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山北部方言研究与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学习

2022-12-22 09:46尹百利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罗山音变阴平

尹百利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介于东经 114°10′至 114°42′,北纬 31°44′至32°19′之间,南与湖北省大悟县、河南省新县接壤,东以竹竿河为界与光山县为邻,北隔淮河与息县、正阳县相望,西与信阳市平桥区毗连,县城位于县境中北部。县域南部是弯月形山地,中南部是丘陵区,是大别山脉的延伸,中部是肺状垄岗,地表起伏显著,北部是沿河平原,沿浉河、淮河自西而东呈带状分布,其余沿小黄河、竹竿河自县境西南至东北向零星分布,地势平坦。境内山脉以大别山为主干,由西南向东延伸出3条支脉:自信阳孝感交界的鸡公山迤逦东北至罗山县南部的灵山山脉,由灵山镇呈东北向至青山镇、子路镇;自大悟县五丘山逶迤北来,蜿蜒于南部边境的鸡笼山山脉,跨铁铺镇、彭新镇呈东北向至潘新镇;自新县天台山绵延而下,盘亘于光山罗山交界的支脉,在境内的分支自定远乡呈南北向至周党镇中断。

由于山脉的阻隔和移民等因素,罗山方言呈现南北部的明显差异。罗山县的人和罗山县南边的人以及罗山县相邻的北边正阳等地方的人方言有一些差异。贺巍(2005)在《中原官话分区(稿)》中把罗山方言归入中原官话信蚌片[1],但罗山方言内部差异明显。罗山南部方言区,主要是南部山区地带,大致包括山店乡、铁铺镇、定远乡、彭新镇南部、周党镇南部、灵山镇南部等地;罗山北部方言区,主要是中北部的丘陵和沿河平原地带,大致包括周党镇北部、彭新镇北部、朱堂乡、灵山镇北部、潘新镇、莽张镇、子路镇、青山镇、庙仙乡、楠杆镇、竹竿镇、龙山街道、高店乡、尤店乡、东铺镇等地。在声母方面,罗山南部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精、知二组字读为舌尖前音声母[ts tshs],古知三、章组字读为舌尖后音声母[tʂ tʂhʂ],非组字与晓组字混同为声母[x];罗山北部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精、知二组字、古知三、章组字基本上都读为舌尖前音声母[ts tshs],遇摄合口三等知、章组字基本上都读为舌面前音声母[tɕ tɕhɕ],非组字与晓组字混同为声母[f][2]。在韵母上,罗山南北部方言的显著区别是罗山南部方言有[ʯ]类韵母,而罗山北部方言没有[3]。在声调上,罗山南北部方言都有四个调类,但调值有较大差异,如北部方言阴平调为312,南部方言阴平调为53[4]。

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为参照,通过选取罗山北部地区的代表点的方言发音人,通过对发音人声调、声母、韵母例字和1000个单字、1200个词汇等的调查[5]50-160,归纳罗山北部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以及两字组连读变调、儿化音变等规律,并就此地区普通话的学习进行探讨。

一、罗山北部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一)声母系统(21个)

[p]八兵病、[ph]派片爬、[m]麦明、[f]飞蜂肥活、[v]味问王

[t]多东毒、[th]讨天甜、[l]脑老连

[ts]资贼张、[tsh]刺抄初、[s]丝手十、[z]热软用

[tɕ]酒柱主、[tɕh]清春权、[ȵ]年泥、[ɕ]想顺书

[k]高共、[kh]开、[ŋ]熬安、[x]好

[Ǿ]月云药

罗山北部方言的声母系统中,[tɕ tɕhɕ]发音部位稍靠前,略带舌叶色彩;[ts tshs]发音略靠后[6]。

(二)韵母系统(41个)

罗山北部方言的韵母系统可以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另外有一个特殊的声化韵[n],如你、嗯[7]。

开口呼:[ɿ]师试十、[ər]二、[a]茶法八、[ɛ]热色白、[]歌盒壳、[o]活、[ai]开排、[ei]赔对飞、[ɔu]宝饱、[ou]豆走绿、[an]南半短、[ən]根灯争、[aŋ]糖王双、[ŋ]横东用、[oŋ]空孔

