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针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2-21 16:19王保洋赵树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1期
关键词:火针针刀针刺

王保洋,李 铁,田 芳,赵树明*

(1.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僵硬、肿痛、畸形、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骨关节疾病。据统计,我国KOA 的患病率为18%[1]。KOA是中老年人高发的骨关节病,且该病缠绵难愈,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较大。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有“标本”的不同,本属虚、属痿,总归于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而标属实、属痹,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以及痰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相关[2]。针刺治疗KOA 方式多样、疗效确切,特种针具疗法在其中更是极具特色。现将近年特种针具治疗KOA 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特种针具疗法治疗KOA 的概况

1.1 浮针

KOA 患者所表现出的膝关节疼痛、无力、活动障碍等症状,与股四头肌肌力降低、膝关节机械性失稳、本体感觉功能障碍、神经肌肉控制系统保护性反射减弱密切相关。而膝关节的力学改变、肌力降低则会进一步导致肌肉、筋膜代偿性拘挛与扳机点形成,进而加重KOA患者的疼痛与功能障碍[3]。浮针是用一次性浮针等针具在疼痛部位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针刺的一种针刺疗法。浮针扫散产生的机械力可调整软组织的空间结构,而再灌注则可以起到提升受累区域血液流速、加大局部血流供应与范围的作用,从而使得局部肌肉组织得到有效修复[4]。刘征等[4]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经过3 次浮针治疗的KOA 患者其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明显低于接受6 次常规针刺的患者(P<0.01),且 Lysholm 评分高于常规针刺组患者(P<0.05);浮针组的总有效率为 92.5%,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7.5%(P<0.05)。宋翔等[5]认为,浮针疗法能有效提升KOA 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尤其在发挥即刻镇痛效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此疗法的长期疗效与其他疗法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1.2 水针刀

水针刀疗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型针刺疗法,不仅具有小针刀分离组织粘连、解除压迫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局部给药的作用[6]。张志权等[7]将80 例KOA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水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研究结果显示,水针刀疗法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持续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比口服塞来昔布更能提升膝关节活动度。吴树旭等[8]将80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组首次治疗时接受一次水针刀治疗,其后的治疗方案同对照组,所有患者每周治疗1 次,连续治疗5 次为1个疗程;治疗1 个月与3 个月后发现,治疗组WOMAC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王建华等[6]将124 例KOA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水针刀结合揉髌治疗,对照组接受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经过4 周的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评分)的改善情况、膝关节晨僵时间缩短程度、血清软骨修复因子浓度的升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更能起到即时镇痛的作用。

1.3 激光针刀

激光针刀是一种将小针刀与激光疗法相结合的新型疗法,其治疗特点是在普通小针刀操作后对治疗点行低强度持续性激光照射。可能由于激光针刀疗法对治疗设备有一定要求,因此目前针对该疗法治疗KOA 的临床研究较少。在Pubmed 网站以“laser”并含“needle-knife”并含“knee”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数量为0。在中国知网与维普网以“激光针刀”并含“膝”为主题词检索,仅得到5 篇临床研究文献,近5 年的数量为0。小针刀在分离软组织粘连与解除痉挛方面作用突出,但由于小针刀对软组织的破坏较大,针刀松解后容易再次粘连,甚至形成瘢痕,而激光针刀则可以中断产生粘连的恶性回路[9]。此外,激光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光化学反应还能提升免疫功能并消除炎症[10]。与普通针刀类似,激光针刀的进针点也多选取在骨质增生边缘且伴有明显压痛的位置[11]。程建明等[11]将90 例KOA 患者随机均分为激光针刀组、针刀组、单纯电针组并分别治疗4 周,结果显示3组均有较好疗效,且激光针刀组疗效更显著(P<0.01)。激光针刀不仅单独使用疗效较为满意,且联合其他疗法时,对于改善KOA 患者的症状及提升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但并不能增加患者的最大行走距离[9,12]。

1.4 皮内针

皮内针为专供皮下埋针留置所用的针具,有颗粒型与揿钉型两种。为缓解肌肉紧张及止痛,目前针刺疗法多以局部取穴为主,但一般针刺存在作用时间短、不易配合运动疗法的不足。因此,在其他疗法治疗的空隙,加用皮内针留针治疗,不仅能长效刺激,更能通过日常走路的方式达到“运动留针”的效果[13]。徐纬等[14]研究发现,膝关节周围皮内针留针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KOA 比单纯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更能增强膝关节功能、加大关节活动度;此外,皮内针留针能有效发挥即刻镇痛效应,而常规康复疗法则无此疗效。

