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建良教授运用虫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2022-12-06 02:16俞学勤尤建良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通络类药物教授

俞学勤 尤建良

1.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江苏无锡 214000;2.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江苏无锡 214071

尤建良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尤教授从医30 余载,学贯中西,勤于实践,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帮助大量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尤教授在运用虫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受益匪浅。现将尤建良教授运用虫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独到思想和临证经验简述如下。

1 虫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医理论基础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从中医角度分析,感受邪毒、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国医大师周仲瑛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1]。《素问·刺法论》[2]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2]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癌毒在人体正虚的基础上产生。癌毒产生后阻碍经络气血津液运行,进一步产生痰、湿、热、瘀等病理物质,癌毒与痰、湿、热、瘀等相互搏结,日久形成肿块附着于人体某处,留滞不去。癌瘤形成,则争夺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损害脏腑功能,耗伤气血阴阳,导致气血阴阳俱虚等种种虚证。故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以扶正培本、以毒攻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为大法,祛除有形之实邪。

尤建良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生长、转移迅速,如风之快,符合“风善行数变”的特点,亟需逆转长势;恶性肿瘤后期多久病、重病,“久病入络”,病邪难除,张仲景、叶天士针对“久病入络”提出虫蚁通络法[3]。虫类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多具辛、咸之味,辛能行散,咸以软坚,具走窜之性,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作用非草木、矿石所能比拟,故能到他药之未到,能达他药之未达,最能搜寻伏匿于络脉之邪而祛之,且可助他药直达病所,对于内生癥瘕积聚具有独特的消散作用。

虫类药物药性、功效不一,需辨证施治。吴鞠通曰:“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指出虫类药物的功效不同,如全蝎、蜈蚣等偏于化瘀解毒,蝉蜕、僵蚕等偏于搜风解毒,斑蝥等偏于以毒攻毒[3]。尤建良教授多年临床实践亦证实,对于久病、重病的患者,治疗时辨证基础上适当配伍虫类药,每获良效。

2 常用虫类药物

2.1 僵蚕、露蜂房

僵蚕性平味咸辛,归肝、肺、胃经。功用: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味咸能软坚散结,辛能行,可入络搜邪。正如《本草纲目》所云[4]:“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一切金疮,疔肿风痔。”露蜂房性平味甘,归胃经。功效:祛风镇痛,攻毒散结,杀虫止痒。尤建良教授认为蜂房亦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本草纲目》有“阴寒痿弱,用蜂房灰夜敷阴上,即热气”[4]的记载。现代实验研究结果亦证实,蜂房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且无睾丸素样不良反应[5]。尤建良教授常将两药联用(白僵蚕5~10 g、露蜂房5~10 g),治疗脑瘤、头颈部肿瘤、肺癌、鼻咽癌等人体上部恶性肿瘤。尤建良教授认为,此类疾病中医病因病机为癌毒日久,脾肾两虚,虚风内动,痰瘀凝结,风为阳邪,易侵袭阳位,风夹痰邪上犯人体上部,故治以祛风化痰是关键。僵蚕配以露蜂房,既能祛风、化痰散结,露蜂房又补益肾阳,使祛邪而不伤正,切合病机。周仲瑛教授亦常两者联用治疗辨证属风毒互结之脑瘤患者,疗效确切[6]。周仲瑛教授认为僵蚕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具轻宣表散、散风泄热之效[7],而蜂房内空质轻、轻清上浮,取象比类,尤建良教授将两者作为引经药,帮助其他药物直达上焦病灶,化痰散瘀、入络散邪。僵蚕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副作用[8]。有出血症状或出血倾向患者慎用。

2.2 全蝎、蜈蚣

全蝎性平味辛,蜈蚣性温味辛,两者均归肝经,均能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尤建良教授认为,全蝎、蜈蚣两者均有毒,能以毒攻癌毒,止诸般癌性疼痛;味辛可散瘀消结,效果显著。尤建良教授常小剂量应用(全蝎3~6 g、蜈蚣1~2 条),以其药物之毒攻克脑瘤、骨肿瘤、肝癌、胰腺癌等恶性程度高、疼痛明显的癌毒。临床中亦常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红豆杉等清热解毒之品防止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两者均有毒,剂量过大可导致严重毒副作用,如呼吸衰竭、过敏性休克等。临床中尤建良教授常配伍党参、太子参、炒白术、茯苓、桑寄生等益气健脾补肾之品,以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以祛邪的目的,每获良效。

