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多元智能共建实践研究

2022-12-22 09:46欧阳超群林婷婷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智能产品

欧阳超群,许 嵘*,黄 仰,林婷婷

(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11;2.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共享经济的兴起与全民创业的理念为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创业正在与共享经济接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通过校校合作取长补短、整合资源,正是当今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和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新思路。促进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能够间接引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1]。基于多元智能发展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相关性[2],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多元智能共建平台,为高校就业与创业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一、多元智能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运用《多元智能自我评价量表》[3],已证实多元智能方案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有突出作用[4]。基于前期创新创业研究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元智能创新创业共建模式,拓展原有研究对象范围,拟选用闽南地区两所不同类型高校参与创新创业多元智能共建方案。两个高校各选取60名曾经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类别高校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前后的120名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赛事的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差异,验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多元智能共建平台的作用。两所高校的调查对象均来自生源类型相同但是专业领域不同的同年级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调查周期为一个学期。表1是两所高校实验对象参与创新创业多元智能提升方案活动前后智能水平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表1 配对样本t检验表

从实验对象参与创新创业共建方案前后智能水平得分的情况可知,双侧t检验的Sig.值为0.001<0.05,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验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平台共建方案前后的智能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共建方案施行后有利于两个高校学生提升多元智能总体水平。因此,本研究继续针对多元智能的子项目进行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共建的探讨,旨在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实效。

二、创新创业平台多元智能共建实践方案

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经济交流相对减少,这时候通过整合资源配置来实现经济共赢显得特别重要[5]。共享经济的来临和创新创业的兴起,需要最具时代活力的大学生群体为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用新的思维与新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内生增长;各行业之间需要建构创新创业专业化共享平台,利用各自的专业化优势实现共赢。因此,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及创新创业特长来调整创新创业平台的共建方案,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产品,瞄准特定的消费群体,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化与系统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6]。为了使调研结果更具适用性,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不同类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学生,从测试卷中随机抽取3位指导老师和16位创新创业学生,针对创新创业平台共建的建议与意见进行笔录访谈。通过整理分析访谈内容,提出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多元智能共建实践方案。

(一)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7]。在人际交往智能方面,高校可以依据本校的现有创新创业平台,以专业对接专业或者院部对接院部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开启新的营销与创业模式。如针对地摊经济模式,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进行创新创业交流。与此同时,共建模式也会让产品在投产前就有了新的顾客基础及市场基础,达到有效整合资源的目的。抖音、小红书、绿洲等媒体颇受年轻人的欢迎,直播与短视频售卖更是创新创业新的营销模式。在交流过程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潜能将被激发,通过交流产品的实物认知及设计创意,获得真切的创新创业体会,人际交往智能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提升,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思维能力影响着完成额定事务的周密度及完整度[8]。在逻辑-数理智能方面,可以利用高校创新创业共建平台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共建。高校通过自身的优质项目驱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还可以跨校合作,通过相互间优质项目的影响带动其他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例如,科技含量高或实用性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品可以搭配其他文化创意产品开展头脑风暴,让创新创业新产品搭配出售,运用“大产品”理念开拓市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同时共建创新创业平台,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把核心力量用在创新创业产品推广和可持续发展上,推动大学生逻辑-数理智能的发展。

(三)自知-自省智能

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在共建平台上开展经验交流,整合平台资源,鼓励各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产品探讨与评价,分析平台内各产品的市场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各自产品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市场投放中产生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自知与自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只有了解自身产品的优势与劣势,取长补短,才能保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及市场适用性,进而促进创新创业共建平台往好的方向持续发展。

(四)视觉-空间智能

创新创业共建平台可以开展产品外包装设计比赛或产品营销体系设计比赛。文创类创新创业产品更注重人文情怀,其外包装在颜色搭配方面有自身的优势;科技型创新创业产品或实用性创新创业产品更注重产品的智能化或实用性,而对外包装可能欠缺发展性考虑。在视觉、空间感及颜色搭配上研讨产品的外包装,激发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从概念、色彩搭配、外包装层次感、产品文化情怀、产品科技感及产品实用性上下功夫,做到创新创业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及不同类型创新创业产品的相互补充。因此,视觉-空间智能在创新创业平台共建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有利于大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创新创业产品的优势及劣势,使大学生了解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及产品的内在潜力,进而促进高校间创新创业平台的创建。

(五)身体-动觉智能

创新创业共建平台通过定期开展团建活动,促进创新创业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如以“几人几脚”“勇于承担责任”“你比我猜”等心理团辅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间形成良好沟通,达成默契,以便于创新创业团队的通力合作。通过团建活动,让创新创业团队开始有初步交流,为后期创新创业项目协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身体-动觉智能在创新创业平台共建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只有更好地发挥团建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才能使大学生团队之间互相了解,进而促进高校之间创新创业共建平台的交流与发展。

三、创新创业平台发展规划建议

高校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与平台共建是当今共享经济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新的发展模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营销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9]。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让理工类创新创业产品在包装设计及营销模式上更加接地气,也让文创类创新创业产品增添更多的科技含量。高校应恰当运用新媒体工具,促使大学生实现文化自省与文创思维发散[10]。另外,高校共建平台可以利用微博、绿洲、小红书等新媒体进行直播与短视频售卖,通过产品文化情怀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有机融合,让营销新模式与创新创业“大产品”概念更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从而发挥创新创业产品的市场活力。

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应立足于学生创新创业群体,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下功夫,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和共享经济两条主线索,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创新创业共建新模式,构建高校多元自主的创新创业共享平台,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产品的优化配置与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实践性参考。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智能产品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