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径SECI模式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2022-12-10 01:14何海波
教育观察 2022年3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场域师范生

何海波,杨 爽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雪门学前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336)

美术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未来适应工作岗位、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课程。该课程在当前的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实际工作脱节、重理论学习轻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重教师课堂讲授忽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重个人自我领悟轻小组充分讨论、重零散经验获得轻实践反思能力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1-5]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对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SECI(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internalization)理论作为探究知识转化、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强调组织内成员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和动态创造,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因此,本研究基于SECI理论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领域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领域类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SECI理论模型

SECI理论模型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于1995年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需要提出的理论模型,强调企业知识的创新和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6]SECI理论模型将企业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非外显的、领悟式的知识,包括感觉、情绪、隐喻、习惯及思维模式等;显性知识是指可视、可文本化、可用规范化、系统化的语言传播的知识。SECI理论模型认为两种知识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创造和人才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社会交往的群体和情境实现。由此,SECI理论模型提出了四个“场”,即创发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每一个“场”的存在为知识的获得与转化提供可能。[7]第一,在创发场,个体通过“社会化”即社会群体共享经验来传递、交换潜在于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潜移默化)。第二,在对话场,个体通过“外显化”,将新发展的隐性知识用外显的概念进行命名、用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转化形成显性知识(外部明示)。第三,在系统场,个体通过“结合化”,对繁杂的外显知识重新加以归纳和总结,在组织内进行传播,或重新加以处理,形成计划、手册或报告,以实现向更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转化(汇总组合)。第四,在实践场,个体通过“内隐化”,不断实践、反思、消化、吸收、内化前期汇总的显性知识,从而升华形成更高水平的隐性知识(内部升华)。第五,经历如上“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进行知识的动态创造,从而实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上述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知识要素

由图1可知,SECI理论模型着重强调知识转化的过程。舒尔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概念,是教师职业专业特性的核心体现,被列为教师应具备的七类知识之一,它呈现出面对特定的主题或问题,教师是如何组织、呈现教学知识,以适应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习者的。[8-9]由此,学科教学知识吸引了世界各国教师教育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基于舒尔曼提出的概念的修订、融入学科知识及其他教师知识成分、基于新理论视角研究学科教学知识。[10]学科教学知识相关研究已应用于高校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成为帮助学前专业师范生更扎实地学习五大领域教法类课程的重要教学改革抓手。学科教学知识有助于学前专业师范生厘清每一课程领域的核心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明晰每一课程领域内幼儿的学习特点。

本研究主要借鉴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归纳为三个部分:学科知识、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即具备教什么的学科知识、具备教给谁的教学对象发展知识、具备如何教的教学策略知识。学前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的教学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将其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用适宜的、易接受、易理解的教学方式、策略转化成幼儿的知识和能力。就美术教学活动而言,具体指的是美术学科知识、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知识和美术教学策略知识,这三类知识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课堂学习、课后思考和课外实践(“三课堂联动”)中反复循环,不断统整和深化的知识,以建构幼儿园美术学科知识。

三、取径SECI理论模型的课程场域重构

SECI理论对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意义深远[11],适用于培养具有知识创造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场域”与知识的形成密切相关。[12]为此,本研究借鉴SECI理论模型,以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创设“创发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四个场域,每一个场域都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为美术学科知识、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知识和美术教学策略知识的获得与转化提供可能。具体如图2所示。

(一)丰富创发场——系统学习学科教学知识

创发场旨在帮助学生社会化,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等多种方式与他人共享经验以获取隐性知识。为此,教师可创设知识讲授的课堂场域、优秀课例学习的公开课场域、远程观摩的线上场域和美术工作坊实践场域帮助学生发展原有的美术学科教学知识。

1.知识讲授的课堂场域

学科教学知识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必要条件,职前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五大领域内涵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知识的转化。[13]课堂是学生获得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场域,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知识讲授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美术学科知识,具体方式如下:教师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政策文件,介绍学前美术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掌握美术学科知识;用视频、图片呈现幼儿作品,进行案例讨论,分析解读各年龄阶段幼儿美术能力发展情况,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掌握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知识;分享美术教案,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获得美术教学策略知识。

2.优秀课例学习的公开课场域

优秀课例学习是指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观看优秀的幼儿园美术集体教学公开课,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有机会观察课堂教学情境中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使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对美术学科知识的处理方式和对幼儿美术能力的识别与引导。学习公开课中的优秀课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完整地观察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积聚想要亲自尝试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

3.远程观摩的在线场域

远程观摩是指利用远程观察实训室实现幼儿园与学校信息的同步传输,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实训室就可以看到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场景。通过远程观察,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可以学习幼儿园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了解课堂教学中幼儿的美术作品和美术能力,了解教师需要掌握的美术学科知识。远程观摩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时与优秀教师在线互动,结合教学情境思考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智慧。

4.美术工作坊实践场域

美术工作坊实践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更好地掌握美术学科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通过实践,能较好地了解各类美术材料,掌握水墨画、水彩画、点画、线描画、创意拼贴、立体建构、泥塑等不同的技能和知识。在美术工作坊,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可针对每一项教学内容进行训练,尝试进行适宜幼儿学习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

