强大效力,帮助学生学会看地图、用地图并进一步爱上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的感觉,以此来使学生的地理学习体现出真正的应用价值和学习质量,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地理综合素养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内容教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主要内容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