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古筝艺术的发展动向分析

2022-12-21 17:52陈秋子
名家名作 2022年19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古筝音乐

陈秋子

古筝是我国一种经典的乐器,其不仅在指法方面具有复杂性,而且演奏技巧也具有多样化特色,在多种演奏技巧的影响下,古筝艺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音质清亮、动人。因此,古筝艺术在我国音乐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元素。作为影响力非凡的古筝艺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发生着改变,而古筝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引起了众多音乐领域人士的关注。如何使古筝艺术得到进一步突破,值得深思。基于此,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古筝艺术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1]。

一、古筝艺术的传统艺术特点

我国古筝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今日已流传千年之久,在这段悠久的历史中,古筝艺术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首先,古筝在演奏方面指法变幻多端,其中,左侧手最常见的变化在于上下滑按音、回滑、揉弦等,勾别、托劈、摇指等是右侧手最常见的指法。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弹奏者双手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穿插形式的弹弦,从而以前期为基点不断升华古筝艺术的渲染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筝艺术的发展也愈加明朗,在此形势下,古筝演奏指法也越来越新颖。最为突出的革新表现就是在“演奏形式”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作曲家的“革新”,古筝演奏的形式也得到了更有力的拓展和充实。

再者,古筝演奏时所产生的音色与其他乐器具有巨大的差异,极具独特性和吸引力。古筝在初始时期仅仅具备十二弦,而当下,古筝已经增至二十一弦,且在音域方面也达到了四个八度,使古筝的音色更加丰富。在此状况下,演奏者不但能够弹奏格调气势磅礴的音乐曲目,而且还能够弹奏格调清新舒缓的音乐曲目。

最后,古筝艺术通过不断发展已逐渐分成多种流派,受区域化特征及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大流派不断问世,而古筝流派的分支也是在弹奏技巧与音韵特点等方面差别化形成的。例如,浙江省在演奏古筝方面极具清新、飘逸的特色,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河南省在演奏古筝方面极具恢宏的气势,能够给人带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气之感;而山东省在演奏古筝方面则极具深沉、质朴的特色,给人以殷实的美感[2]。

二、新时代背景下古筝艺术的发展动向

(一)民族化发展

古筝艺术属于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品类中的一种,传承至今已有千载的光景,在创作、演奏、赏析等诸多方面,古筝艺术都饱含民族音乐极具个性的美学追求与精神内涵。步入新世纪之后,各国文化都迎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思潮,与此同时,我国人民对待音乐方面的审美观点也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国人内心深处都认为,民族器乐(包括古筝)艺术的鼎盛时期已过,无法紧跟社会发展的新潮流,注定会在新世纪的发展大潮中慢慢消沉。但是古筝这项艺术早已得到全球视阈的支持,因此,这也有力地回击了人们的这一错误思想倾向,使古筝艺术真正根植在历史发展中,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古筝艺术的力挽狂澜也再一次刷新了国人看待此艺术的思想观念,验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深刻道理。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古筝艺术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然要走民族化发展道路,将古筝这门艺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领域中。古筝艺术的民族烙印越深,就越能突破重重障碍,获得新生,这一观点也引起了新时代古筝乐曲创作者强烈的思想共鸣。

举例来说,周煜国执创佳作《云裳诉》,其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以及创作理念等方面,都颇具民族化风格与特色[3]。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该部作品所表达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从创作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仍然沿袭古典音乐结构特色,而且还对我国陕北地区的民间音乐“碗碗腔”有一定的借鉴。从创作理念的角度来分析,此作品有力地展示出“秦筝归亲”的地理认识、流派认识以及归属认识。除了这部作品之外,《望秦川》《枫桥夜泊》《山水》等众多在新时期衍生出的佳作,也都充满了民族化风格。可见,在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中,多数作品执创者的思维依然很理智,坚持走民族化发展的道路才是古筝艺术实现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民族特色若荡然无存,那么古筝艺术必然会遭受时代洪流的冲击,最终走向绝境。可以说,古筝艺术能够发展至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源于对这种民族化风格与特色的尊重、传承与坚守,也正源于此,才使古筝艺术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强效生命力。未来古筝艺术仍会将民族化特色延续下去。

(二)融合化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世界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同时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古筝艺术在长效发展中必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若在保留民族性的基础上同其他类别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度交融,就可以更好地达到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美的审视标准,从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古筝艺术开拓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与格局。相反,如果古筝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循规蹈矩,不与国际艺术文化接轨,那么就极易走向边缘化,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基于此,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古筝艺术界的众多艺术家也都逐步提高了艺术交融的思想观念,着重彰显古筝创作、古筝演奏等诸多环节[4]。

