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2-12-25 04:58叶翔宇
考试周刊 2022年43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初中化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且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然而,目前初中化学知识相对复杂,且十分刻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效果不佳,化学基础十分薄弱,不利于其后期高效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活学生兴趣,采用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核心素养,进一步分析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基础薄弱的原因展开研究,提出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基础薄弱学生;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3-0127-05

一、 引言

初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严格要求。初中化学学科属于初中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传承化学文明以及培养学生化学意识、化学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存在众多趣味实验。为了提升化学深度教学效果,教师应重视整合零散的化学知识,引入趣味性教学内容,令学生生成建构化学观念的意識,逐步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和能力。

二、 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现状

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是指在化学学习中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有效的学习动力的学生。为了使这些学生逐步打牢化学基础,更好地完成学业,就必须在其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目前,初中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手段单一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工具在课堂上不断地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但是,仍有许多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多媒体的使用,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太过传统,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教学速度,造成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特别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此种单调的教学环境下,很难产生学习热情,导致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新时期初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种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全面掌握学生的兴趣和产生厌学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大多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足,对新教学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致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形成不良学习习惯

大部分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适应性差,不擅长表达,不能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种心理会让其形成不良的化学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其化学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是一门需要手脑结合的学科,学生对化学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后,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验证,才能够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但是,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态度太过懒散,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缺乏观察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如果不能掌握理论知识,不但不能有效地训练自己的应用技能,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厌恶感也会变得更加强烈。

(四)化学学习环境不良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学困”问题。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分析和领悟能力,才能更好地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差,分析问题的时间比较长,学习速度比较慢,跟不上化学教学进度。

三、 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成因分析

(一)学习动力不足

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成因多种多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动力去进行系统的知识探索,从而导致了意志的不断增强,把化学学习当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跟不上班级的进度,就会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导致学业下滑。

(二)对化学不感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动力来源,初学化学时,其知识相对简单,加上一些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掌握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后,随之化学知识难度加大,便会对学习化学知识产生反感,再加上初中时期学生较为叛逆,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动力,化学学习基础日渐薄弱。

四、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优化观念建构目标,促进化学深度学习

化学观念的形成是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断加深化学知识理解的过程。一堂化学课教学目标不能是单纯掌握此门课知识和技能,教师也不能仅限于此门课程教材,而要从整个课程、单元设计中进行考虑,这个课程究竟承载着哪一种功能价值,才能促进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思想发展。在分析特定化学知识、实验、材料时,必须从概念角度出发,提炼化学知识和概念,并针对学生发展需求,制定相应教学目标,以促进化学知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常见金属的性质”时,这一单元安排在氧气、碳单质及其他非金属元素后,要求学生从学习一种物质逐步接触一类物质。金属化学成分是本课程核心内容,在知识目标上,学生掌握金属与氧气、酸、盐等化学反应规律,了解金属活动规律,并能做出相应判断,同时解释相应问题。在明确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培养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思想意识,并通过问题及设计活动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形成基本学科概念。如从物质分类上来讲,让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了解金属是哪一类型的物质。通过运用元素守恒观、微粒观及变化观等方法,对特定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及推理,把握其规律,了解其本质。在了解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基础上,从反应物、生成物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建立分类观,从而确保学生在归纳金属化学特性时,通过分类方式了解某一种物质的性质,由此提高学习有效性。

(二)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许多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到化学时,都会认为这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包含大量公式,而且非常烦琐,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及好奇心理进入化学世界里,在化学中得到新的理解,形成新的认知,進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元素周期表”时,一些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出现了强烈的抗拒情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知识,教师可在网上收集一些与元素周期表有关的音乐短片,让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根据短片描述其中的化学成分。如“空气里满是氮,还有氧供你呼吸,氟让你牙齿坚固,氖照亮广告牌,钠是咸味好伴侣。”这首歌曲中,对应的视频动画趣味十足,学生观看视频时满是欢喜,即可令其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元素周期表知识记忆效果。在看完视频后,教师适当向学生提问:“就像视频上说的,这些元素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什么地方,才能发现各种元素的身影呢?”在教师指导下,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把有关化学元素的问题扩展开来,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种化学元素,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令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三)注重化学单元教学,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一方面,制定合理的大单元教学方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贯彻“大单元”一体化教学理念,建立合理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及合理。同时,还要对化学课程中知识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开发系统,完善化学教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核心能力。例如,在“硅及其化合物”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形态,熟悉硅酸特性和制备方法,并掌握其特性。同时,了解硅及二氧化硅在信息技术及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用途。教师合理地将单元式教学方案进行整合,以指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化学知识系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通过硅及其复合物推测物质性质,建立“结构—特性—用途”的学习模式,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思维意识。

另一方面,关注化学大单元教学反馈。在化学教学发展趋势下,实施化学大单元教学时,要对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并从学生反馈中找出问题所在。具体检验反馈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通过随堂检测、课堂提问和单元学习表现来检测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大单元学习现状,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分析。二是要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以符合“大单元”总体教学思想,对课堂探究环节进行剖析,形成客观评价,并主动改善教学。如“硅及其化合物”课程教学时,教师即可做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状况,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引导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并掌握与之有关的化学知识,在循序渐进中发展化学创新思维。