(二)开放对话场——分组交流学科教学知识

对话场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对话、自由交流想法的场域,帮助其将内心获得的隐性学科教学知识转化成为“外在化”的显性知识。在学前教育中,创建对话场教师可按照I(个人思考)—We(小组交流)—Team(团队分享)”的流程进行,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独立思考、结对交流、相互分享,通过有声思考、外化表达、协作学习、主动架构、有序讨论、全员参与,实现有效学习。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分组模拟教学实践,并通过师生互相点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习成果。

1.分组模拟教学实践

在分组模拟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课前、课中和课后分组指导,帮助他们将内在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转化为外显的概念,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分组教学实践包括五个环节:一是课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根据分组自主设计美术教案并模拟实施美术教学活动,这一环节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个体对内隐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初步运用;二是课中分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外化及更正学科教学知识;三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课堂上进一步分享自己教案设计的过程及修改原因,进一步解读、传递和分享已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四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分组模拟试教,通过实践行动展示自己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五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课后就有疑问的地方与教师、同学进一步沟通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与自评

小组模拟试教后,其他小组可以就内容选择、对幼儿美术发展水平的关注、对幼儿美术能力的引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的适宜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点评,试教小组及时回应,大家充分交流讨论。之后,试教小组就本组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进行自评。互评和自评完成后,教师进一步梳理,进行总评,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一步实现内隐的学科教学知识向外显的学科教学知识转变。

(三)组织系统场——汇总归纳学科教学知识

系统场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场域,其重要性表现为将学生所习得的学科教学知识“组合化”,将显性的学科教学知识重新加以整理,形成计划、手册或报告,以获得更系统的显性知识。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师生共同编制教案反思手册和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实现显性知识的系统化。

1.编制反思手册

在师生共同点评后,教师要让各小组反思与调整教学方案,进一步研讨、思考教学方案应用于幼儿园实际教学情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思考之后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选择及幼儿美术能力引导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笔者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编制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案例实践与反思手册》,汇编美术教育策略40条,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和幼儿园教师学习与评改。

2.制作可视化思维导图

可视化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帮助如下:梳理学科教学知识,将之前课堂学习的、课后观摩的、交流讨论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梳理出绘画、手工和欣赏模块中幼儿美术能力发展水平和突出表现,可对应附上案例和幼儿作品;梳理常见绘画活动形式的常用教学策略或者是教学情境;梳理绘画、手工和欣赏模块常见的教学内容及其前后逻辑关系;梳理绘画、手工和欣赏课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清晰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更全面地把握美术教学活动,更好地应对不同美术能力的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更有趣、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的质量。

(四)搭建实践场——内化升华学科教学知识

实践场旨在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将所获得的系统化的外显知识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内在的隐性知识。这一过程依赖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在实践教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将系统化的学科教学知识进一步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具体化,从而吸收、消化,将其印刻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实现知识结构的质变。

1.在实践中运用

在幼儿园实习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一步内化和深化学科教学知识。在实习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会被分配到某一个班级,有对应的幼儿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会将自己试教、改进和研讨的教案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幼儿充分互动,检验自己所用的美术学科教学知识的适应性。

2.在反思中进步

反思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幼儿园实践教学后,教师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自主反思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内容选择、方法使用和幼儿能力预设的适应性,主动听取幼儿教师的建议,进一步调整与内化学科教学知识。在反思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可以内化在实践中学习到的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升华。

四、反思与建议

(一)增设各类场域,丰富教学情境

知识的获得和转化都离不开场域的支持。教师和学校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场域。除了上述场域,教师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每周半日观摩见习和课后自主学习公开课视频的机会,还可以对美术工作坊进行改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美术学科知识盲区增加相应的材料和教学模块,以丰富创发场,为他们提供更多通过现场观察或交流获得隐性知识的机会。

(二)拓展教学平台,丰富学习资源

除了充分利用课堂、幼儿园等线下教学平台,教师还要积极利用、挖掘线上学习资源,开发新的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平台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充分讨论的机会,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可以分享学习心得、通过远程连线向幼儿园教师提问等。学习资源要保证趣味性、生动性、实用性、交互性与整合性,以激发学习者获取、理解、表现、归纳、应用和内化知识的主动性。[14]

(三)凸显学生主体,寻求幼儿园协助

不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价值追求。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当下的情境相互作用,才能获得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创造性转化。学校教法类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寻求幼儿园的协助,如要求优秀幼儿园美术教师提炼成功的美术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案例实践与反思手册”。

(四)改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进步

SECI理论模型要求教师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实施全过程评价,并采取多主体共同评价的方式。对于全过程评价,考核分值要进一步细化,平时除了对对话场中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种种表现进行赋分,还要对课堂知识学习、公开课观摩、远程观察、美术工作坊实践等创发场,手册和思维导图设计的系统场和下园锻炼的实践场进行适当赋分,以全面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表现。对于评价主体,要充分借助同伴和幼儿园教师的力量,通过自评、互评、幼儿园教师点评和教师评价等多方式评价激励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取得进步。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场域师范生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