首先,从古筝创作的角度来分析。随着时代的更迭,我国参与古筝创作队伍愈加庞大,新时期古筝艺术在创作理念与创作手法方面也更具有多元化特色。例如,由王建民亲自执创的《幻想曲》,这部作品的标题采取的是西方乐坛中的体裁名,结构采取的是西方乐坛中的复三部曲式结构,而从和声方面来看,该作品采用了增大七和弦、增三和弦等,这样就使这部作品更具温婉、细腻之感。通过西方音乐元素在此类音乐作品中的有机融合,此类作品不但能够保持传统民族化风格特色,而且还可以展现出更多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色,对于国内外大众欣赏口味与审美标准的有效迎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极易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稳固乐坛地位。

其次,从古筝演奏的角度来分析。在旧时期,古筝艺术的演奏方式基本都是以独奏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古筝艺术逐步迈向了同国外乐器相互融合的发展路径,通过古筝与大提琴、钢琴等乐器的相互融合而演奏出来的音乐曲目数不胜数。在众多乐曲中,以“女子十二乐坊”为典型代表的民族音乐演奏组合,借助声、光、电等先进的舞台展示方式,为欣赏者提供了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刷新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观,提升了人们的情感体验。人们普遍偏好这种极具创新性的表现形式,因此才乐于将精力付诸对古筝艺术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时期,我国古筝作品的执创人员以及演奏人员对融合化发展的必要性都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于融合的适度性也能做到很好的拿捏与准确把握,在保证古筝艺术民族性不被淡化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积极有力的拓展与创新,并构建广阔的古筝艺术发展格局。

(三)规范化发展

在对西方乐坛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层次研析后得知,诸如古筝、吉他、钢琴这类乐器之所以成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创作专业器具,根源就在于以这些器乐为核心的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未脱离规范化这一根本性原则,其中涵盖古筝形制、古筝乐谱以及古筝乐曲演奏技法等[5]。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古筝艺术在规范化发展方面仍然存在某些疏漏之处。对此,很多从事古筝艺术研究的业界人士也从未放松过探索的步伐。从客观角度来讲,要想构建一个具有统领作用的系统性标准,建立超具规范化的体系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建立超具规范化的体系也有利于古筝艺术地位的稳固,使古筝艺术能够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古筝艺术的规范化发展,首先,从古筝形制的角度来分析。古往今来,我国对古筝形制的创新性打造一直都较为专注,这也成为推动古筝艺术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认的是,某些新式古筝的研制与普及化应用的确有效地弥补了古筝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但是随着古筝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古筝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因此,从这一层面来分析,古筝形制的改善可谓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而若想使古筝在形制方面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必须凝聚古筝乐曲创作人员、古筝演奏人员以及古筝制造人员三者的共同力量,使古筝乐曲创作人员、古筝演奏人员以及古筝制造人员之间建立互通有无的密切关系,对古筝在形制方面改进的目标做出进一步定位,并积极借助科学仪器以及科学研究的力量,尽最大努力做到改进。

其次,从古筝乐曲演奏技法方面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古筝乐曲具有民间演奏技法与现代演奏技法双向共存的现象,在此势态下,就应积极强化在辩证方面的思想观念,加强民间演奏技法与现代演奏技法的融合,形成以科学为核心的基点,从而达到大众化审美标准,满足大众对古筝艺术的追求,而且还要提升古筝艺术的社会知名度,从而为古筝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产业化发展

音乐产业属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全面发展建设过程中较为兴盛的一种新生态产业,且从目前来看,音乐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古筝作为举世闻名的一种代表性器乐艺术,也顺理成章地被纳入我国新时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范畴中,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中极具典范性的一部分内容,多样化的古筝音乐文化产业也迅速走向发展的黄金时期。

例如,2015年,我国艺术领域的培训市场极速扩张,学习古筝艺术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仅次于钢琴学员的总量,这也使古筝培训打开了火热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我国在各地都设置了古筝专项培训机构,并不断提升古筝培训的硬件指标,包括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引进、办学条件环境等。除此之外,很多培训机构还设置了古筝考级、演出等多项活动,形成了非常浓郁的古筝艺术气息,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市场经济,为古筝艺术培训机构谋取了较为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新时期背景下古筝艺术的进一步深化与传承提供了强效助力。

从中可以看出,产业化发展趋势是古筝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古筝艺术大范围推广并走向兴盛最为有力的一种见证,今后也必然会衍生出更多不同的古筝艺术产业类型。

三、结语

时至今日,古筝艺术在我国音乐领域已经扎根了千年之久,在新时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古筝这一经典艺术在面临严峻创新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势态下,若能洞悉形势,准确了解和把控古筝自身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发展规律,并将这一经典艺术有机贯穿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为古筝艺术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使古筝艺术迈向更加理想的发展高度。反之,如果没有认真对待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在古筝艺术的突破中走错了方向,就极易使古筝艺术未来的发展受阻,因此,加强新时代背景下古筝艺术的发展动向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古筝音乐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音乐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