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筛查高危人群选择及低剂量CT在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2022-12-06 16:00赵超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天津301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吸烟者筛查肺癌

赵超(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天津 301600)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OCAN)估计,2020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22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4%,死亡病例约180万例,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18.0%[1]。我国是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78.7万例,其中男性52.0万例,女性26.7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0.0%。晚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及10%[2]。临床上尽早对肺癌进行诊断,可提高患者的总体治愈率,对生存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诊断肺癌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以低剂量螺旋CT(LDCT)最为常见。其与常规CT扫描相比放射剂量更少[3],同时能确保影像具有较高的质量。目前,在临床早期肺癌的诊断中,LDCT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LDCT还能对肺部病变进行随诊并观察,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1 早期肺癌筛查——高危人群的选择

1.1 年龄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人群多属于中老年人群,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肺癌的发生风险也就越高。在所有肺癌患者中,45-54岁的人群占总发病率的14%,55-6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为25%,≥65岁人群的所占比例为55%[4]。荷兰研究人员经统计分析得出,肺癌的高危人群,年龄一般为50-75岁;在国际早期肺癌计划中,其规定高危人群的年龄一般在50-75岁之间。我国学者对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年龄尚无清楚的界定。国内学者林艳苹[5]等人对云南省昆明市150535例城市居民展开了肺癌筛查项目,研究发现,共有31824例居民属于肺癌高危人群,且肺癌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罹患或疑似肺癌的比例最高。国内相关《LDCT筛查专家共识》也规定50-75岁的人群为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6]。一般来说,50-75岁是早期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对此群体进行筛查。

1.2 吸烟 吸烟可能是诱发肺癌的相关因素之一,由于吸烟罹患肺癌的发病率高达75%-90%。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筛查肺癌者吸烟量和吸烟年限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对吸烟肺癌筛查人群规定,吸烟史长达30年及以上,平均每日至少1包烟[7]。目前,吸烟或戒烟在15年以内的人群均要接受肺癌筛查,这是美国对吸烟者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标准。而我国对吸烟者做出了以下界定:吸烟年限达20年及以上,每天至少1包烟,这部分人群即可作为肺癌高危筛查人群。徐嘉[8]等人对非吸烟及吸烟人群发生肺癌及肺气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吸烟人群发生肺癌、肺气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22.0%,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的0.9%与2.5%。可见吸烟者会增加肺癌和肺气肿发生风险,而该研究还发现,肺气肿也可增加肺癌发生几率。邓雅丽[9]等人对北京市房山区居民的吸烟行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吸入二手烟烟雾可引起儿童肺部疾病、成人肺癌等,居民知晓率分别为78.2%、83.6%,二手烟暴露比占48.1%。提示二手烟一样可诱发肺癌,应劝告吸烟者积极戒烟,使自己和他人远离二手烟的危害。

1.3 职业因素 在从事一些工作中,工作者接触到的石棉、粉尘、辐射等物质均可能诱发肺癌,刘静[10]等人对唐山市城区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住所附近有大型污染工厂、工作时接触粉尘是诱发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一些工种可使肺癌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对特定职业接触人群进行肺癌筛查也是至关重要的。

1.4 家族史 遗传也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个体遗传易感性易与环境致癌因素互相作用。方益荣[11]等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肺部疾病家族史是肺癌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见有肺部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也应该纳入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

