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下现代物流专业群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2022-12-08 01:35纪付荣李海民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技能

□ 纪付荣,李海民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206)

“劳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这表明劳动是人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将劳动融入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目标。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先后经过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设、办学水平评估、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等系列建设阶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阶段职业教育如何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和任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大背景,就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劳动教育作出有益探索。

1 政策背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群)、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统筹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建设“36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2 开展劳动教育的时代诉求

在宏观层面,可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作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论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叠加背景下,发达国家或经济体重新聚焦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批具备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在中观层面,可解决劳动教育弱化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党的教育方针,在落实五育并举的过程中,劳动教育一直存在被弱化、空心化、边缘化、碎片化,甚至缺位的情况,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背景下,探讨加强劳动教育,以期培养更多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在微观层面,可支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人才培养中,教师是关键,课程是载体。通过结构化重塑教学团队,让专业教师掌握劳动相关理论、技能;模块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融入课程体系中,面向专业群、面向就业岗、面向职业链构建劳动育人体系,并最终建立一套专业群教学模式下的劳动资源图谱,使得劳动教育落实、落地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3 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职业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构建一套体现时代特征、彰显行业特色、凸显专业特点的劳动育人体系,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劳动情怀、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工匠精神的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体现时代特征方面,将时代发展的中心命题、国家改革的重点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融入劳动教育之中,让劳动教育贴近时代、贴近行业发展,贴近劳动生产实际,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在彰显行业特色方面,紧跟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云物大智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鼓励学生掌握新工艺、新规范等,运用新方法进行创造性劳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增强劳动教育的行业特色;在凸显专业特点方面,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结合专业群开展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其他专业特色的职业性劳动,提炼劳动元素,建立专业群劳动资源图谱,增强劳动教育的专业特点。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从已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高校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学生工作部门或者教学部门,难以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高职院校进入以专业群协同发展的特色竞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笔者所在单位现代物流专业群为例,电子商务、新零售、C2M等各种新业态的发展,无车承运、众包运力等物流新模式的出现,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与自动化等物流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培养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往单一专业培养,转变为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如何加强交叉复合和跨学科、跨产业的跨界整合能力培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组群成为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依据物流职业岗位群,我院构建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驱动,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支持的结构有序的现代物流专业群。2019年,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团队获得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在国家开始教学创新团队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笔者所在单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强化劳动教育,逐渐形成清晰的思路:围绕培养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条主线,从体力和脑力两个劳动技能的培养维度出发,面向“专业群、就业岗、职业链”构建劳动育人体系,建设专业群劳动课程资源图谱,真正实现“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4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4.1 系统化重建劳动培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职业教育承担着教育强国、技能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劳动形态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富有自主性、智慧性和创造性,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重建高校劳动培养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思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渗透,按照“面向专业群,课堂为主,课下为辅;面向就业岗,手脑并用,理实一体;面向职业链,内外协同,多措并举”的思路构建劳动培养体系,使学生的劳动知识内化、劳动情感升华、劳动能力增强、劳动习惯养成,以塑造人格、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2 结构化重塑教学创新团队

当前,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发展趋势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师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结构化重塑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团队培养周期长、难度大、数量不足,“双师型”存在着诸多弱点和不足,基于目标整体性、培养实效性和才技互补性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培育,优化教学团队梯队结构,强化团队成员能力结构,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和举措。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学校通过设立劳模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等途径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针对现代物流产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规范等开展全员培训,并通过教师企业顶岗、校企人员互聘、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举措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使教师掌握专业领域先进技术。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强化每位专任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其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弥补每位专任教师在劳动教育领域的不足,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着重进行专业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实现劳动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

4.3 模块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背景下,如何加强交叉复合和跨学科、跨产业的跨界整合能力培养,成为物流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重要抓手,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性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以专业群协同发展的特色竞争的迫切需要,是毕业生提高岗位迁移能力的重要保障。课程体系是现代物流专业群建设的关键因素,要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一是将劳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优化课内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强化课内综合素质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优化“课内课外双线并行”的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怀、工匠精神,塑造学生的劳动观;二是将劳动课程融入专业教育,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群内通用,专业基础课程群内融合,核心课程各具特色,专业拓展课程群内互选”的“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底层的专业平台课程共享,中层的专业模块课程分立,高层的拓展课程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群课程体系,弘扬劳动精神,以劳育人,针对“底层的专业平台课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共享”在大一开展“劳动+专业群”教育,针对“中层的专业模块课程分立”在大二实施“劳动+就业岗”教育,针对“高层的拓展课程互选”在大三开展“劳动+职业链”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培养,为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劳动教育结合创新创业,理实结合开展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项目培育三个层次逐层递进的双创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重点对学生进行脑力劳动训练,依托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行业前沿知识资讯的获取、项目的开发申报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创业能力。

4.4 立体化重造劳动资源图谱

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供给等方面存在不足,劳动教育的载体过于单一,劳动资源呈现分散化、碎片化、形式化,没有形成体系,劳动教育开展方式呈运动式、活动式、随意性特点,形式、方式单一,内容也缺乏丰富性与完整性,因此需要运用各种课程开发方法,加强校企合作,针对“专业群、就业岗、职业链”多措并举,提炼劳动育人元素,建设劳动资源图谱。从教材资源开发维度协同对现代物流专业群课程与教材等教学资源开发的流程、方法等进行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总结提炼群内平台课、核心课、任选课课程的劳动育人元素,按照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制定相关建设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以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条件,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原则,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劳动教学资源课。建立劳动教学资源云平台,采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多元引进三种开发模式,对接物流1+X技能等级模块和行业发展趋势,在活页式电子教材、课程资源中提炼出劳动育人元素,对云平台资源按照“每年小调整、三年大修订”原则进行更新,保证内容随时与行业企业需求与发展趋势对接。全方位、立体化、多举措开发出满足区域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利于培养物流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劳动资源。

4.5 分段式加强劳动过程性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劳动教育评价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可以按照发展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加强过程性考核,分年度建立劳动教育清单。

在大一开展“劳动+专业群”教育,课堂为主,课下为辅,开设劳动教育公共课和基础劳动锻炼课,在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思政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之中开设相关劳动教育的内容模块,辅之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相关内容,将宿舍生活劳动、集体义务劳动、公共实训区卫生纳入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及团委老师作为评价的主体,主要目的是进行劳动意识、劳动情怀等职业生涯的劳动观教育。在大二实施“劳动+就业岗”教育,手脑并用、理实一体,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提炼劳动育人元素,条件成熟专业开设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在理实一体化课程、阶段性实训课程中进行实训场所安排布置、实训设备维护、劳动工具保养等,将专业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类大赛、专业讲座作为有效拓展,专业老师、社团指导教师等作为评价主体,夯实学生的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深度融入专业劳动技能,面向就业岗位进行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大三开展“劳动+职业链”实践,内外协同、多措并举,开设企业劳动实践课程,在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实训过程中开展有侧重的劳动实践课程。顶岗实习伊始,在进行入职培训时,加大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岗位规范、劳动基础素养等培训内容,实习过程中由企业师傅或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操作示范培训。在对企业真实生产过程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高一级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查漏补缺,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度技能培养,在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合理规划生涯发展,为将来职业迁移和晋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新时代,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职业教育需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劳动教育则成为承担新使命的重要突破口。劳动教育重在“育”,不仅在于谋生手段、劳动技能的培养,更要凸显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劳动情怀、工匠精神的培养,着重在于强调内化于心和外化于形的价值观的培育,使培养的学生能劳动、会劳动,更乐意劳动。这样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技能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