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一村一品”与农村电商融合路径探索

2022-12-06 04:43陈晶晶
商展经济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一村一品一村线下

陈晶晶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8)

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是农业升级转型和匹配消费者品质需求的重要乡村振兴发展途径。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从“差异化”到“精细化”再到“专业化”,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切实改善民生。同时,我国有4亿多中产消费阶层,农产品电商市场规模高达万亿元,有大片由“价格敏感”转向“品质敏感”的农产品消费者空白市场,他们对于农产品品质、服务体验、个性化有着广泛的需求。满足此类消费者将会对区域农业发展大有裨益。

1 人才融合——“一村一品”农产品开发与建立

产品分为引进产品与本土原生产品,无独有偶,人才也有引进人才与原地培养人才之分。无论哪种产品都应因地制宜,无论哪种人才都应具备对产品生产、设计、推广三位一体的整体开发与建设思路。系统、全局、可持续考量与推进是促使农村商品经济快速腾飞的根本。

1.1 培育“新产业”

在筛选与挖掘“一村一品”产品方面应注重建设产品要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产品销售优势。具备上述四种优势属性的农产品在日后扶持、建设、打造过程中相对容易产生“差异化”特征,便于可持续发展。

水果是广西农副产品中占比较大的一块产业,在广西提到水果,就能想到田东青芒、百色芒果、武鸣沃柑、南宁香蕉、南宁火龙果,这些都是常见的热带水果。其中,产业年龄较短的是南宁火龙果,火龙果最早是由越南传进,多以白心为主,而“南宁火龙果 ”多以红心为主,产品达到了“技术创新优势”;同时,作为“南宁地理标志”产品,各级政府给予其相对较多的扶持政策,满足“社会资源优势”;在“产品销售优势”上,“南宁火龙果”利用广西省会城市特有的“地铁”交通优势,通过在人流量最大交通出勤站点设立“室内打卡景观”与在培育基地——伊岭岩生产基地设立“室外打卡景点”共同为“南宁火龙果”打Call。

1.2 培养“新农人”

为好的产业培养对的人,“新农人”在开发与建设“一村一品”过程中,可以将多种创业带贫并存模式用于整个产品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新农人”进行产品品牌化运营管理和互联网思维创新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自我发展功能,从而让“一村一品”活下去、走出来。近几年,以浙江省为首的“农村电商”在全国各地教授当地农户如何通过直播平台为自家产品带货,将自媒体技术运用转换成产品订单式生产与销售。

2 技术融合——“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形象树立

通过互联网平台大数据能都整理出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于不同消费品的种类偏好、功效、产品外观、包装视觉、价格、购买渠道指针数据,来帮助设计者参与其中,架起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同时产出正确的产品,再对产品进行科学种植、可持续养殖、冷冻柜链、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IP及周边开发、创新商业模式等,生产出有更多可能性的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农业生产率和精准农业的系统可持续性,助推农产品实现农户创收,打造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品牌,逐步推广农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2.1 “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命名

商标取名重在简单易记,地理产品也是如此,既要尊重便于传播的要求,还要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偏向对美好事物的联想与满足未来可期的愿望。如南宁地理产品横县茉莉花茶,横县作为中国茉莉花之乡,“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茉莉花产品深加工,延伸了茉莉花产业链。

茉莉花茶厂数不胜数,但如何在众多茉莉花茶中脱颖而出,不仅看产品品质,更重要的还得有一个“响亮”的产品品牌名称,“莉香”已是其中大厂,若此时有一新兴茶厂想打开市场知名度,必须在品牌命名上就下足功夫,在品牌文案基础加持下,有一款名称为“相濡以沫”——“香茹怡茉”的茉莉花茶迅速打开市场。一花一世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彼此相濡以沫,使消费者感受到花茶的清香、时间的流淌,只要此刻我们在一起就好的品牌名称暗示。

2.2 “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VI基础要素设计

品牌标志一般由标准图形与标准字体组成,标准图形一般是将产品形态、生长环境的山水美地、耕耘劳动者身上的民俗民风进行元素提炼,通过元素的抽象、变形和重组而成。辅助图形近些年多以“电绘插画”为主要创作手法,原创插画容易给人“品牌温度”,拉近消费者与农产品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除了电绘插画易给消费者带来温度之外,市场还流行起“IP”形象开发及周边产品应用。具有IP形象的产品更能与消费者产生交流互动,更容易融入消费者的生活,如“南宁火龙仔”IP形象的开发及其周边应用商品一时间出现在南宁大街小巷,风靡程度不亚于我国冬奥会的“冰墩墩”,标志标准图形、辅助图形、IP形象既彼此关联又单独存在的产品视觉元素。

2.3 “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网络形象设计

健康的品牌形象影响着消费者对农产品网站可信度的判断,同时优化了消费者视觉设计偏好。具有统一风格和调性的农产品网络设计更易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上林,俗称广西的“鱼米之乡”,产自上林的大米种类繁多,但具有互联网端品牌意识的大米商家屈指可数,打造质量完整的几乎没有。互联网是打开线下销售所触及不到的销售领域,这一领域可谓占比销售总额极大,近几年“微信小程序、淘宝、京东、抖音”占据所有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这些平台若能传导专业的产品形象,就能将潜在客户变为产品忠实的消费者。

2.4 “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

目前商场流通较多的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在视觉形象上很难提升附加价值,只能起到防潮变质的功能,更别说根据产品存放情景不同进行“分门别类”的包装系列化设计。例如,我们在出厂的时候包装要注重产品运输过程中空间、防震、防水的功能;在大型商超陈列时注重与同类产品拉开视觉形象差距的功能;在直播间里则看重产品包装“趣味性”的功能;在消费者使用时则注重开启方便、保存方便、利用方便等循环功能,这些不同场景使用构成了农副产品系列包装设计样式要求。