2.3 地龙、蝉蜕

地龙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蝉蜕性寒味甘,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尤建良教授认为蝉蜕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可引药入肺经,而地龙味咸能入血分,取类比象善于钻行,具抗肿瘤、活血通络之效。常将两药合用(地龙5~10 g、蝉蜕5~10 g),配合浙贝母、杏仁、法半夏、桔梗、射干等,治疗肺癌或肺转移性瘤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屡获良效。

2.4 壁虎

壁虎又名守宫、天龙,《本草纲目》云其“咸、寒、有小毒”[4]。功用:祛风,活络,散结。尤建良教授认为壁虎咸能软坚散结,性寒善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配伍尤擅清肝散结之夏枯草,则软坚散结、清肝解郁、清热解毒功效大增,切合肝癌瘀、热、气滞、毒之病机。临床上亦常配伍威灵仙、急性子等治疗食道癌之进食噎隔、食入不下等症状。尤建良教授认为壁虎散结消肿、通络力雄,针对食道癌特性,尤建良教授自组散剂:壁虎20 g、全蝎20 g、蜈蚣20 g、僵蚕10 g、蝉蜕10 g,研末,蜂蜜调服,每次1 g,早晚各1 次,并嘱患者服药后翻身数次,使散剂进入消化道后能滞留在黏膜上,延长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时间[9]。

2.5 九香虫

九香虫味咸性温,归肝、脾、肾经。功效:理气止痛,温肾助阳。《本草纲目》[4]云其“主治脘膈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九香虫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10]。九香虫气香走窜、温通利膈而行气止痛力强。多数虫类药性猛力专,有毒性,不良反应明显,而肿瘤晚期,癌毒盘踞、正气极虚,不宜一味猛烈攻伐,治疗应以补益扶正为要,九香虫具有大补元阳之效,尤建良教授临床上常用九香虫(3~9 g)治疗肝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肺癌骨转移及肿瘤晚期患者,扶正祛邪、行气止痛效著。

3 虫类药物使用原则

3.1 辨证论治,中病即止

虫类药有动血耗气之弊,过用势必会耗人正气,不可妄用,中病即止。肿瘤初期,重症者邪气盛而正气不虚,尤建良教授多用全蝎、蜈蚣、壁虎、水蛭等攻毒散结、破血消癥之品,适当加大剂量,随病情缓解而逐渐减量;肿瘤晚期正虚明显者及老年、儿童患者,扶正的基础上小剂量开始使用虫类药物,多用僵蚕、地龙、土鳖虫、鸡内金、九香虫、生牡蛎等活血通络、化痰散结之品,取祛邪不伤正之意;对于正气极虚患者予紫河车、蜂房、阿胶、制鳖甲、龟甲等大补元阴元阳之品。

3.2 顾护脾胃,调补中焦

虫类药多辛香燥,性燥力猛,易伤脾胃阴津。使用虫类药物时,尤建良教授常运用微调平衡法[11]顾护脾胃,调补中焦,以经验方微调三号方[12]为基础方,其组成为:潞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猪苓10 g、陈皮6 g、姜半夏10 g、淮山药10 g、枇杷叶10 g、炒薏苡仁30 g、炒谷芽10 g、炒麦芽10 g、苏梗10 g,以制虫类药物的烈性,使祛邪不伤正。

3.3 灵活配伍,减毒增效

虫类药多是毒烈之品,需根据病情灵活配伍,以达到减毒增效之攻。虫类药常有腥味,少数患者服用后常有恶心、胃脘不适等,尤建良教授常配伍谷麦芽、鸡内金、苏梗、竹茹等和胃止呕;虫类药多有异体蛋白,易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常加入白鲜皮、防风、地肤子等祛风止痒。

