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022-12-21 08:53谢丽堃孙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导联冠脉心电图

谢丽堃 孙宜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1心电图室,2泌尿外科) 江西省 宜春市 33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为常见心血管疾病,多由冠脉阻塞所致,可促使心肌供血量减少,诱发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安全[1-2]。临床对于AMI多以早确诊、早治疗为原则,尽早开展针对性治疗,能够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3-4]。而尽早明确诊断是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冠脉造影为当前诊断AMI的金标准,能够准确鉴别疾病,并明确病变血管。但该项检查属于有创操作,可对机体造成一定创伤,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早期筛查。而心电图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操作简单,能够通过心电描记器记录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产生的电活动变化,较好地反映心脏兴奋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信息。但临床以往诊断过程中对于aVR导联重视度欠佳,普遍认为其变化难以体现病情状况,随着深入研究发现,aVR导联与室间隔基底部及流出道的电活动存在密切关系,或可对AMI病变血管及预后起到良好预测作用[5-6]。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AMI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8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0~77岁,依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分为ST段抬高组(90例,ST段抬高≥0.5 mm)、ST段下移组(35例,ST段抬高不足0.5 mm及下移不足0.5 mm,)、ST段无偏移组(64例,ST段下移≥0.5 mm)。抬高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62.4±5.7)岁;体质量指数(BMI)(24.5±1.4)kg/m2;基础疾病:高血压38例,高血脂29例,糖尿病23例。下移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2.3±5.7)岁;BMI(24.6±1.4)kg/m2;基础疾病:高血压16例,高血脂11例,糖尿病8例。无偏移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62.3±5.6)岁;BMI(24.6±1.5)kg/m2;基础疾病:高血压29例,高血脂20例,糖尿病15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7]中AMI诊断标准;伴有持续性心前区压榨痛等症状;经冠脉造影确诊;均行心电图检查;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肝肾功能衰竭者、伴有严重感染者、近期接受过重大手术治疗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二、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选用深圳市理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E-1201型心电图机,取患者仰卧位,叮嘱患者保持放松状态,借助心电图机进行连续描记,增益设置10 mm/mV,纸速控制25 mm/s,保证记录的心电图基线平稳,图像清晰且无干扰;并以QRS波群起点作为测量基点,TP段作为基线,J点后80 ms为测量点,选取5个连续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ST段改变值。当ST段与基线偏离幅度超过0.5 mm则为ST段改变存在意义,且抬高幅度≥0.5 mm可纳入抬高组,下移幅度≥0.5 mm可纳入下移组,其他则归入无偏移组。之后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入院24 h至1周内开展检查,指导患者平躺于导管床上,行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之后于穿刺部位放置鞘管,经鞘管输送导丝、导管至冠脉开口,将造影导管沿导丝经主动脉送至主动脉瓣上,充分推注造影剂后进行显影观察冠脉走行、结构及狭窄位置、程度,并以左主干狭窄程度≥50%、回旋支、前降支等狭窄程度≥75%时有临床意义。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并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均开展半年随访,随访内容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及门诊就医。

三、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者冠脉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差异及3组梗死血管部位间差异,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左前降支远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共9个项目,总分263分,得分越高则越危险,比较3组患者GRACE危险评分。并比较3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3组AMI患者冠脉病变支数比较

ST段抬高组、下移组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无偏移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低于无偏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AMⅠ患者冠脉病变支数比较[例(%)]

二、3组AMI患者冠脉造影梗死血管部位比较

ST段抬高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梗死率高于下移组、无偏移组,左前降支远端梗死率低于无偏移组,右冠状动脉梗死率低于下移组、无偏移组(P均<0.05);ST段下移组左回旋支梗死率高于抬高组、无偏移组(P<0.05)。见表2。

表2 3组AMⅠ患者冠脉造影梗死血管部位比较[例(%)]

三、3组AMI患者GRACE危险评分比较

ST段抬高组、下移组GRACE危险评分高于无偏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AMⅠ患者GRACE危险评分比较(分,)

表3 3组AMⅠ患者GRACE危险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GRACE危险评分ST段无偏移组 64 90±6 ST段下移组 35 128±14 ST段抬高组 90 129±15 F值 189.340 P值 <0.001

四、3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ST段抬高组、下移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无偏移组(P<0.05),见表4。

表4 3组AMⅠ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例(%)]

讨 论

AMI病因复杂,临床认为冠脉粥样硬化为发病的基本病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下,可加速脂质等物质沉积于冠脉管腔,促使管腔不断狭窄,最终发生阻塞[8-9]。而冠脉为心肌供血的主要动脉,一旦发生阻塞,则会减少心肌血液灌注量,且心肌失去供血后仍会继续工作不断增加氧耗,造成心肌血氧供需失衡,诱发缺血、缺氧性坏死[10-11]。AMI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诱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休克,增加死亡风险[12]。因此,及时明确诊断并开展针对性治疗,对改善AMI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心电图检查为当前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等优点,一旦心肌出现缺血变化时,可影响心室复极,促使缺血区域相关导联ST-T异常变化,且心电图改变类型与缺血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故通过心电图机可监测患者心电活动,获取心脏功能运行信息,可为诊断AMI提供参考信息。但既往临床对心电图aVR导联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aVR导联位置相对隐蔽,位于心电图额面六轴系统观察盲区,在分析结果时易被忽略,且aVR导联与aVL、V5、V4等导联提供信息存在镜像性改变,常被视为重复信息。而随着临床对其深入研究发现,aVR导联能够敏感记录心脏右上部电活动,使其诊断价值逐渐得到重视。正常情况下,冠脉发生阻塞后,心肌出现缺血性损伤,也会促使右心室供血血管闭塞,引起室间隔底部发生缺血性变化,使得aVR导联出现变化[13]。本研究结果显示,ST段抬高组、下移组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无偏移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低于无偏移组;ST段抬高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梗死率高于ST段下移组、无偏移组,左前降支远端梗死率低于无偏移组,右冠状动脉梗死率低于下移组、无偏移组;下移组左回旋支梗死率高于抬高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无偏移组。提示心电图aVR导联的ST段改变与冠脉病变数量、梗死相关血管部位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评估及预测病变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俞晋虹等[5]研究显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可能提示三支病变及不良预后,且提高可提示左主干及左前降支近端病变,下移可提示左回旋支病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aVR导联主要描述右室流出道、室间隔基底部等心脏右上方的电活动,当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出现闭塞时,可对室间隔血流造成影响,促使室间隔底部发生缺血样表现,且该类变化后心电图V4、V5等导联会出现ST下移表现,而aVR导联与其呈镜像关系,故表现为ST段抬高[14]。同时,aVR导联ST段下移患者以左回旋支病变为主,当左回旋支严重阻塞时,可促使V5、V6等导联ST段出现抬高表现,则镜像关系下aVR导联ST段可发生下移。aVR导联ST段出现异常变化,则提示血流动力学障碍较为严重,故在病变血管数量方面明显高于无偏移患者,而病变血管数量多则会加重心肌缺血性损伤,使得心功能障碍加剧,故更易并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导致预后较差。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ST段抬高组、下移组GRACE危险评分高于无偏移组,提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与GRACE危险评分关系密切。GRACE危险评分能够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程度,得分越高则危险程度越高,当aVR导联ST段出现异常变化时,则病情更为严重,故GRACE危险评分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发生改变主要集中于多支病变患者,且抬高与下移表现与梗死血管部位关系密切,加之aVR导联ST段变化后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导联冠脉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