2.5 “一村一品”农产品线上线下对接环节优化设计

“一村一品”所有线上线下触达消费者产品的品牌形象标准化之后,满足了消费者视觉上的体验,但视觉体验只是一部分,消费者线上交互操作的流畅性与线下体验的舒适度,以及线上消费环节与线下消费环节更替的简易化,都需要严谨而客观的优化设计,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除视觉外的消费感官。

3 市场融合——“互联网+”多元化情境下“一村一品”营销模式

采取“线上线下协同销售”的商业模式。以多样化线上线下推广形式触达消费者,形成完整的线上线下闭环。线下实体商家基本都要具备线上销售的能力,每个店家都应有一名主播,当今已是“线上”叫卖的时代,多渠道流动自己的商品是促使农村商品经济快速腾飞的重中之重。

3.1 社交媒体结合线下社区便利店营销情景

社群是线上线下的链接器,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招募粉丝,线下社区便利店导流,把线上线下用户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引导社群用户到线下消费,也可以通过活动激活线上下单。社群按功能定位可以划分为:产品商户群、企业管理群、服务商户群、职业群、爱好群、专门消费者群,消费者日常消费会通过减免金额消费扫码成为会员的同时进入社群,在社群里接收活动信息刺激循环消费。

3.2 小程序结合线下旗舰店营销情景

线下旗舰店,通过附近小程序引流同城局域流量到旗舰店消费,也可以通过线下活动宣导,导流到小程序下单。如人民优品,是人民日报旗下人民文旅发起的国民品牌电商项目,由智见联合人民文旅共同运营。旨在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商务局、地方文旅局、各电商平台强强联合,共同围绕“地方美食价格、舆情、企业信用、电商、物流等维度”,打造专业的地方特产标准体系,升级孵化优质国民品牌,推动国货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发展。

3.3 自媒体结合线下展销会营销场景

通过自媒体(抖音、快手)内容信息流(挂载优惠券)智能分发给附近用户,用户收到优惠券后可到线下展销会消费体验。在抖音、快手等热门自媒体直播间带火3000个品牌农业产品项目,自媒体扶贫,打造出“健美鸡”“游泳鸭”“绵绵羊”等系列品牌扶贫项目,极大程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地方农产品销售的数量和质量。自媒体扶贫的核心在于“点状辐射”,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合帮助贫困地区打造特色扶贫品牌,让供应商直通消费者,自媒体扶贫成为农村电商的亮点和创新点,如众所周知的“侗族七姐妹”已经成为贵州农村电商自媒体直播带货的名片。

3.4 电商平台结合线下大型商超营销场景

线下可以依靠线上,依托平台大数据、精准预估客户需求并整合资源,依靠“互联网+”打造区域爆品。如各京东平台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推动贫困地区的全产业链在创意、设计、研发等方面优化升级。(1)京东数字科技旗下的京东众筹通过消费者购买行为、浏览偏好等海量用户洞察、精准定位全国及各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并通过设计服务指导从产品供给到终端需求的各个阶段。(2)京东众筹与设计公司、高校等联系紧密,为本土设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合作设计出带有趋势性的创意产品,并通过京东线上孵化平台共创众筹未来。(3)京东非遗与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并肩合作,集合非遗资源与国潮创意设计,整合京东集团生态资源,推动非遗跨品类合作,以商业赋能推动非遗产业发展,打造中国非遗电商市场,促进非遗IP产业链化,助推非遗精准扶贫。

线上可以云植线下,特别是大型连锁商超,已经具备成熟配套的线下经营场地、人员、人流,每一个“商超的据点”都可以成为“云端的阵点”,让“据点”与“阵点”产生同频共振,因此大型商超基本上都要具备平台销售的端口,其一般都会选择已经非常成熟的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利用其中早期“圈地运动”积累的人流,益处在于有现成消费者,坏处在于会被原本电商分流。让消费者产生“消费依赖”或学会主动选择,必须让“据点”与“阵点”产生同频共振。其一,可以线下扫码立即兑换精美礼品的同时获得线上代金券,扫码直接进入该商品在平台深层链接,可以选择用代金券结算;其二,可以把商超据点变为散点式仓储,产生快速送达的优势。同频共振最终让消费者获得商超与平台共同的消费优势。

4 结语

本文围绕科学、有效建设发展广西“一村一品”,与互联网联合打造“数字消费产业生态”,吸引MCN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帮助本地传统企业完成数字直播经济转型,与地方商家合作挖掘地方特色产品,共同打造电商直播爆款,培育地方消费产业生态。

举办广西好物节推广地方特色好物,人民优品直播间联合主播、网红达人,联合推广地方特色美食、时令好物。充分挖掘广西优质产业带、原产地,以平台赋能打造新品牌乃至地方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塑造广西“一村一品”平台能力,整合供应链、营销、电商、新零售渠道、MCN机构及新人才;立足农副产品向食品饮料、家居、智能小家电、美妆等产业品类扩充;打造生态,构建品牌+渠道+营销+人才赋能+大数据+供应链制造+金融的完整数字经济生态。

可以广泛应用于广西乡村产业的联动发展,与加工业、旅游业、休闲业等融合发展,促使广西农业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形成种类完善、认购率高的地理标志产品,促成产业链条环形发展,最终振兴乡村产业,优化产业体系,形成闭合产业链。

猜你喜欢
一村一品一村线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