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2022-12-17 00:26陈华珍兖矿东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29期
关键词:经营有效性人才

陈华珍 兖矿东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中的传统管理模式弊端逐渐地凸显出来,尤其是信息化系统在企业日常经济业务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需要规避传统管理模式局限性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和变革自身的经营模式,完善管理流程,在企业内部构建科学、标准、规范、有效的新型管理体系。而工商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对企业的管理漏洞和弊病进行了弥补和优化,为企业战略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一、企业工商管理简述

相对于企业而言,工商管理主要是按着国家法律规范的规定,以企业经营管理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制定和实施的规范、科学、执行效率高,且以推进企业可持续经营为目标的一套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企业工商管理真正地落到实处,在企业实务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工商管理的特点,积极地遵守工商管理实施的基本原则。首先,客观事实原则。工商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尊重企业的经营管理、经济业务的客观事实为基本原则,一旦工商管理的内容脱离了客观事实,那么即使制定的工商管理细则准确、合理,但是这些内容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形式主义,根本落不到实处。其次,动态管理原则。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信息的掌握成为影响其成败和兴衰的关键,甚至一旦企业掌握了核心信息,还能敏锐地发现市场的商机,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权。所以企业实施工商管理必须要积极的遵循动态管理原则,根据收集和掌握的信息及时的调整自身的管理内容,最大限度地确保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

二、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意义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工商管理模式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扩张策略,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制定收益回报高的投资方案,准确地对企业的财务现状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建立经济业务监督两条线,确保企业资金安全、资产实现增值保值,这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意义重大。

(二)企业运营效率得到了保障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对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部署,还需要对众多的员工进行管理,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各个岗位员工最大的价值。工商管理在企业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规划和构建科学经营管理框架体系的同时,通过运用相关的管理信息理论,重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利益,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将员工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利益捆绑,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些举措在保证企业运行效率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遇到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在经营的过程中风险问题不可逃避,只能进行识别和规避,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通过评定风险等级预估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减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是工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还需要针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入手,确保无任何环节存在遗漏。但是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第一,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欠缺。企业经营过程中针对风险会建立一系列的识别机制,但是风险识别机制的实施需要匹配相应的人才,只有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将风险识别机制落实到实处。但是从当前企业的人才队伍来看,一部分人员具有专业技能,但是缺乏经验,一部分人员具有专业经验,但是对风险台账和风险分析的有效性掌握不足。这种情况下,很难从全局的角度识别企业财务、运营、投资和筹资过程中多个环节存在的风险,这为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实施埋下了隐患。第二,风险的应对能力不足。根据工商管理相关内容,风险发生之后,企业需要回避、降低、分担和接受。实务操作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现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评估,确定科学、准确的应对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企业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尤其是当前企业由于市场和销售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经营需求不断的进行资本注入,一旦各个环节配合不当,那么就会导致企业的风险系数居高不下。第三,重点环节风险评估不够准确。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工商管理中核心内容,当前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受经营压力多半会采取赊销政策,这种情况下企业忽视应收账款管理关键环节,加上催缴机制等落实不到位,所以应收账款总额所占比例偏高,甚至账龄过长,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工商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化工具处理企业中的各项业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企业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针对这一变化,在工商管理内容上进行了优化和创新,既能进一步地推进工商管理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还能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适应性,将传统管理管理的粗线条模式向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模式转型,从而将工商管理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制度是工商管理实施的基本保障,更是约束日常工商管理行为的“准绳”。但是从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制度建设内容来看,与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一,很多企业管理者“重利润,轻管理”的思想依然存在,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利润指标实现上,甚至部分管理者认为只要企业能够持续盈利,那么工商管理就处于较高的水平。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导致对工商管理制度的完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工商管理制度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影响了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提升。第二,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是工商管理体制中重要一环。内部审计是当前企业常用的手段,但是很多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与财务部门合并办公,缺乏风险导向审计和责任审计的配合,企业徇私舞弊和滥用职权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想要从根源上提升工商管理有效性,还需要在制度建设层面下功夫。

