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2022-12-12 02:51王凤平
英语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文本

王凤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 2012)小学英语阅读是一种融合听、说、读、写四种基本元素的学习方式。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在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喜欢“以师为主”的讲解方式。在教师带领模式下的小学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主体的思维空间被牢牢封固,他们虽然完成了一系列阅读学习任务,但是自我的思维意识并没有被释放。同时,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思维能力培养活动,但是主要集中在浅表的理论性思维层面,缺乏让学生进入实际阅读思维层面的实践互动。因此,小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阅读方面的问题时因为有教师的引导就很容易化解,但是到了课外阅读中,他们就会出现茫然失措的学习状态,不知道如何分析阅读文本的内涵。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思维能力培养问题,下面主要就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培养小学生英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问题,对看到、听到、读到的事情进行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等(Facione 1990),重在培养批判精神。相对于低层次的思维活动,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层次思维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让他们通过跟读、背诵、复述等教学活动,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其更深入地了解阅读内容,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骆乐2021)。同时,在各种阅读引导、合作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可以表达内心的更多想法,这对提升英语阅读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策

(一)科学质疑,激活学生批判性思维

科学质疑,简单来说,就是在英语阅读学习环节,教师围绕阅读文本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或者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文本的兴趣。在具体的质疑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导问题,也可以提出多个引导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出现在阅读开始之前,也可以出现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张维艳 2020)。只要问题设计合理,能激活学生的批判思维即可。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童话故事,在阅读准备阶段,教师先播放一段与故事有关的动画,然后提出问题:“What kind of clothes is the king’s new clothes?”借助这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其阅读兴趣。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围绕国王的一系列荒唐举动,以及骗子和大臣的举动进行提问:“Why do kings and ministers say clothes are beautiful when they can’t see them?”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并分析国王、大臣这样做的理由。在整个故事的寓意分析阶段,教师从故事中小孩子的语言入手提问:“Why can adults see the king’s new clothes,but children can’t?”引导学生从故事的中心出发,讨论大人和小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不一样的心理,从而得出小孩子诚实、纯真的个性,更加折射出大臣和臣民阿谀奉承的虚假嘴脸。

通过各种与内容有关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在问题的引导下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同时,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开展的深度提问有助于学生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细读探究,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阅读内容值得细细推敲、分析。尤其针对一些科普类、介绍类的英语文章,细读、探究的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针对内容较丰富、晦涩难懂的文本,教师可以开展细读教学活动(李丽 2020)。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5 A party的阅读内容围绕“儿童节”这个主题展开,介绍了小朋友购买礼物的场景,且阅读文本中给出了一些礼物种类。在写到刘涛(Liu Tao)时,课文中只出现了一句话:“Look at Liu Tao,what is he going to do for the party?”(没有交代刘涛购买了什么礼物)针对第一部分阅读内容留下的疑惑,教师让学生在第二部分的内容中开展细读活动,即从同学之间的对话中找出“What is he going to do for the party?”的答案。结合两部分的阅读内容,教师利用课后的True or false练习题,针对整篇阅读文本提出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正确回答问题。教师给出一句话:“There are six children at the party.”这句话在原文中没有出现。学生经过细读后发现课文中一共出现了“Su Hai”“Wang Bing”“Yang Ling”“Liu Tao”“Mike”五位同学,因此可以判断“There are six children at the party.”这句话是错误的。同样的道理,在其他题目,如“The party is on the children’s day.”“The party is at Su Hai’s home.”的判断中,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整篇文章,才能辨别真伪。

通过这种细读的教学引导,打破了学生浅表阅读文本的形式,要求他们必须学会从阅读文本中归纳、总结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归纳、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在判断课后题目真伪的过程中,更体现了细读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三)讨论交流,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所读内容的基本大意外,教师还可以针对阅读文本中一些具有争论性的话题组织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引导小学生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分析作者的观点,同时表达自己对该观点的看法,以此锻炼其批判性思维能力(韩张惠子 2019)。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展开,主要从城市环境卫生的角度入手,讲述了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现象。在Story time板块第一部分,首先,教师呈现几张城市环境遭受污染的照片,如雾霾、白色垃圾污染、气温升高等。其次,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常识分析以上这些城市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以“白色垃圾污染”为例,先让学生讨论:“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white garbage in cities?”鼓励他们结合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如“People go shopping in supermarkets without carrying their own bags.”“After eating fast food,some people throw fast food boxes at random.”“After eating fast food,some people throw fast food boxes at random.”等。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给出导致“白色污染”的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Story time第二部分的阅读学习,并结合这部分的内容组织“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的讨论活动,从而衔接第一部分“白色垃圾污染”的问题,让学生提出建议,如“When you go shopping,remember to take a bag with you.”“When eating outdoors,don’t litter.Remember to put the lunch boxes and bags in the garbage can.”“When you go out to play,if you find garbage on the grass,you should form a good habit of taking good care of the public environment.”等。

针对阅读主题,寻找其中一个具有争议的点,组织讨论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变得丰富,也可以激发他们对阅读内容的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四)读写结合,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

读写结合是新时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书写这种语言输出方式,可以起到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因此,在一些适合的阅读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富有创意的写作活动,如制作海报、续写故事、制作思维导图等,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邓黎莉 2018)。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Seasons的课文主要描述了一年四季学生的各种玩耍和享受美食的乐趣。课文中还给出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插图,画面中搭配阅读文本内容很有吸引力。针对这部分阅读内容,教师布置“My favorite season”的海报制作活动: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模仿课文中的描述方式制作一张精美的海报。有的学生选择了Spring,在他们的海报中到处可以看到青翠的柳树、刚冒出头的小草,还有各种野花盛开,以及和爸爸妈妈到公园踏青游玩的景象,同时搭配了如下文字:“In the four seasons of the year,I like spring best.The temperature of spring is very comfortable,and the swallow flies back from the south.Every year,I go to the park with my parents...”

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看似以写作为主,实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并结合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进行创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固有的阅读思维框架只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阅读文本的内容开展各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活动,引领他们自主思考、分析、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文本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