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教材体系,精准定位目标

2022-12-27 14:48胡丽艳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要素定位习作

○胡丽艳

习作单元是部编版教材中的特殊单元,教学目标特殊,编排内容特殊,组元结构特殊。教好习作单元,关键要在教材体系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定位,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要在8个习作单元序列中找准定位。仔细研读会发现,这8个单元要素很有讲究:前两个习作单元“留心观察”“大胆想象”重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大胆想象,旨在打通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两大习作源泉,为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中间4个单元针对“写事”“写景”“介绍事物”“写人”习作分别进行具体训练。最后两个单元则提高要求,从谋篇布局的高度学习如何选材和立意。从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到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体现了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习作目标。

其次,要在同类习作序列中找准定位。8个习作单元并非孤立存在,在普通单元习作中,教材围绕各习作要素也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系列习作训练。如赵志强老师梳理出围绕“大胆想象”主题安排了10次习作,它们与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习作训练序列。这就要求教师要着眼于整个教材体系认真思考:这个习作单元的习作要素内涵是什么?与同类习作序列中前后相关习作训练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已经具备哪些习作知识和方法?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从而找准本单元习作教学的定位。

最后,要在单元组元序列中找准定位。习作单元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核心目标。围绕总目标,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5个板块,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篇精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习作要素,感受其表达效果和作用,形成感性认识。“交流平台”是以对话或小文章的方式,对精读课文的习作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上升到理性认识。“初试身手”是让学生通过两次片段练习尝试在实践中将习作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习作例文”提供了两篇灵活运用习作方法的范文,让习作知识从抽象到具体,便于学生仿写。“单元习作”是在前面几个板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次运用习作方法,完成一篇习作。这样的编排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一般认识规律,让学生经历“发现—提炼—尝试—还原—活用”的完整过程,体现了在读写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

通过梳理习作单元、同类习作、单元组元三个序列,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步步聚焦,探究各部分内容之间纵向的递进和横向的勾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找准每个单元、每个板块的功能定位,从而准确制订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完成教学目标,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猜你喜欢
要素定位习作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