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甲醇检验方法

2022-12-18 08:56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色谱法白酒甲醇

梅 利

(黔南州检验检测院,贵州黔南 558000)

区别于食用酒精乙醇,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为白酒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白酒行业中重点监测的成分指标。如果长期饮用含有大量甲醇的白酒,将对人体视神经系统、视网膜和内脏造成极大的危害,轻则恶心、头痛,重则失明甚至死亡。我国作为白酒制造与消费的大国,对白酒中的有害成分进行管理,成为了目前我国白酒领域最主要的问题。若要使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的保护,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白酒质量的监督,促进安全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相关检验检测措施并进行有效实施;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技术方法和手段,切实地分析出甲醇的含量以及危害程度,以此来确定白酒产品的最终质量状况。近年来,我国各地白酒散酒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降低白酒制造成本,将工业甲醇当作食品酒精来制造假酒,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引起了社会上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中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应≤0.6 g·L-1,以其他类为主要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应≤2.0 g·L-1(甲醇指标均按100%酒精度折算)。所以,对白酒中甲醇含量进行有效检测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同时还能够为白酒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及提高检测手段。有关部门应对白酒中甲醇含量进行明确的规定,防止不合格白酒流入市场,进而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及安全进行有效保障[1]。

1 白酒甲醇检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同时,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也在不断发展,白酒中的甲醇含量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虽然我国逐渐对白酒的质量及安全检测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快速地改善和优化了很多检测技术和工作。但是,总体检验检测水平还比较低,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介绍了影响甲醇检测精度的各种因素,分析了白酒中甲醇检验误差的原因以及优化白酒中甲醇检测技术,提出了控制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

1.1 化学检测试剂问题

在白酒中甲醇检验检测实际工作中,一般会通过化学检测试剂来观察白酒的反应状况,进而保障甲醇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确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但是,由于化学检测试剂的性能指标存在较大的缺陷,再加上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的试剂纯度也各不相同,导致相关人员并不能够完全检测出白酒中的甲醇含量,从而影响了白酒中甲醇检测工作的精确度。

1.2 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白酒中甲醇含量检测过程中,检测环境也是影响检测精准度的重要因素。在甲醇检测过程中,如果工作环境存在问题,如工作环境卫生较差,会导致检验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保障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气温,可避免由于温度对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对白酒中甲醇进行检验检测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1.3 检验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白酒中甲醇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检验人员的影响是最不容忽视的。在对白酒进行甲醇检验的过程中,很多步骤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在此期间,如果检验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则很容易在检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以及人为失误,从而导致检验检测结果存在误差,进而会对甲醇检测设备的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白酒中甲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2]。

1.4 感官不易分辨

由于甲醇与乙醇都具有相同的酒精气味,仅靠人们的嗅觉很难区别甲醇与乙醇。因此,从感官方面来讲,通过嗅觉来判断白酒中是否存在大量甲醇,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1.5 甲醇和乙醇的物理特性相似

甲醇和乙醇同为醇类物质,甲醇沸点是64.7 ℃,乙醇沸点是78.3 ℃,它们都可以与水互溶,也可互相混溶。因甲醇和乙醇的沸点接近,物理特性相似,故较难将两者进行分离。

1.6 毛细管柱选择的差异

以气相色谱内标法为例,在检测过程中,选取不同长度的毛细管柱,如30 m的毛细管柱和60 m的毛细管柱对甲醇的分离度、色谱柱峰型检测结果也不同,进而会对甲醇的检测结果造成误差。

2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检测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现如今已有多种测定甲醇的方法。但是,由于蒸馏和物质折射两种方法对甲醇的检验精度不相同,并且所需的检查费用也各不相同,因此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检验环境及不同的检验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检验方法及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测定酒精中甲醇含量的检测方法。

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泛,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以及检测精准度较高等特点是白酒中甲醇检测的常见方法。气相色谱法主要以气体为流动相(载气),当气体携带需要分离的混合物进入固定相时,由于不同混合物对于固定相作用力的大小不同,各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以及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也不同。在此期间,与固定相作用力较小的组分会先流出色谱柱,与固定相作用力较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各组分之间的分离。在色谱柱后面接一个检测器,可将每个化学组分转化为电信号的形式,记录仪把电信号记录下来,就可以得到一个色谱图。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且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从而大大提高了检验的费用。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各种技术模型还有待改进。相信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智能化的检测仪器将会更加普及,从而降低检测工作的成本[3]。

2.3 比色法

比色法具有操作复杂、稳定性较差以及检测结果不准确等缺陷,更容易受到其他试剂的影响。但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比色法中存在的缺陷也得到了改进,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 其他甲醇检测方法及对比

除上述方法外,检测白酒中甲醇含量的其他方法有固定化酶-流动注射分析法、酶电极法、折射法、极光拉曼光谱法和蒸馏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极光拉曼光谱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但由于所需的准备工作较多,仪器成本较高,不利于快速检测。蒸馏法方法简便,易于实施,但精确度不高,难以达到更高的应用需求。固定化酶技术具有自动化检测的优点。酶电极法具有操作简便、仪器简便等优点,两者相比于色谱法有较大的进步,有望在未来成为国家标准。但是,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甲醇的检测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开展甲醇检测技术的改进工作,可提高甲醇检测的准确性,减少检测成本,提高白酒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以及防止高甲醇白酒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4]。

3 控制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

3.1 在生产过程中对甲醇含量进行合理地控制

对白酒酿造过程进行科学的处理,可以使白酒中甲醇含量得到最大程度地去除。①在酿制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原料,如选择果胶含量少或者不容易变质的原料。在白酒发酵时,如果白酒原料中的果胶含量较高,会导致白酒中甲醇含量较高。此外,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应对蒸煮压力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减小蒸馏速度,增加出气率来控制甲醇的产生。②若使用分批蒸馏,必须将无水蒸气排出,从而使

甲醇得到有效去除;若采用固态发酵蒸馏,再采取截头去尾的方法,则能有效降低甲醇含量。

3.2 建立健全白酒饮用安全卫生体系

若要建立健全白酒市场准入体系,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强化对卫生安全产品的监测、抽查和检验等,通过各大酒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逐步形成规范的产业管理机构和产业自律制度。对已贴牌生产的企业,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酒类安全与饮用质量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对酒类的健康、安全、品质等状况开展全方面、实时跟踪监控,并定期向社会发布数据信息,从而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把一些缺乏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中小作坊逐步清除出市场,使酒类产品质量及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5]。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检测团队,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方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甲醇检测队伍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酒等饮品的监管力度,积极学习检验甲醇的先进方法,吸纳优秀的技术人员加入到监察团队中以及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甲醇检测的准确性,从源头上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6]。

猜你喜欢
色谱法白酒甲醇
低温甲醇洗甲醇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推动白酒行业生产方式升级(二)
太白酒
上半年甲醇市场走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
常备白酒巧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