(三)工商管理人才欠缺

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洞察能力和敏锐的问题识别能力。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提升工商管理有效性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人才还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其一,很多企业并没有针对工商管理需求,对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因此,很多人员其实对工商管理的内容相对较为模糊,更不具备利用信息化工具将工商管理职能最大化的能力。第二,业务洞察能力和大数据思维欠缺。工商管理想要进一步的提升,人员还需要能够通过专业的知识,有效地提炼企业业财中的有效信息,通过横向和纵向数据信息对比,根据数据信息变化,深度地挖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的工商管理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第三,缺乏匹配的绩效考核机制支撑。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会按着部门的职能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因此,工商管理的内容与各个部门绩效考核关联不大。例如,业务部门重点考核销售业绩,而财务部门则考核经济业务处理相关事项,因此,员工工作重点没有对工商管理内容进行倾斜,导致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缺乏。

四、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一)创新工商管理模式,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第一,树立风险意识,增强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对风险认识存在欠缺,所以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能力也有所欠缺。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对于部门存在的重叠风险进行有效的梳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管理成本。例如,在企业内部积极地构建风险管理部门,配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应急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在提升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为企业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将工商管理有效性最大化。第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真正地发挥信息化工具的价值,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库,将已经发生的发生进行总结,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细分风险等级,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发生风险的同时,第一时间将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第三,对重点环节进行风险把控。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这种情况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完善应收账款催缴机制,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提升应收账款回款速度,降低关键环节财务风险。

(二)建立健全工商管理制度,夯实工商管理提升基础

在建立健全工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地考量如下内容。首先,管理者要对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正确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对工商管理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积极的宣传,构建良好的工商管理文化,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为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完善企业各项监督管理机制。企业要针对监督存在的弊端,在企业建立独立性较强的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企业经营管理部署为基础,积极地设立各个监督责任中心,通过责任中心的划分,细化岗位的权责和义务,强化企业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能力,在企业内部逐步的形成“自检、自省、自改”的局面,将监督机制的效能发挥出来。例如,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要彻底的与财务部门分离,在内部审计过程中积极的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将监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前置,紧盯企业经济业务“关键点”,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同时,为工商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能。最后,当前很多企业由于工商管理理论实践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建立健全工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借鉴成功的同行业企业经验,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目标进行制度调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工商管理实施。

(三)培养工商管理人才

人才是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的关键,因此,企业在构建复合型人才团队的过程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涉及自身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将信息化、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与工商管理内容进行融合,通过掌握企业流程,熟悉企业工商管理重点,进一步地强化业财的有效融合,在日常的工作中真正地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和细化,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提升现有人员的业务分析能力,寻求出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注重的培养人才的洞察力和大数据思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大数据在工商管理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人才的洞察力和大数据思维,确保人才具有通过数据具有“解析过去、分析现在、预测未来”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硬化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的各项措施。第三,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的过程中,还需要实施与其相匹配的绩效考核机制,从而更好地激发人才的潜能。当前企业在将工商管理的具体内容细化成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按着不同人才的岗位职能,将这些指标与人才考核进行进一步融合,同时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积极地实施激励制度。例如,可以按着在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中做的贡献,给与晋升机会或现金奖励,也可以给与工商管理实施过程中核心岗位的人员股权等,通过配合这些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在价值,为构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添砖加瓦。

五、结语

在近几年,很多国外企业将中国市场定位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随着国外资本的涌入,国内企业之间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竞争的法则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任何企业也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企业必须要尽快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模式,优化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工商管理模式正是顺应了企业发展需求,在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从新时期背景下来看,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提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企业只要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以自身战略计划为目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管理制度、风险识别、人才团队等不同的方面对工商管理进行完善,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工商管理有效性,更好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经营有效性人才
人才云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