1.5 三棱针

三棱针是由《黄帝内经》中“九针”之“锋针”发展而来的,针柄为粗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而有三刃。研究表明,KOA 患者膝关节存在骨内高压与静脉瘀积的情况,而刺络放血能激活白细胞、增强血液循环、降低骨内压、改善静脉瘀积[15]。相关Meta 分析指出,在常规针刺或单纯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且在止痛方面更具优势[16]。杨琪等[17]对87 例KOA 患者予以膝周阿是穴刺络放血治疗后发现,患者膝关节伸肌群肌力较治疗前增长30.23%,功率增加307.14%,60°平均峰值力矩增长43.77%,120°平均峰值力矩增长30.78%(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由此可见,该疗法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提升膝关节稳定性,且能够与其他疗法配合以协同增效。

1.6 芒针

芒针外形与普通毫针类似,但其形如麦芒,针细而长。林智豪[18]将60 例KOA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芒针阳陵泉透刺阴陵泉,对照组使用常规毫针分别针刺上述两穴,均治疗6 次,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更能降低WOMAC 评分,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不利的症状。由此可见,芒针透刺疗法在缓解肌肉拘挛与关节不利方面确有优势。邵铭熙教授使用3 ~5 寸芒针透刺“髌四穴”(内膝眼穴、犊鼻穴、内外髌眼穴)的方法治疗KOA 取得了较好疗效,该疗法具有针刺感应强烈、循经感传明显、无需留针的特点[19]。

1.7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对《黄帝内经》中久病需“深内而久留”理论的现代发展。此疗法将可吸收材料埋入穴位,以达到长效刺激的目的,且在日常生活中可因膝关节活动而起到“运动针法”的作用。潘媛媛等[20]在KOA 患者的患侧血海穴、梁丘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内外膝眼穴、阿是穴内埋线,每周1 次,经过3 周的治疗后发现,与同穴位每周3 次的常规针刺组相比,穴位埋线组的VAS 评分、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KOOS)评分、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穴位埋线组可减少来院次数,对节约患者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具有积极意义。此外,穴位埋线疗法若结合其他疗法,如温针灸、火针[21-22]等则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针刺疗法刺激时间短、持续性不足的短处。

1.8 蜂针

蜂针疗法使用蜂尾针作为针具,包含了针刺、药物、天灸三方面的治疗作用,治疗KOA 疗效确切。据报道,蜂针相较于常规针刺能同等程度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但蜂针的长远改善程度更优秀,且比常规针刺更能有效缓解疼痛[23]。研究表明,蜂针疗法相较于中频电疗、常规针刺、口服西药等疗法,在改善膝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日常行走、功能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优势[24]。但蜂针疗法存在治疗成本高、活体蜂养殖于医疗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不足。

1.9 火针

火针之针不同于一般毫针,其针体较粗、质硬可耐高温,针柄用金属丝盘绕以防烫,故又称为盘龙针。高源洁[25]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火针相较于普通针刺更能改善KOA 患者的整体病情,其中镇痛效果更突出;火针组的脱落率为12.12%,毫针组为6.06%,可能是由于火针疗法的烧针操作以及火针规格较粗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疼痛与心理恐惧;但患者对这两种疗法的依从性无明显差异,可能是由于火针疗法不留针,治疗频次低,因此可以降低患者的时间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而据孔雪姣[26]研究报道,使用比传统火针更细的毫火针燔针后点刺KOA 患者的膝关节周围反应点,同样比普通针刺更能减轻疼痛症状。火针的特殊效力可能是由高温的针体灼烧局部所产生。此外,不仅火针单独使用疗效较好,且能与其他疗法相配合以协同增效,提升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27-29]。

2 小结与展望

综合分析以上文献可以得出采用特种针具疗法治疗KOA 具有以下特点:1)单位时间内刺激量更大或作用时间更长。浮针、水针刀、激光针刀、三棱针、芒针、火针、毫火针其规格均大于常规所用的毫针,同时其操作手法如浮针之扫散、水针刀之剥离、火针之高温均有较强的破坏性,此外蜂针还具有毒性与致敏性,而皮内针、穴位埋线与常规针刺相比刺激时间更长。这与KOA以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以肌肉粘连痉挛、静脉瘀积为重要病理改变相符。2)成本更高,设盲难度较大。特种针具的形制规格、操作手法、施术部位与常规针刺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与设备成本。且特种针具疗法为患者带来的体验较为独特,因此临床试验时对施术者与患者设盲的难度较大,一般仅能对数据统计人员设盲。3)局部取穴为主,辨证取穴特色不鲜明。除穴位埋线与皮内针较为灵活,可以根据辨证加减取穴外,其他特种针具疗法一般多针对痛点、肌肉起止点、肌肉粘连点等部位治疗,且火针与毫火针疗法性偏温热,对风寒湿痹型KOA 对证,一般不适用于风湿热痹型KOA,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本次研究纳入的临床试验大部分随访期过短,仅一项临床研究[14]随访期达3 个月,其余不随访或仅随访1 个月,因此后期应当设计随访期更长的临床试验以探究特种针具疗法的长期疗效。

猜你喜欢
火针针刀针刺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