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策略单元 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2022-12-16 21:40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张卫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方法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张卫华

面对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有哪些?为什么教材中要安排阅读策略单元?教材中是怎样安排阅读策略单元的?阅读策略单元的理念如何落实、目标如何制定、教学如何开展?……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悟透了、理清了、把准了,“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内涵价值

“阅读策略”一般是指读者为了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利用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阅读策略能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并进行主动建构,注重体验、练习、验证,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关注文章的重要内容和细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是非常有帮助的。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有一定区别。阅读策略介于方法与理论之间,往往表现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体验、练习及验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阅读策略重在运用阅读方法去重新构建,而阅读方法则是组成阅读策略的基础,策略建立在方法之上。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策略需要他们根据任务要求、不同情境、文本特征、已有知识经验等因素,对选择的阅读方法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安排阅读策略单元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体现:

1.对应“课程标准”

语文课标中有“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要求,在教学建议的阅读部分,明确“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从各学段中关于阅读的阶段目标来看,第一学段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由此可见,安排阅读策略单元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对照“核心素养”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明确了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涉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此基础上,核心素养还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在“科学精神”的要点中,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要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要学会独立思考与判断;在“学会学习”要点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具备选择、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能力;而在“实践创新”要点中,则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以上要点中的“批判质疑、独立思考、选择调整学习策略”等正是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迫切需要加强的地方。

3.对话“未来学习”

统编版语文教材提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少做题,多读书。未来的语文学习更加需要讲科学、讲策略、讲效率。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因此,在文本的处理策略上更多地指向认知策略,而在学习任务管理策略上应该指向的是元认知策略。当前,随着认知与元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对阅读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阅读文章时不应该是逐字逐句地理解意思,而应该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能够有利于更加有效地进行阅读。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普遍侧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忽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所以,指向阅读策略的教学应成为未来语文教学方向之一。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阅读策略有很多,而在整套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其着重选取了四个最基本的阅读策略,分别安排在三、四、五、六年级的上册单元中,依次是“预测策略单元”“提问策略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和“有目的阅读策略单元”。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的阅读策略按照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组元”。其中,阅读策略单元与阅读单元的结构体例基本相似,都安排了精读、略读、课后习题、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但跟普通的阅读单元又有所不同,单元内的课文联系得更为紧密,这样安排更有利于突出策略目标的递进性与发展性。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语,这是单元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第二部分是精读课文,一般是单元的第一、第二篇文章,注重学方法;第三部分是略读课文,突出用方法;第四部分是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是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梳理总结。

以六年级上册为例,该册编排了“有目的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导语包括阅读与表达两个部分,分别指向阅读与写作目标。其中阅读目标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该单元一共三篇课文。第一篇是精读课文《竹节人》,教学时我们可以紧密结合导语与课后练习的内容确定目标,高度重视阅读策略的示范与指导。课文导语是“如果给你以下的任务,你会怎么读《竹节人》这篇文章?任务一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任务二是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任务三是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课后习题是“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与同学交流”。学生交流提示为“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个任务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第二篇是略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与其他几篇不一样的地方是采用旁批与泡泡的形式给学生的阅读提供辅助,指导学生学会梳理与掌握阅读策略。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阅读策略。该课的导语部分就有指向实践与运用的明确目标:为家人制订故宫一日游计划,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选择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长做讲解。

通过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价值体现。因此,我们要树立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立体思维,通过阅读策略系列单元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真正的阅读素养。

三、“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有目的阅读”是一种阅读监控策略,是教材中所编排的相关阅读策略的一个综合运用。什么是阅读监控策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分析文章特点及阅读目的,学会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提问、自我监控,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与阅读策略;在阅读后再尝试评价自己是否完全达到了阅读要求。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凸显单元的核心目标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是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核心目标。在教学精读课文《竹节人》一课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三项学习任务:任务一是让学生写一写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任务二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传统玩具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乐趣;任务三是讲一讲与老师相关的故事。三项学习任务的阅读目的不一样,因此采取的阅读策略也有差异。任务一是一种有目的地获取信息的阅读,我们可以称之为“选读”策略。任务二是为获得文学体验的阅读,学生可采取读、品、赏、析的阅读方法,细读文本,感悟语言,达到情感的共振,我们可以称之为“细读”策略。任务三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阅读,也可以称为完成任务的阅读。为了完成“讲故事”的任务,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对文本中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这个梳理的过程,既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性,又有一定的阅读策略选择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理读”策略。

2.发挥文本的不同功能

通过精读课文《竹节人》的教学,提炼出“选读”“细读”“理读”的方法之后,在学习略读课文时,就要注重阅读策略的迁移与运用,体现从“学方法”到“用方法”的过程。比如,在教学略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让学生运用“理读”的策略梳理概括出文章“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写作顺序。教学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一课时,可让学生关注对《故宫博物院》一课中的游览路线的梳理,以及对需要讲解的景点特点的概括,如此一来就让“理读”的策略贯穿了整个单元,且遵循了从学到用、从易到难的习得规律。

3.注重拓展迁移及运用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的阅读策略的总结梳理,目的是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能很好地运用学到的策略。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除了课内训练阅读策略的运用,我们还要积极指导学生广泛开展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并且将所掌握的阅读策略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加以综合运用。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阅读平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线上布置阅读任务,设置阅读时段;学生进行阅读打卡,发表阅读体会,接受围观点评。每结束一个阅读周期或是完成一项阅读任务,系统会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自动生成面向个体与集体的阅读报告。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阅读报告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切实提升阅读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主张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而阅读活动往往需要灵活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才能得以进行。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阅读活动中主动运用阅读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方法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