(四)遵循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例如,在“实验室制乙烯”教学时,利用浓硫酸,将乙醇加热到170摄氏度,即可得到乙烯。为了充分发挥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将实验交由学生来完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有关实验的注意事项。例如,教师要把实验全部步骤和仪器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并且要特别注意在做实验之前,先检查设备的密封情况,让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彻底掌握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展示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化学学习时存在的不足,并积极解决问题,使实验顺利进行。在完成实验之后,学生将实验结果呈现在教师面前,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教师都要在课堂上指出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为后期化学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在对学生实验做简单总结和评估之后,还需要着重说明一下这一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在实践中,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课堂主动性,从而促进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得以形成。

(五)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化学运用能力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基本化学知识,对相关知识原则进行分析,并用不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及发表自身观点,构建深度学习的化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一课时,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用硫酸、盐酸及氢氧化钠等完成化学学习任务。为了更直观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一些实验资料,例如果汁、洗手液及工厂污水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有一种能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成就感。此外,还可以指导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小窍门,如可以用小苏打来洗碗,可以在洗头时加入适量的盐来清洁头发,如果是小伤口,则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来防止感染。这样一来,便充分体现了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更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支持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高效率解决化学学习问题。又如,在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程时,要求学生对常用的矿物如铁、铝、铜等有一定认知,并对铁、铝、铜等矿物进行还原,按化学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实例,把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达到最大限度,从而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转化。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和地壳中的金属元素,并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冶炼工艺,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冶炼工艺的悠久历史,从而激发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日后学习中更积极地参与,进而促进基础较差的学生稳定进步。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一些实际的教学实例,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六)优化教学方法,引领自主学习探究

化学与其他课程不同,大部分课程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在化学教学中,许多理论与知识都可以用设计实验一一验证。新课程标准推行,使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得以扩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此背景下,如果教师要进行中学化学深度教学,应转变传统化学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验,引入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学《化学与社会发展》时,提及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有关煤气中毒、煤气泄漏、爆炸等的报道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正确使用燃料的认知。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学情提出下列问题:气体为何能燃烧?在燃烧时,气体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你有没有看过用生石灰做的鸡蛋?如果发生火灾,你该怎样做才能挽救自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加深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运用化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观念,高效使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注重问题导学,促使学生生成质疑精神

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质疑意识长期以来都被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限制,导致学生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被各种主观、客观因素无情地埋没。在化学课堂上,在教师面前畏畏缩缩,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或者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敢向别人请教,害怕被同学嘲笑,担忧被教师责骂,甚至还有一种消极依赖心理,导致化学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沉寂。此种情况下,化学课堂如同教师的独角戏舞台,学生从头到尾都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被动地接收化学知识。这些现象表明,若想在化学课上培养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质疑”意识,则必须从培养学生“敢问”心理素质入手,这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即为学生讲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雷利在学习氮气时,发现空气中的氮和从含氮化合物中得到的氮浓度不一样,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小。也正是雷利勇于挑战,通过长时间摸索,不断地试验,终于找到了氩元素,取得物理学和化学历史上的伟大成就。类似事例数不胜数,其中更广为人知的还有比萨斜塔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及哥白尼的日心说等。正是无数科学家勇于质疑,才造就当今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局面。

(八)实施合作教学模式,创设优良学习氛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开始关注合作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则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把合作学习效果最大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质量,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合作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基础薄弱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溶解度”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就溶解度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吸收他人意见,并进行头脑风暴。通过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同时,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各种因素,并运用对周围的现象进行解释。另外,教师可以把化学基础差的同学和其他有特长的同学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针对基础薄弱學生所遭遇的困难,其他学生要及时提供协助,使他们能在交流中得到更多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此外,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按学生的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擅长化学学习的学生,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此种方式,使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在教师及同学指导下,认真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并不断地发展化学思维。

(九)合理设计化学作业,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和巩固基本的知识,就需要在课下进行实践。所以,在作业安排和设计上,教师要下一番功夫,在作业的数量上,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来进行,这样可以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帮助后进学生巩固化学学习基本功。为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安排不同水平的作业,增强学生化学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做作业时有一种成就感,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在初中化学课上,教师要合理延伸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在课下自主探究化学知识。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得到显著提升,学生收获了较为可观的学习成果。然而,为了持续激活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化学学习能动性和潜力,教师需针对原有教学方法加以优化,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促进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深度探究,培养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使得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吸收更为丰富的知识,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确保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及用好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吴志勇.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甘肃教育研究,2022(7):70-72.

[2]庄晓东.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路径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5):61-63.

[3]马丽花.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2,49(2):142-143.

[4]刘德忠.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初探[J].云南化工,2022,49(4):179-180.

[5]陈海凤.基于信息化视角下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3):207-209.

[6]龚真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要点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2,49(1):136-137.

[7]林永彪.如何应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亚太教育,2022(4):159-161.

[8]魏峰.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3):208-210.

[9]宋增霞.“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3):213-215.

作者简介:叶翔宇(1980~),男,汉族,福建浦城人,浦城县石陂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