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路径

2022-12-11 05:01
西部学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王 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贫困人口也已全部脱贫。基于现阶段情况,高校资助工作将怎样开展,这或许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即将面临的问题。”本文则认为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迈入新的征程,在新的征程中我们既要保证政策的稳定,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资助体系。而发展性资助的关键是达成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不仅解决困难学生的物质需要,关键是在此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教育和引导,以实现全方位育人。既向困难学生提供经济和物质帮扶,还要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综合素养,成人成才。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资助工作的关键是扣住人才培养,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将他们的个体性与各项制度紧密衔接,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育人成效。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一)资助理念重物质轻人文关怀

现阶段,各个高校均已形成了以奖、助、勤、免、补、贷为主要的困难学生多元化资助政策和体系。而在大多数高等学校中,运行多的类型有: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社会性助学金、地方性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等。高等院校充分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下发的脱贫家庭(原建档立卡)、城乡低保、残疾、孤儿、特困供养等五类学生的精准对比,经过高校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后,确保困难学生获得资助。不难发现,通过给予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生资金支持占了大部分,通过资金资助,能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但这种高校资助体系,容易造成困难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以及等靠现象。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综合素质表现偏低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他们依赖资助的习性,这就使得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无从落实。现如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已不再单单是物质资源匮乏,而是综合素养的缺乏。不同类型的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如果仅仅是按每一项资助政策单一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与其他普通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以及更适合本人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和机会。

(二)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单一

从主客观因素来看,大多数高校对学生资助工作给予的重视不高,对于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培训和指导也十分欠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高校资助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是一个静态的工作,而是动态的,负责人员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要求相关人员对于各项资助政策和具体举措,以及流程都要熟练掌握,还要具备与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因此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管理技能和义务工作能力。而现阶段,高校资助体系的执行主体仅仅是学工队伍的老师,辅助人员为各班的班主任老师。学校学工部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同时兼顾学生日常事物管理、党团建设、就业创业工作,日常工作量非常大,事情都比较琐碎,很难集中精力去深入思考如何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而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辅导员配备比例为1∶200,这就更加说明学工队伍的辅导员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困难学生以及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业指导无法做到全覆盖,因此资助育人的精准性就无从体现。

(三)资助内容单一,育人功能弱化

高校的资助工作,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方式,而其承担的育人工作才是真正的目的。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政策的制定中,育人功能体现得不是很突出。首先,资助过程中各项助学金往往是无偿资助,不会明确规定受到资助的困难学生应该尽到何种职责和义务,这在无形中养成了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懒惰,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高校给困难学生设定的勤工助学岗位,普遍都是层次偏低的,忽略了家庭困难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这不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高校的资助监督以及评价过程中,主要核查是否给予学生经济补助,基本不关心学生的心理、人格和能力等综合素质指标的培养情况。资助育人的方式整体较为单一,多的就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学生中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为何能出现在“十大育人”体系①中,足以证明其非常重要。困难学生则作为重点对象,更应该采取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为了能解决当下资助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着重凸显出资助育人功能,因此发展型资助的研究就成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必然选择。

(四)资助服务体系不完善

新生进入学校,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随着环境的改变,难免会出现不适应。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他们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校园生活。而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先天条件不足使他们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水平也略显薄弱,在其余非困难学生面前就无法避免地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当前的资助工作只是经济补偿模式,虽然可以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缺乏专业教师的参与,极易产生隐患,难以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也无法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再说,学生申请困难认定的过程简单,审核也比较容易通过,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为了领取助学金,向学校瞒报谎报自己的家庭情况。部分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资助的同时,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贫困生资助管理系统,缺乏对贫困学生的动态跟踪以及资助育人的实际成效。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非困难学生相比,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心理健康辅导、综合素养的培养。不同性格、脾气以及家庭情况使得困难学生也都存在不同的类型,其面临的实际问题更是不尽相同,如果只是单一执行政策,就会使得资助效率不理想。而各项资助项目,管理也相对分散,既没有非常明确的制度,分配方式也不尽合理,因为缺乏优质的资源组合,我们在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二、发展型资助体系建立的意义

发展型资助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以助力家庭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导向的新型资助模式。依据高等院校教育规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早期“救济型”“输血型”资助模式完全不同的新型资助方式。发展型资助突破传统资助方式,以完善的理念和创新形式,在帮助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各项实践技能。

发展型资助首次提出是在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认可。2017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需要建立“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这个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学生,使学生在自身发展、增强能力、人格完善中不断成长。发展型资助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通过自身技能的提升,积极为学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对于高校开展育人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重大举措。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奖助体系,相应出台了许多举措来确保其顺利实施。同时,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同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维护高校教育公平公正有着重大作用。

