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2-12-11 03:36丁惠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保险业财政支出

□文/丁惠敏

(南开大学 天津)

[提要]保险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我国200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究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险意识的加强,我国保险业一直不断发展,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却有所放缓,并且从数据上看未来几年保险业的增长压力也会很大。近10年来,保险行业的平均增速在12%左右,领先于我国大部分行业。具体来看,2018年我国保险业增速为3.9%,2019年有所回升为12.2%,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保险业增速为6.1%,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速度增速放缓且波动很大。与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行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很多问题影响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保险业仍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从影响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真正地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使保险能够真正发挥资金融通、经济补偿、防范风险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保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国内外学者就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就研究成果来看,可将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经济、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和微观行业供给等四个方向。

(一)宏观经济因素。各行各业之间的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各行各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和前提,因此经济发展因素是保险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研究学者的成果来看,无论是从理论研究的分析结果,还是从数理模型的论证结果来看,均表明一个国家的保险规模的大小,会受到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保险规模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二)社会保障因素。影响保险规模发展的社会因素,从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来分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都属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这些都是为了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理论层面上来说,社会保障对保险规模具有一定的收入效应,劳动者的工作越稳定,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越多,则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越稳定,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刺激保险需求的增加;但是,从社会保障程度对保险规模替代效应的层面来看,保障程度越高,居民面临的风险就越少,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越多,居民对于保险的需求也会降低。所以,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因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大小不同,对保险规模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人口和教育因素。人口规模是影响一国保险规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实证经验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保险规模与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人身险,因为其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而人口老龄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并且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年轻人的压力不断增大,一个家庭可能在抚养三个孩子的同时,需要赡养四个老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给家庭带来难以抵御的打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家庭可能就会选择购买寿险、健康险等人身险产品来抵御家庭可能面临的风险。这就增加了对人身险产品的需求,促进人身险产品的发展。

(四)微观行业供给因素。除了以上讨论的外部因素,保险行业内部的产品创新性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及理性预期等微观因素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业界还普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保险市场自身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的。从影响程度来说,保险市场企业的数量、新产品和新渠道开发等保险公司的供给因素对寿险的影响更加深刻。

三、理论模型设计与检验

(一)指标的选取。本文指标的选择是以前面所说的保险规模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为依据,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和微观行业供给四类因素。经济因素对应的是人均GDP;社会因素对应的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教育因素对应的教育经费作为保费收入的影响因素进入模型分析;人口因素对应的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老年抚养比作为保费收入的影响因素进入模型分析;微观行业供给因素中的保险行业在职人数作为保费收入的影响因素进入模型进行分析。

本次数据的收集符合数据分析要求的全面性、科学性、可得性,各指标以年为时间维度,时间区间为2001~2020年,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和国家数据库中获取。

被解释变量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解释变量是人均GDP、国家财政支出、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老年抚养比、教育经费、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和保险行业职工人数。(表1)

表1 变量解释一览表

(二)实证检验

1、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因为本文选取的数据均是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使用的平稳性检验为迪基-富勒法(ADF)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由表2可知,保费收入、人均GDP、国家财政支出、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老年抚养比、教育经费、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保险公司行业职工人数原始序列的ADF统计量对应的P值均大于0.1,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即各变量原序列是不平稳的;老年抚养比、教育经费、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一阶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对应的P值均大于0.1,未通过平稳性检验,即老年抚养比、教育经费、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一阶差分序列是不平稳的;各变量二阶差分序列的P值均小于0.1,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说明各变量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

表2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一览表

2、模型的构建。根据对影响保险需求因素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保费收入对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且对方程进行检验和分析,由于考虑到解释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需要先对解释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本文使用Lasso对模型进行降维,通过R软件进行分析得到模型为:

3、OLS回归结果。本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表3)

表3 模型OLS回归结果一览表

(1)协整分析。对该模型得到的残差结果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t统计量值为-3.4095,小于相应的临界值,表明该模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保费收入、人均GDP、国家财政支出、人口总数、老年抚养比、教育经费和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2)经济意义检验。人均GDP、国家财政支出、人口总数、老年抚养比系数均为正数,符合其经济意义,即其与保费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教育经费、城镇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的系数为负数,并不符合其经济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教育经费越高,民众受教育程度越高,保险意识越强保费收入越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越多,保费收入越高。

(3)统计检验意义。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到,可决系数R2为0.9939,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911,表明模型拟合程度非常好。但是从t统计量来看,在给定α=0.05时,t分布表自由度为13的t统计量为2.13,可以看到只有国家财政支出和老年抚养比显著,其他变量均不显著。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国家财政支出、老年抚养比及人口总数是我国保费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这三个因素对我国保费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系数均大于1,其中人口总数的系数高达17.524,财政支出为2.0779,老年抚养比为1.7737,有力地表明了人口总数、财政支出及老年抚养比对于我国保费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国家财政支出代表着社会保障的程度,国家财政支出越多,代表我国社会保障越完善,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越稳定,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刺激保险需求的增加,刺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老年抚养比反映了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尤其是寿险的需求,老年抚养比的增加意味着人们对寿险产品需求的增加,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口规模亦是如此,人口与保费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规模越大,其对保险的需求也就越高,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二是人均GDP与保费也呈现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6376,表示人均GDP对保费有一定的影响,从理论意义来说,人均GDP的增加相当于增加了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让人们有多余的钱去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外的东西,进而影响人们对保险的需求。

(二)政策建议。本文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的是经济增长型和收入导向型,经济增长会带动保险的发展。基于本文的实证分析和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从理论和模型实证分析来看,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源泉,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就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潜在风险,因而就增加了对保险的需求。此外,全球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表明,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实证结果显示,国家财政支出对保险业的发展也呈现正相关关系,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国家财政支出增加的前提条件。因此,发展保险业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同时保险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繁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的保险规模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根据实证经验可以看出,保险规模与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三胎政策的放开,增加了现在年轻人的压力,一个家庭可能会面临着非常沉重的抚养压力,可能一个很小的意外都会给这个家庭带来难以抵御的打击,这就增加了保险的需求,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3、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众多,但是各公司保险产品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这些保险产品并不能满足消费者在投资和防范风险方面的需求。并且我国保险行业因为产品创新不足已经开始出现产品结构失衡。放眼全球,每年会有几百种新的保险产品在发达国家上市,并且能够迅速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国内保险公司需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了解消费者需求,创新各类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保险业财政支出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