3.4 衷中参西,与时俱进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组方选药,提高临床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部分虫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其新生血管生成,抑制或上调基因表达,增强细胞免疫力,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如全蝎、蜈蚣、地龙[13-15]。多项临床研究亦表明,以虫类药入药的中成药如金龙胶囊、安替可、华蟾素,联合现代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可明显减毒增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16-18]。在临床上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衷中参西,参考现代科研成果组方选药,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1966年生,2013年7月4日查胸腹盆CT 发现腹盆腔巨大占位(最大层面20 cm×14 cm),伴肺、胸壁、淋巴结多发转移。考虑平滑肌来源,恶性可能。病理检查为梭形细胞癌。诊断为腹腔平滑肌恶性肿瘤。因不能手术及放化疗,2013年7月26日患者初次来诊,求中医治疗。刻下:患者诉胸腹胀痛,腰酸,无恶心、呕吐,纳谷不香,二便调,易口干,乏力,易疲劳,夜寐安。舌红少苔脉弦。辨证属气郁痰凝血瘀,脾肾气阴两虚。治以活血通络,理气化痰,益气养阴。方用:太子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炙甘草5 g,陈皮10 g,姜半夏10 g,白花蛇5 g,大腹皮10 g,山药10 g,制黄精10 g,生地黄10 g,山茱萸10 g,半枝莲10 g,白花蛇舌草10 g。患者坚持服药至2013年10月10日,复查CT 提示肿块减小至6.5 cm×8.7 cm,患者无不适主诉,自行停服中药。2014年3月14日复查CT 提示肿块增至18.7 cm×11.7 cm×18.0 cm,再次来诊。原方加鳖甲20 g、地龙10 g,坚持服药。2014年8月体检,腹腔肿块又消。后尤建良教授随证加减,先后使用生牡蛎、乌梢蛇、九香虫等虫类药物。目前患者仍带瘤生存,生活可自理。

按:《医宗必读·积聚》[19]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患者年近半百,正气日衰,癌毒内生,阻碍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日久产生气郁、血瘀、痰结、热毒等多种病理产物聚结,形成有形之腹盆腔巨大肿块及多处转移。患者恶性肿瘤晚期,癌瘤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出现脾肾气虚、阴伤,则见纳谷不香、腰酸、口干、乏力、易疲劳等症;气郁、痰凝、血瘀等邪气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见胸腹胀痛,舌红、少苔,脉弦亦为气郁痰凝血瘀,脾肾气阴两虚之象。初诊时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佐以山药、大腹皮,健脾益气,理气化痰,扶正培本;白花蛇有毒,具走窜之性,搜风、通络力强,可以毒攻毒,并取其游动之性,可松动病根;辅以制黄精、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养血之品,制约白花蛇温燥之性,使祛邪不伤正;佐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全方共奏活血通络,理气化痰,益气养阴之效。后随症加减,先后使用软坚散结之生牡蛎、搜风通络之乌梢蛇、理气止痛之九香虫等虫类药物,疗效明显。

5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巨大的工作与生存压力日益普遍,导致人们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正气虚衰,抗邪不力,癌毒内生,致使恶性肿瘤发病者日益增多,临床上常出现肿块逐渐增大,时有疼痛、发热,常伴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等症状,归属于中医“癌病”“积聚”“癥瘕”等范畴。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积聚》[20]云:“凡积聚之治……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对积聚之治法作了高度概括。癌病病程长,病根深,病势重,非一般草木之品可扭转乾坤。虫类药物最早为张仲景应用于癥瘕积聚等恶性肿瘤相关疾病,对后世影响深远。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在肿瘤疾病及虫类药方面的研究,虫类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各个医家治疗肿瘤疾病更注重虫类药物的使用,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尤建良教授临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虫类药的现代药理毒理研究,辨证论治,灵活配伍,顾护脾胃,从而达到增效减毒,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我们需继承发扬尤建良教授运用虫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并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经验积累,使虫类药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通络类药物教授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刘排教授简介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他汀那些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恐怖的教授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