1.5 其他因素 还有一些因素也可诱发肺癌,如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及饮食均是诱发肺癌的帮凶。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越发严重,可对人类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车辆的尾气、工业废品等会破坏大气层的环境,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可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2 CT筛查技术——LDCT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外开始注重低剂量CT筛查方面的研究。胸部LDCT扫描为了将扫描方案达到最优化状态,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将患者的X线吸收剂量给予减少。减少放射剂量的方法如下:其一,降低管电流;其二,降低管电压;其三,增大螺距。因为CT辐射剂量与管电压值的平方成正比,理论上减少辐射剂量可以采用降低管电压的方法。但降低管电压的同时X线穿透力也相应减弱,增加了图像线束硬化伪影和图像噪声度,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管电流的值与CT辐射剂量成正比,降低管电流主要影响密度分辨力,由于肺为含气组织,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度,采用低辐射剂量即可获得能用于诊断的图像。而螺距的增大会降低重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可能无法发现肺部微小结节。所以对管电流给予降低是降低剂量的理想手段。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或德国,学界均认可这样的手段。马伟华[12]等人对比了LDCT与胸部X线摄影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LDCT筛查检出肺癌发现率更高;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理想,其敏感度也比传统的胸部X线摄影要高很多。辐射剂量的降低原因在于降低了管电流,但噪声与管电流的平方根呈反比,所以剂量下降的同时,势必会使得图像质量不如以前那样理想。因此,对低剂量扫描方案进行优化是问题的关键,它是满足高质量图像的重要核心,也是放射剂量降低的前提基础,能最大程度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国外研究[13]对肺的解剖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需要较高照射剂量来照射肺尖与肺底,才能达到其他肺段所呈现的图像质量。国外对早期肺癌筛查进行的分析显示[14],LDCT参数需要设置为120kV、50mA,1s每转,10mm准直,螺距2.0以缩短扫描时间,也能降低扫描剂量,上述参数是肺癌筛查的理想标准参数,但此方法所致的剂量却是常规胸片的10倍,这时需要对照射剂量加以限制。也有学者[15]发现,噪声和受试者的体型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管电流下降数值至20mAs、18mAs时,与50mAs对比,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未见检出的模拟结节数量减少。上述研究提示筛查过程中,照射剂量可降低。常规CT处于20mAs时,可获得高质量的诊断图像。此外,0.5s转速与多排探测器属于进展中的螺旋CT技术,它们能准许使用更小的准直,也能使用更小的重建间隔,但同样剂量,使用较小的准直,会因为剂量不够大,增加噪声,图像质量变差,肺尖与肺底显示图像与筛查要求不符。基于这种情况,在扫描时,可以针对个体对象进行分析,以获取新的数据来改进管电流技术,这对于LDCT的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高危人群对LDCT筛查早期肺癌的依从性

在肺癌早期筛查中,发现高危人群有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等,该群体是否对肺癌筛查积极参与,其对筛查效果有何种影响,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张晓战[16]等人对中国澳门吸烟群体肺癌筛查进行研究,其借助LDCT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扫描,结果发现,长期吸烟者中肺癌检出率较高,其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吸烟群体往往不相信早期肺癌筛查能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其参与早期筛查的积极性远远低于未吸烟的人群。此外,一般的吸烟者愿意在筛查出肺癌后采取肺癌切除术治疗。这项研究表明,目前,吸烟者不太愿意参与卫生保健项目,对于肺癌的相关知识,如肺癌的危险性、筛查的特点及作用、治疗益处等缺乏足够的认识[17]。吸烟者自愿参与筛查积极性不高,明显低于非吸烟人群,这表明开展吸烟群体的大规模肺癌筛查存在较大的困难[18]。

4 LDCT尚存的问题

目前,临床虽然广泛推广普及应用LDCT,且其在诊断早期肺癌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LDCT自身也不是那么完美,早期肺癌筛查效价比低、小结节体积测量困难、假阳性率高等问题一直存在。随着多螺旋CT在低剂量筛查中应用,尤其是针对三维重建及多平面组合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应用,可以得出较准确的小结节的测量体积,但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稳定性,如群体的依从性、随访率等方面。因此,想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依靠新的技术作为支持。此外,LDCT是否能降低肺癌的病死率,目前在学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目前,肺癌CT筛查大多是非随机性、无对照组、存在内在偏移的实验,早期病变是研究的中心,生存率的问题还未有明确证实。刘红豆[19]等人研究指出,对常规CT诊断为肺癌的患者进行LDCT筛查,其与常规CT检查结果相比,LDCT扫描检出率为96.5%。此外,研究还显示LDCT放射剂量更低,但研究对病死率及生存率未做阐述。张玄[20]等人采用LDCT对肺小结节患者进行筛查,结果显示,LDCT对肺癌的诊断阳性率为89.4%,假阳性率高达35.6%。虽然提示LDCT具有较高诊断率,但其假阳性率也较高,需结合分子标志物检查。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鉴别因LDCT筛查获益的肺癌高危人群,从而降低筛查费用,减少筛查相关的危害。此外,分子标志物和肺癌LDCT筛查的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过高的假阳性结果[21]。

5 展望

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大量的肺癌早期筛查项目,并号召全民控烟,故这些国家无论是在肺癌的病死率还是发生率方面均有下降趋势。目前,LDCT是早期肺癌筛查的有效诊断技术,西方国家已开展了大型的肺癌早期筛查研究,也制定了相关筛查指南。而在中国尚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的肺癌筛查试验,国内研究多以小样本、回顾性研究为主,而我国制定的LDCT筛查专家共识,也是借鉴国外的相关指南,数据支持比较欠缺。目前,我国面临的肺癌形势较严峻,各个科研机构应积极开展人群的前瞻性、大样本的早期肺癌项目筛查研究,对筛查方法、路径、成本及效应展开深入研究,为早期肺癌筛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吸烟者筛查肺癌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美专家:吸烟有害,无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