三、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路径

(一)坚持德育为先,丰富资助内涵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物质和经济帮扶的同时,精神帮扶更不能缺位,还要精细化开展相应的工作,使受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明礼诚信,懂得知恩图报、敢于担当的好品质。

1.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

要把握“00后”大学生思想主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效。灵活运用网络思政教育,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舆情分析制度。

2.加强精神帮扶

一定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牢牢把握困难学生的特点,做好心理危机预防的方案,利用主题班会、社团、新媒体等创新工作平台向大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特点,促进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

3.强化困难学生能力培养

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访企拓岗,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拓展就业空间,打造技能培训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困难学生要加强理论素养和各项专业技能,为他们之后的就业提供更多机遇。

(二)塑造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可利用的资源,做到育人过程全员参与。首先,学校应做好统筹规划,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其中学工系统,特别要加入心理中心、创新创业中心以及相关部门。这就保障了对困难学生的资助中,不再仅仅是物质帮扶,更多加入了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辅导员作为主力军,在与家长保持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寒暑假进行走访,取得家庭的支持。时刻保证资助过程中参与人员充足确保资助政策贯彻落实以及获得反馈。其次,要对参与资助工作的队伍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涉及心理辅导、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等方面,能够确保资助工作人员在熟悉政策的同时加深平时业务能力的提升。高校要会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高校、企业、家庭等资助育人的沟通渠道和方式方法,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研究探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方法,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三)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推进资助工作创新

在当今时代新的要求下,传统的资助工作理念和标准都有了新的变化,资助工作的模式也要有更新的变化,之前传统的简单型资助模式无法与现在的要求相适应。

完善资助体系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能更好地为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保证。首先,我们要弄清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找好相应的制度建设,系统指出具体任务,增强考核和促进作用。其次,做好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通过大力合作,进而推进资助工作能够全方位形成,保证发展型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再者,要利用资助工作进行资源整合,近些年民间企业参与捐赠设立的奖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一些帮助,可以通过不断引导企业、优秀校友、知名人士参与高校资助工作,既有利于拓展企业声誉,还使学校资助工作迈向新台阶。

在资助的内容方面,高校应当以补助育人为根本,创设更多有针对性和达到育人目的的岗位。对于不同阶段的困难学生,建立更符合他们的资助方式方法,像是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就应该多重视其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再加以物质补助;还在努力求学的学生则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他们学业帮扶和相关技能培训;而毕业季的学生,就要以保障他们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

(四)采用信息化技术,精准识别贫困生

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工系统,好的系统对于学生信息库的建立和数据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重点对学生在校内的消费进行分析整合,能精确识别出困难家庭学生,可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更加精准协助困难学生的认定。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区学生经济条件都不相同,有些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形式能将学生基本信息[3]和日常消费作出分析评估,尽可能作到公平公正,较为精准地识别困难学生。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而如何能掌握困难学生家庭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则依赖于生源地民政部门与学校间的联动和配合。高校应当建立起有效高校的沟通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对接,这样可以做到信息的及时性保障。

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我们同时还要注重反馈机制的介入。在工作中,学生提供的各项反馈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认定,并能够向学校提出遇到的各项突发事件和处理办法,这就更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大大强化资助过程中的精准程度。只有不断接收学生对于资助工作中提出的反馈意见,才能更好了解其变化,从而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五)凸显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目前,资助工作是高校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不仅仅要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还要尽力实现托底和保障。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资助工作最终实现育人功能,大力促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突出资助工作的价值导向功能,以利于在学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指引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他更多的贫困学生提供榜样作用。在评定的过程中务必公平公正,严格筛选出品德兼优、学业优秀以及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作为代表。然后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贫困学生奋发进取,积极进步。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评选过程中,强化仪式感和参与感,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和见证过程,如增加学生代表作为评委,邀请他们参加国家奖学金评审会,向其他同学发放国奖风采录等形式,在强化学生参与感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激励作用。

结语

基于发展型资助理念探析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是高校资助工作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和由“基本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并突出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高校在通过精准化资助育人应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身心素质健康、综合能力突出的全面发展人才,从而实现教育扶贫削弱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教育公平,推进“立德树人”的发展型育人目标的实现[3]。

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提升,困难学生群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实际需求也会紧紧随着社会变迁作出改变,这就使得高校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通过整合资源,通力合作,精准服务每一位困难学生。在满足困难学生物质生活的同时,尽可能给予人文关怀。高校必须不断探索新路径,同时促进困难学生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采集相关信息,加以分析,设置出多层次多方面的资助形式,满足不同困难学生需要。此外,还要注重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更好地对资助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4]。

注 释:

①“十大育人”体系:2019年5月15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