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思路策略研究*

2022-12-07 23:09贾文园
陶瓷 2022年7期
关键词:钦州文化发展

贾文园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 535000)

1 坭兴陶产业发展基础

截至2022年5月,坭兴陶企业已有600多家,年产值约15亿元,已成为钦州市的文化支柱产业。坭兴陶文化传承千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维系钦州的精神支撑。它作为千年古陶,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更是钦州市的城市名片。它植根群众之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 坭兴陶产业面临的形势

坭兴陶产业发展的内外动因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现实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2.1 条件和机遇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全新要求;从自治区层面看,中央赋予了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新支点、重要门户,广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从地市级层面看,钦州正着力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坭兴陶必将承担起重要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

2.2 困难和挑战

2.2.1 品牌优势不明显

钦州坭兴陶作为“四大名陶”之一,目前市场品牌优势并不明显。坭兴陶的市场定位、产品特点、地理环境优势以及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示,也没有形成特有的品牌形象和不可取代的市场定位,坭兴陶品牌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2.2.2 产业集聚效应不显著

企业投资扩张能力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规模效益不突出,龙头企业有待进一步培养。大部分坭兴陶企业呈散点式分布,产业内紧密的专业化分工和协同合作关系不突出,大部分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式的一条龙生产模式,横向、纵向产业及相关支撑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不显著。

2.2.3 产业发展科技动力不足

受限于生产规模和研发环境,大多数坭兴陶企业研发力度投入不够,技术创新能力欠缺,产品在设计创意、工艺提升、造型改进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创新不足,与传统文化元素、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以及时尚流行文化元素等泛文化要素融合不深,坭兴陶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停滞不前,产业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缓慢,传统生产方式仍占主流,产业发展缺乏新动能。

3 建议和意见

3.1 加强品牌打造

围绕钦州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定位,借力打造坭兴陶泛北部湾的品牌效应,推动坭兴陶产业向泛文化、高端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3.1.1 泛文化

在充分挖掘坭兴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进坭兴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节庆会展业、文化创意业、大健康产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坭兴陶制作技艺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流行文化IP元素、时尚要素、健康养生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相结合,丰富产品层次;以坭兴陶博物馆、文化馆、坭兴陶文化街区为载体,在钦州市境内塑造坭兴陶文化氛围,打造坭兴陶文化地标,深化对外交流,推进坭兴陶文化进校园工作,编撰出版一批钦州特色文化大中小学教材,强化对坭兴陶特色文化的研究教育,充分发挥坭兴陶文化的教化作用。

3.1.2 高端化

打造数字创意主阵地,虚拟体验、3D 打印、大数据库等技术创新格局;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强化创新驱动;积极与知名投资集团、科研院所等高端资源合作,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大师工作室,推进产业由“作坊式”零散发展向“集聚式”高质量发展转型;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育,打造人才高地;强化品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层次,针对高端消费人群和高端市场。

3.1.3 时尚化

以文化创意驱动产品更新迭代,紧跟市场潮流和时尚热点,强化流行元素与坭兴陶的结合,推出系列流行IP主题产品,积极研发和制作系列坭兴陶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开拓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消费市场,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大力开拓新增量市场;创新宣传方式和拓展流行宣传渠道,重视新媒体营销;推进坭兴陶传统文化内涵与科技的融合,鼓励坭兴陶与网红经济、动漫游戏、虚拟会展、艺术品网络交易等融合发展,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突出坭兴陶材质自然特性,探索坭兴陶产业与其他综合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3.2 健全产业体系,聚集新兴业态

基于全域统筹、区域协调和特色发展的要求,全面构建钦州坭兴陶产业“一镇一带多点”的空间布局。

3.2.1 一镇

打造坭兴陶特色小镇。在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基础上,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落地,加强坭兴陶产业与科研、教育、文化、旅游、餐饮和酒店民宿等多元产业协同,扩大坭兴陶从业人员规模,制定入驻园区二期的标准、条件和管理办法,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工作室入驻,在现有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西边规划约300亩土地建设坭兴陶生产企业集聚区和大师工作站,吸引规模企业和大师工作室入驻,将产业园打造成钦州文化创意高地和钦州陶瓷高端产业集聚区。

3.2.2 一带

建设坭兴陶文化产业带。突出坭兴陶文化元素在道路、景观、标识等城市标识应用,与刘冯故居、三娘湾等景点形成互补,形成景区联动,打造坭兴陶文化旅游带;进一步挖掘“一江两岸”的文化,建设集文化、生态、商贸和文旅为一体的产业带;整合缸瓦窑村古龙窑等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古龙窑、陶艺馆、陶民宿和缸瓦餐饮等特色产品,沿江打造坭兴陶主题的特色文化创意商业街。

3.2.3 多点

结合分区功能规划打造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在浦北县,以浦北创意文化产业园为基础,布局大规模日用陶产业园区;整合文化资源、浦北县小江瓷艺术馆、浦北县小江瓷文化艺术研究会和“小江瓷手工制作技艺”传承馆等资源,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在浦北县选取合适地域,建设浦北小江瓷产业园,推动小江瓷产业发展;在钦北区,以古法柴火烧制工艺为特色,以贵台镇贵台龙窑和钦州贵台龙窑文化主题园为基础,用柴窑特色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多处“小而美”的坭兴陶特色乡村旅游点;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推进柴窑产业化进程,选取合适地域,打造柴窑产业发展集聚区,推进传统文化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打造坭兴陶特色文化全景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品牌创意等产业集聚点;鼓励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坭兴陶产业与钦州其他产业协同发展,选取合适地域建设多处产业协同发展园区;鼓励在钦州市全域发展坭兴陶及相关产业,全面推动坭兴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3.3 创新驱动,做精科技智造升级工程

建设坭兴陶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积极参与陶瓷生产新技术的行业交流会,链接行业知名专家、企业家,探索细分坭兴陶的开发潜力。以龙头企业和坭兴陶研究中心为依托,联合国内相关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以参股或者其他合作方式共同组建坭兴陶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改革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涵盖坭兴陶陶土原料、生产配方、成形技术、新工艺、智能制造和产品设计等研究内容,面向市内企业和全行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项目申报服务、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创建等,促进坭兴陶产业科技研发转化能力。同时,打造陶瓷评论平台,开辟“大师专栏”、“名家评论”等媒体专栏。

开展坭兴陶工业化、智能化工厂培育试点工作。鼓励一批规模企业从传统手工艺技术产业转型为工业化、产业化、智能化生产链,扶持企业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机器人展示演示车间,推动先进技术的转移、转化和推广。

强势发展龙头企业,鼓励建设坭兴陶工业化生产线,从原料碾磨、产品成形、装饰雕刻、入窑烧制、剖光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投入机械化生产设备,加强人员的衔接培训,实现坭兴陶的工业化、批量化、产业化生产,在机械化生产的同时,引进除污减排设备设施向环保、节能、智能化升级。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改革创新,包括产品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策略创新、设备设施创新等。鼓励和支持坭兴陶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改创新。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紧研究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系列成果,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产业化。在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一批规上企业,发展一批中小微企业,推出一批精品大师工作室。

猜你喜欢
钦州文化发展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广西钦州坭兴陶窑变、雕刻艺术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