齐齿呼:[i]米急锡、[ia]牙鸭、[iɛ]写鞋节、[iai]街、[iɔu]笑桥、[iou]油六、[ian]盐年、[in]新心病、[iaŋ]响讲

合口呼:[u]苦谷骨、[ua]刮、[uɛ]国、[u]坐托郭、[uai]快、[uei]鬼、[uan]官、[uən]滚、[uaŋ]光

撮口呼:[y]猪出局、[ya]□吆喝义、[yɛ]靴月、[yo]药学、[yan]权、[yən]春云、[yŋ]兄

罗山北部方言的韵母系统中,[i y]韵母出现在零声母后带有较明显的摩擦性;[u]韵母因受声母[v]的影响,带有摩擦色彩,有时整个音节都保持这种摩擦;[ər]是[ə]的卷舌,[ə]的舌位稍低;[a ia ua]中的[a]的舌位较为靠后;[o uo yo]中[o]的唇形略展,实际音值介于[o]之间;[ai iai uai]中的[a]的开口度较小,实际音值为[æ];[ɛ iɛ uɛ yɛ]中的[ɛ]的开口度较小,实际音值为[E]。

(三)声调系统(4个单字调)

阴平:调值312,如东、该、通、春、谷、急、哭、刻、麦、月

阳平:调值44,如门、油、铜、红、毒、罚

上声:调值35,如懂、古、统、草、买、五

去声:调值51,如动、后、半、四、寸、去、卖、洞、树、六

罗山北部方言的声调系统中,阴平后头略升,有时候不到一度;阳平比较短促,上声在起头处先有一个微小的降幅,然后急促上升,是一个急升调;去声和普通话类似。

二、罗山北部方言的语流音变和儿化音变

罗山北部方言有些单字音的声调在语流中连起来读时,由于音节之间的相互影响,会有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产生语流音变现象。考虑到语流音变的复杂性,只着重考察罗山北部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一”“不”变调等。

(一)两字组连读变调

1.阴平位于前字时,由于受时长的影响,前字调尾未及下降,整体趋于平缓,变为33或32,可统一记为33。

2.阴平位于后字时,一般都读得稍轻稍短,很多时候落点就没读到2,接近311,可统一记为312。

3.“阳平+阳平”“阳平+上声”中,前字阳平略降,实际音值为43。

4.去声和阴平、阳平、上声连读时,去声没有降到1,为53或者52,为统一起见,仍然记着本调51。去声和去声连读时,前字变224,但起点的2略高,接近3度;后字不变,依然读本调51。具体规律见表1。

表1 罗山北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律表

(二)儿化音变规律

罗山北部方言有41个韵母,36个韵母都有儿化韵,[ər ya uɛ iai n]等5个没有儿化韵,共产生21个儿化韵。儿化音变规律见表2。

表2 罗山北部方言儿化音变规律

在罗山北部方言儿化音标规律中,[ɐr iɐr uɐr y ɐr]中的实际音值比[ɐ]略高、略前;[]韵儿化后,唇形略圆,记为[r];[ŋ]和[oŋ]韵儿化之后保留了单字音中的合口介音,其儿化韵的实际音值为[uor]。

三、罗山北部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学习

学好普通话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必备技能。对方言区的学生来说,搞清楚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才能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一)声母的差异

罗山北部方言的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在数量上都是21个,实质上却有不小的差异[8]。

1.罗山北部方言中[v ŋ]类声母,在普通话里面都是[Ǿ]类声母。在方言中[v]类声母唇齿有一定摩擦性,[ŋ]类声母舌根有一定的摩擦性,普通话的[Ǿ]类声母没有摩擦。对应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普通话学习的时候可以类推。如:味[vei51]方[Ǿuei51]普、温[vən312]方[Ǿuən55]普、王[vaŋ44]方[Ǿuaŋ35]普、熬[ŋɔ u44]方[Ǿau35]普。

2.罗山北部方言中[l][f]类声母,在普通话里分别区分为[n l][f x]两类不同的声母。规律性不强,普通话学习的时候,需要加强记忆。如:脑[lɔu35]方[nau214]普、南[lan35]方[nan35]普、老[lɔu35]方[lau214]普、蓝[lan35]方[lan35]普、飞[fei312]方[fei55]普、风[fŋ312]方[fə ŋ55]普、灰[fei312]方[xuei55]普、火[fo35]方[xuo214]普。

