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对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2-12-30 06:27金筱思陈冠杰杨飞叶菁高婷婷黄青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35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孕妇

金筱思 陈冠杰 杨飞 叶菁 高婷婷 黄青青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浙江杭州 310000

高危妊娠是导致产妇、新生儿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危妊娠妇女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约占总妊娠人数的30%[2]。高危妊娠的主要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前置胎盘等,临床处理应早筛查、早诊断、早护理,如何保证高危妊娠妇女顺利分娩一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3]。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强调在专业、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诊疗方案与个性化的高质量多学科护理措施,是当前临床积极推崇的重要护理新模式,其干预效果已在肿瘤、骨科手术等领域得到证实[4,5]。但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相关临床报道较少。为最大限度改善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后新生儿的预后,本研究探讨了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对行剖宫产的高危妊娠妇女及其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进行产检、行剖宫产的101 例高危妊娠妇女及其新生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4)。纳入标准:①临床检查符合高危妊娠的诊断标准[6];②初产妇,自妊娠16周后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定期产检并计划在此分娩者;③一般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研究期间自然流产或行人工流产;②存在器质性疾病;③合并认知功能障碍,难以配合研究;④孕期合并感染性疾病。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学审批号:2021-05-019)。

表1 两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强化院内基础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观察组产妇接受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组建多学科团队 小组人员包括2 名产科医生、1 名护士长、3 名责任护士、1 名麻醉师、1 名新生儿科医生和1 名营养师。根据人员工作性质进行工作分配,制定人员的工作职责,其中产科医生负责对孕妇病情进行诊断、落实治疗方案和措施、医学相关问题解答、个性化分娩计划制定等;护士长负责管理、监督及调整方案的执行;责任护士评估孕妇一般情况,配合麻醉师和营养师落实饮食方案的实施;新生儿科医生负责新生儿娩出后的评估及处理。

1.2.2 产前准备 ①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为产检孕妇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并发症、既往病史,充分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根据评估内容制定个性化分娩计划。②健康宣教:产科医生就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采用一对一交谈的方式进行讲解,对患者及其家属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的内容予以纠正,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③饮食指导:由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定期评价孕妇饮食合理性;普及妊娠期间饮食、睡眠、运动及用药等知识,帮助孕妇制定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表内容实施。④强化心理指导,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鼓励患者积极咨询问题,耐心解答让患者感到担忧、焦虑的问题。

1.2.3 产前分娩期 术前仔细评估胎儿状况,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体格检查;提前准备好血源、抢救用药等;详细介绍疼痛评估方法、镇痛方案和术后康复计划;麻醉师给予腰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术中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控和维护,做好保暖措施;新生儿娩出后给予积极处理,必要时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1.2.4 产后康复 术后行多模式镇痛,定时进行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镇痛方案。术后4h 嘱咐产妇可进食流质饮食,鼓励拔除尿管后尽早下床活动。指导产妇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当天建议产妇在床上活动四肢、翻身,取侧卧位进行哺乳;术后1~2d 建议产妇下床慢行10~15min,1~2 次/d;术后3d 延长下床慢行时间和频率,20~30min/次,3~5次/d;指导学习产后康复操、新生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智护等。对产妇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监督,做好饮食指导、出院指导,引导产妇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①产后出血情况: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24h 出血量>500ml)以及术中、产后2h 和产后24h 的出血量。②产后康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术后3d 对两组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记录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③新生儿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1min、5min 和10min 的Apgar 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转入NICU 的概率和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处理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率)[n(%)]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1.85%(1/54),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为14.89%(7/4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24h,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ml)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ml)

2.2 产后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VAS 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产后康复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孕妇产后康复情况比较()

2.3 Apgar 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1min、5min 和10min 的Apgar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分)

2.4 转入NICU 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转入NICU 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新生儿转入NICU 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类妊娠,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7]。近年来,我国高危妊娠妇女人数逐年增加,剖宫产率亦随之上升,这也导致出现产褥感染、产后阴道出血、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大幅上升[8]。因此,对接受剖宫产的高危妊娠妇女实施合适的护理干预,是临床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也是降低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的关键[9]。既往针对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干预多以相关疾病对症治疗、生命体征监测、围手术期教育等为主,存在明显弊端,如部分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对自身及胎儿的健康过于担心,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妊娠结局[10]。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综合了多学科的经验和理念,能够使临床护理干预更趋科学化与合理化,目前该护理模式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疾病及外科手术的患者管理中,在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和康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具体表现在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出血量、VAS 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更短。女性在妊娠至分娩过程中,强烈而持久的应激状态改变会影响其产后康复进程[12,13],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将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干预及术后康复指导系统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有效降低了妊娠及生产期间应激状态波动对产后恢复带来的不良影响[14-16]。薛丽丽等[17]在剖宫产孕妇的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也发现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剖宫产后产妇恢复速度,具有较高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新生儿1min、5min 和10min 的Apgar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多学科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新生儿预后。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干预小组的成员承担不同职责,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共同讨论、及时评估、科学干预;②多学科合作可互补互助,避免了单一学科临床思维的局限性,有利于高危妊娠妇女的顺利生产;③以孕妇为主体的护理干预,可通过制定个性化分娩方案、健康教育、术后康复训练指导等,使高危妊娠妇女维持在一个较良好的健康状态,分娩后新生儿的预后更加良好[18-20]。

综上所述,对接受剖宫产的高危妊娠妇女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在促进孕妇恢复的同时,改善新生儿预后。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后孕妇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