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食用百合大花卷丹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2022-12-16 20:09于新海李濛周红昕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1期
关键词:长白山区种球鳞茎

于新海 李濛 周红昕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00)

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又名番韭、山丹、倒仙等,是百合科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类植物,目前全球共发现120个种,其中我国有55个种,36个特有种。长白山区的百合种源数较少,有9个种,2个变种。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长白山区的野生百合无论从株型花色、生长条件和营养成分含量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3]。

长白山甜百合学名大花卷丹,多年生药食同源草本植物,在长白山区海拔300~900m广泛分布,茎直立、叶散生成披针形,株高在0.5~2.5m,下部有紫色斑点,与卷丹不同之处在于腋间没有珠芽,植株高于卷丹,花红色带紫色斑点且花期早于卷丹,是长白山区百合株型最高大的品种。白色球形鳞茎高3~5cm,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百合皂苷、百合多糖、矿物盐和果胶,其与药用、食用相关的11项指标中,9项居国家前列[9]。与目前市场主流的食用百合品种兰州百合、龙牙百合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口感好,营养成分含量高等优势,是目前新开发的食用百合品种,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和竞争优势[4-6]。

百合在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等方面有着显著功效。而长白山区野生百合的品种,更是很早就有载入,其食用和药用的历史悠久,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百合的需求量更是成倍增加,作为新开发的食用百合品种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被众多农户所看好[7]。但没有与之同步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存在种球质量差,土壤选择不适宜,田间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始终无法成为吉林省的特色产业进行推广,极大限制了农村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的多元化。只有根据不同气候特点和土壤环境因地制宜,才能有效扩大长白山甜百合的种植面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以科技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本文是针对吉林省德惠市地区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采取秋播秋收的方式并建立了长白山甜百合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体系。

本研究从2020年在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镇良种场村进行种植实验,并于2021年建立了长白山甜百合种植示范基地和甜百合种源培育基地。针对德惠市朱城子镇气候特点和土壤环境提出了长白山甜百合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平衡土壤水肥技术,以机械为载体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以生物菌肥、有机肥为主,复合钾肥为辅的施肥方式,采取种球和土壤分别消毒的手段确保长白山甜百合的品质,使用木桩和抗倒伏网的方式进行固定,防治百合在生长过程中遇大风天气出现倒伏现象,并且在花蕾期及时进行摘除和补肥,促进鳞茎的生长。通过3a实验测产,目前平均产量在1000kg·667m-2以上,甜百合商品率可达60%以上,并且甜百合鳞茎品质高,瓷白无瑕。

1 种植基地的选择与整地

1.1 基地的选择

长白山甜百合属于一种以地下鳞茎部分为主要产物的经济作物,所以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是长白山甜百合优质高产的基础保障。德惠市良种场村具有丰富的种植用地且土质优良、疏松透气性好,pH为6.7,有机质含量丰富,特别适合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属典型的东北黑土地,并且位于E125°14′~126°24′,N44°02′~45°53′,常年有效积温2850℃,年平均降雨量520mm,无霜期144d以上,降雨多集中在5—9月,这种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长白山甜百合的生长。

在选择基地位置时,应尽量选择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土地,这样既能保证百合的正常生长,也便于秋天百合种植和采收的机械化操作。同时选择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土壤pH值5.5~7.5,土壤EC值(土壤可溶性含盐量)不超过1ms·cm-1[1]。

1.2 整地方法

在每年的10月,玉米收割完成后进行整地,整地前施入腐熟有机肥800~1000kg·667m-2,钾型为28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80kg·667m-2,草炭灰50kg·667m-2作为基肥,并按说明施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基肥和多菌灵可通过结合旋耕机深翻细旋与土壤充分混匀,旋土深度20cm以上。整地精细,高畦种植,按照畦面宽1m,畦底宽1.2m,作业道0.4m标准进行定线[8]。

2 种球的处理与播种

2.1 种球的处理

在播种之前,应根据种球鳞茎大小做好分类,选择根系良好、鳞片饱满且抱合紧密,无斑无腐烂无机械损伤的种球[2]。本次选择的百合种球直径在1.5~2cm,均匀的种球既利于高密度种植时百合的生长,同时也方便在植保时抗倒伏网高度调控。

分类后的种球,按说明浸泡在稀释后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中进行杀菌处理,然后晾干备用。

2.2 百合的播种

将经过杀菌处理晾干后的种球,以250kg·667m-2的标准均匀地播撒在定线好的畦面上,采用覆土机将作业道的土覆盖到种球上(由于该地之前种植的是玉米,在旋耕后土壤中还有较多的秸秆碎屑,透气性过大,所以覆土机覆盖深度为10~13cm),若无秸秆碎屑土地,覆盖深度7~10cm即可。定植后用玉米秸秆碎屑或者松针覆盖,浇透水。