3.罗山北部方言中的[ȵ]类声母,在普通话里是[n]类声母。[ȵ]类声母发音部位更靠后,学习普通话时要让发音部位前移。如:年[ȵian44]方[niɛn35]普、泥[ȵi44]方[ni35]普。

4.罗山北部方言中的[ts tshs]类声母,平翘舌不分,一律读为舌尖前声母,在普通话里面区分平翘舌。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对应规律,需要多加练习并掌握发音。如:争[tsən312]方[tʂ əŋ55]普、张[tsaŋ312]方[tʂaŋ55]普、查[tsha44]方[tʂ a35]普、成[tshən44]方[tʂ həŋ35]普、山[san312]方[ʂan55]普、手[sou35]方[ʂou214]普。

5.罗山北部方言中的[tɕ tɕhɕ]类声母,与撮口呼类韵母相拼,在普通话里对应为舌尖前音类声母。如:猪[tɕy312]方[tʂ u55]普、主[tɕy44]方[tʂ u214]普、出[tɕhy312]方[tʂ hu55]普、处[tɕhy35]方[tʂ hu214]普、书[ɕy312]方[ʂu55]普、输[ɕy312]方[ʂu55]普。

6.罗山北部方言中的[z]类声母,在普通话里区分为[ʐ Ǿ]两类声母。如:热[zɛ312]方[ʐ51]普、软[zuan35]方[ʐuan35]普、日[zi51]方[ʐʅ51]普、用[zŋ51]方[Ǿyŋ51]普。

(二)韵母的差异

罗山北部方言的韵母有41个,与普通话的39个韵母存在一定差异[9]。

1.罗山北部方言里的韵母[ɿ],在普通话里分化为[ ɿ ʅ]两个韵母。和声母相拼,有很强的规律性,与舌尖前音声母相拼时为[ɿ],与舌尖后音声母相拼时为[ʅ]。如:字[tsɿ51]方[tsɿ51]普、指[tsɿ35]方[tʂ ʅ214]普、次[tshɿ51]方[tshɿ51]普、吃[tshɿ312]方[tʂhʅ55]普、丝[sɿ312]方[ʂʅ55]普、师[sɿ312]方[ʂʅ55]普。

2.罗山北部方言里的韵母[ən][in],在普通话里面分别对应于[ən eŋ][in iŋ]。通俗地讲,就是方言区的前后鼻音区分不严格,且对应的规律性不强。在普通话学习上,需要加强记忆,并练习后鼻音的发音方法。如:根[kən312]方[kən55]普、庚[kən312]方[k əŋ55]普、音[Ǿin312]方[Ǿin55]普、英[Ǿiŋ312]方[Ǿiŋ55]普。

4.普通话齐齿呼韵母的韵头[u],在罗山北部方言里的韵母[uei]中,大部分时候脱落不发音,如对[tei51]方[tuei51]普、最[tsei51]方[tsuei51]普等,在普通话学习的时候要加上韵头[u]一起拼读。

5.罗山北部方言的韵母[ya]□吆喝义、[n]是该方言里的特有韵母,普通话里没有相对应的韵母,但这类韵母使用范围小,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可以避免使用这类词语。如[ya]□吆喝义,可以用叫、喊等词语替代;[n]是一个声化韵,主要的用例就是“你、嗯”等少数字,学习普通话时记住使用场合,用普通话语音替换即可。

6.罗山北部方言里的韵母[uɛ]的主要用例就是“国[kuɛ312]”“或[fuɛ44]”等,对应普通话就变成韵母[uo],即“国[kuo55]”“或[xuo51]”,这些特殊用例需要识记。

(三)声调的差异

河南罗山北部方言有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普通话一致,但具体的调值、调类有差异。

罗山北部方言的阳平(44)、去声(51)和普通话的阳平(55)、去声(51)的调值、调类基本一致,学习普通话容易接受,发音也基本不存在问题,但阴平、上声调值调类差异较大。罗山北部方言的阴平调值为312,调类是曲折调,普通话阴平调值为55,调类为高平调;上声调值为35,调类为上升调,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调类为曲折调。学习普通话,需要搞清楚方言调值、调类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多加练习,形成语感。

猜你喜欢
罗山音变阴平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的注音与编排研究
守护“平安罗山” 人大代表在行动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尕妹妹,哥哥在罗山上等你
父亲上法庭
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
英语词汇音变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