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路径

2022-12-23 13:05宋明珠
小学生 2022年33期
关键词:大数动手操作动手

☉宋明珠

伴随基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以基本知识、基础技能为目标的“双基”教学正向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为目标的“四基”教学方向转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着眼培养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围绕活动实践展开教学设计,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在体验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数学核心素养。[1]“动手操作”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借助教具学具,通过图形图表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或参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直观学习内容。下面从“深度学习”角度出发,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教学路径。

一、兴趣导入——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学认知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唤醒学生对数学的浓郁兴趣。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课堂参与,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提供良好教学基础。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善用“动手操作”教学设计,巧借时机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其在亲身参与中增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2]以《认识千克》教学为例,笔者编排了如下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一)称一称。事先准备一袋标重为1 千克的砂糖,让同学们到讲台前用秤称一下重量,初步感知“千克”数学概念。

(二)掂一掂。安排同学们每人用手掂一掂1 千克砂糖重量,切身体会“千克”实际意义。

(三)估一估。拿出事先准备的橘子,让学生掂一掂每个橘子的重量后,估计一下需要几个橘子才能凑成1 千克,然后称一称,验证学生的估计。

(四)找一找。将全班同学分组,要求各组在教室内寻找重量与1 千克较为接近的物品,并说一说各组的选择依据与理由。

(五)议一议。导入“1 千克棉花重还是1 千克铁重”话题,引导学生围绕其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物体重量与物体体积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类似课堂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乐在其中,兴致盎然。以兴趣为导向的“动手操作”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认知与理解,更增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思考课堂习惯养成。在“深度学习”理念引导下能自觉构建起数学教与学之间的亲密关系,便于学生在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进行良好互动,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增强数学课程吸引力。

二、情境创设——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数学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能力培养涵盖运算、推理、概括、分析等多个方面。传统数学课堂强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教师控制着课堂教学的全部,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成为数学知识被动接受者。长此以往,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对学生数学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造成严重伤害,不利于数学能力的生成与发展。“深度学习”强调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交融,主张在新学内容与已有知识中构建融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升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动手操作”情境介入数学课堂,在体验式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以《10 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构建,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课堂参与,深化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理解,并促进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提升。让学生找出一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个小的数相加可以得到一个大数,那么,如果了“1”,以此类推,就把表格填写完了。

师:很好。大家懂得通过观察、分析,去探寻问题解决办法。大家再来试一试,下面这个表格应该怎么填?(出示表2,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我们将一个大数,分成两个小数,该怎么分呢?(出示表1,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表1 已知大数情况下的两个小数相加

表2 大数未知情况下的两个小数相加

师:哪些同学完成了?谈一谈自己填写的理由。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8 +1 =9,所以在表中“8”下面填

生:(按照表1 的内容,展开思考,动手填写)

生:(按照表2 的内容,展开思考,动手填写)

师: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表2 该怎么填写?

生2:我通过表2 中的第8列中的“7”“1”,推断出这个大数应该是7 +1 =8,所以,第一列应填写数字“8”。大数找到了,下面就好填了。

师:很好。大家通过寻找线索来计算“大数”具体值,确定了问题中的关键点,接下来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

类似“动手操作”教学情境的巧妙设置,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获得深刻体验,学生在探究中自觉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通过主动思考,将新旧知识完美串联,体现了“深度学习”理论中“主动”“高投入”“理解”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学生在自觉思考、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仅促成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数学能力的提升,而且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乐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品味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师生互动——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着眼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研究,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新课标将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及模型思想等纳入课程教学,体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艾根在其“深度学习”理论中提到“充分深度(Sufficient Depth)”观点,强调在知识理解中建立学习认知方式,以反思学习行为,发展思维品质。“动手操作”看似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实则在教学中体现对认知资源的融合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与学习资源充分交流互动中,启发批判性思考生成,促进数学思维全面提升。以下是笔者在某堂数学课上组织的“动手操作”教学活动。

师:一条大河分南北两岸,河上没有桥,行人要靠小船摆渡才能到对岸。现在小船停靠在南岸,摆渡1 次后,就到达了北岸,再摆渡1 次,到达了南岸。请问,摆渡4 次后,小船在南岸还是北岸?摆渡9 次呢?大家能否用画图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并告诉我答案。

生:(通过画图,很快找到了答案)(详见图1)

图1 “动手操作”提升数学思维——小船摆渡

师:如果小船摆渡了37 次,船在河的哪个岸边呢?看看谁先找到正确答案。

生:(有的同学接着画图,有的同学则在一旁讨论。不一会,便有学生举手)

生1:是在北岸。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往返是2 次,回到原地。37 是18 个往返还余1 次,相当于摆渡1 次。所以在北岸。

师:不错,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解法吗?

生2:我的答案也是北岸。但我发现:凡是摆渡次数是奇数的,如1,3,5,7 等,都停在北岸,偶数的,如2、4、6、8 等都停在南岸。37 是奇数,所以,停在北岸。

师:很好。那么,如果小船摆渡了398 次,请问它最终会停在哪个岸边?

生:(齐声)南岸,因为398是偶数。

通过上述“动手操作”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以画图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渗透对“数形结合”数学思维的启发。而通过具体画图行为(形象思维)来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到借助分析概括(抽象思维)来解决复杂数学问题,体现了思维的跨越,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不断深化数学认知,促进数学思维的“充分深度”发展。

四、加强引导——在“动手操作”中促进数学应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核心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实践角度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并借助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能力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养成。[3]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更应做好学生自主探究的支持者,全程参与学生动手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数学能力,完善逻辑思维体系,深层体会数学应用的无穷魅力。以《分数的加法》教学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大家来看这道数学题,能有什么方法解决?

生1:可以利用通分,将分式中的6 个分数的分母全部换成64,分式变为:

然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得出结果:63/64。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可将上面的分式,进行转化,形成如下算式:

前后抵消,最终分式化简为1-1/64,结果为63/64。

师:很好。该同学通过观察分数之间、分母之间内在规律,察觉到后一个分数恰好等于前两个分数相减的结果,以相互抵消的巧妙方式,简化了常规通分计算步骤,简便了计算过程。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思考中)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A4 纸,先对折,然后沿着折痕剪(撕)下来。然后,其中一份留在一边(1/2),将另一份对折,沿着折痕剪(撕)下来;还是将其中一份放一边(1/4),将另一份对折裁剪;再将其中一份放一边(1/8),另一份裁剪;将裁剪后的两份再留一份(1/16),最后将其中另一份对折裁剪;得到的两份中其中一份放一边(1/64),另一份放在自己口袋里。大家桌面上,现在有多少张纸片?

生:6 张。

师:每一张是原先A4 纸的几分之几?请写在纸片上。

生:(按照纸张大小,依次在每张纸片上写上1/2、1/4、1/8、1/16、1/32、1/64)。

师:把这6 张纸片组合起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生:(组合后,见图2)少了一角。

图2 “动手操作”发展数学应用——折纸与运算

师:组合的过程,如果用数学计算来理解的话,是什么关系?

生:相加。

师:那么,刚才组合过程,用算式表达是什么?

生:是将6 个分数进行相加,即:

师:缺的那个角,大小是多少?

生:1/64。

师:所以,上述分数相加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1-1/64 =63/64。

综上所述,“动手操作”有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与参与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动手操作”教学设计要以“深度学习”为旨来灵活展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围绕学习主体设定,以多样化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以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数学深层学习意识养成,在充分提升数学素养的同时,实现“四基”教学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大数动手操作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弱大数定律分析与研究
决策大数据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大数和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