3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1]。

3.1 苗前除草

在第2年的4月中旬,百合未出苗(根芽长度在5~8cm时),地温达到10℃左右,进行田间杂草封闭处理。搂除覆盖的秸秆碎屑或者松针后,地面比较湿润,采用二甲戊灵(施田补)并按说明稀释后对畦面及作业道进行喷施,这样既保证了二甲戊灵对杂草的封闭效果,同时也不会对百合造成药害[1]。

3.2 滴灌系统的安装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出苗前尽量安装滴灌系统,并且设有蓄水罐,这样可以避免炎热天气地下井水直接浇灌植株,同时也方便可溶性水肥通过蓄水罐溶解后施至作物根系附近。

3.3 苗后管理

5月中下旬,苗高普遍在15~20cm,此时对百合基地进行第1遍人工除草。除草后苗高在20~30cm时,对百合苗进行第1次打药,打药均采取杀菌与施肥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预防百合苗后发生病害。按说明将春雷霉素、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戊唑·多菌灵(描翠)及赤·吲乙·芸苔(碧护)混匀后喷施。与此同时,进行畦床钉桩,桩距5m,地上部分桩高1.2m,并且进行抗倒伏网的安装,安装高度1m。

6月初苗高达到40cm以上,完成第2遍人工除草,此时按说明进行滴灌追施中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黄腐酸钾型水溶肥和25kg·667m-2的氮磷钾15-15-15型复合肥。在进行滴灌追肥前,应先进行20~30min的滴灌,当土壤充分湿润后再进行下肥。

3.4 花蕾的处理

7月中上旬,百合已进入花蕾期,百合花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且种类比较齐全,而且还含有很多的矿物质,目前以花茶的形式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所以本应该丢弃处理的百合花蕾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为了百合花茶的加工且不影响百合鳞茎的生长,应在花蕾达到5cm左右,充分变色但未开放前进行采收。通常选择上午晴朗的天气,在7d内完成采收(若有未达到标准的花蕾,也应在7d后全部去蕾,以避免影响百合鳞茎的生长)。在完成花蕾的采收后,需要对百合进行第2次打药和追肥。选择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烯酰吗啉、肟菌·戊唑醇按说明混匀后进行喷施。同时植株根部均匀追施钾型285型复合肥25kg·667m-2以及按说明滴灌追施含海藻精、腐殖酸型水溶肥料。

3.5 病虫害的预防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施用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 8321规定,在收获前30d禁止使用化学农药[1]。

高密度种植百合时,对病害的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出现对百合种植影响较大且时常发生的病害有百合疫病、病毒病、软腐病和基腐病等,通过之前对土壤杀菌、种球消毒、增施抗逆性叶面肥和喷施杀菌剂相结合的方法,即是对百合相关病害的预防。

7月中旬开始温度逐步升高,尤其是在比较干旱的年份,虫害现象会比较严重。主要影响百合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蛴螬、蝼蛄等。播种前的深翻,土壤精耕细作和科学轮作是一种有效防虫的方法;同时在虫害期进行物理和药物的杀虫也可以有效避免百合的虫害。在百合基地两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在百合地中以50m为边长成正三角形安装诱芯捕捉器进行对成虫的诱捕;毒饵诱杀,先将豆饼和玉米破碎炒香,按说明的饵料比加入敌百虫制成毒饵,傍晚时施毒饵2.5kg·667m-2于作业道上。

4 收获储藏

进入9月中旬,百合植株逐渐开始黄苗干支,百合鳞茎也基本停止生长,待地上植株部分彻底干枯,营养成分回流到鳞茎后,便可以进行采收。采收前需将抗倒伏网、木桩撤掉,畦面的百合枯茎清理干净后,通过机械化进行采挖,如人参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都可以对百合进行采收。采挖后根据鳞茎大小进行人工分拣,装入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包装箱内,商品级百合鳞茎入冷库储藏,销售或加工时,按需从冷库中取出即可。留种的百合种球通过分类、消毒处理后直接可以继续播种。

5 总结

大花卷丹的种植技术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虫害特点进行及时调整。并且其病虫害与降雨量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种植户需要根据当年的气候特点进行积极的预防。出现病害后进行治疗不但效果缓慢而且对百合的产量和品质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百合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预防尤为重要。

根据近3a统计长白山种植示范基地的甜百合根芽长度、出苗情况以及实验测产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镇良种场村的土壤环境和气候特点非常适合长白山甜百合的种植。通过本研究的种植和相关植保工作的进行,并且以有效的成果转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农业合作社对长白山甜百合的种植产业有了极大兴趣,主动提出要投资参与甜百合的种植。相信吉林省百合产业在科学规范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有条不紊地扩大种植规模;在目前大健康产业的带动下,吉林省百合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并且拥有长白山区这片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自然资源,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的长白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结合利用目前市场已有的百合种质资源,为培育出更多的百合新品种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解决长白山区野生百合引种选育及优质种源的供给问题,解决吉林省百合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效避免吉林省在百合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带病种源与优质种源混乱的现象,对推动吉林省百合产业的大发展和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长白山区种球鳞茎
百合
10个种源西红花引种及其性状比较
洋葱种球不同处理贮藏效果研究
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百合种球栽植有讲究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