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育人的定位、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2-12-31 09:15翠,周
科教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规范性共青团育人

马 翠,周 晶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是其一,对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其中,《实施纲要》提出要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1]。本研究从高校组织育人的定位、现实困境、发展路径进行探析,以期完善高校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进而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提供助力。

1 高校组织育人的定位

高校组织育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其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应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满足青年学生需求,应发挥育人功能、完善育人职责、创新育人形式、营造育人氛围,最终促进高校组织育人工作有质有效。[2]

1.1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组织育人功能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组织育人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开展应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要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突出政治功能,将思政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凸显价值引导功能,在线上宣传平台、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做细做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确立育人目标,完善组织育人职责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的推进,不仅需要高校党委统筹领导,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有成效地推进,要求高校各级各类组织明确目标,完善职责分工。一是要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推进各级各类组织育人规范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二是完善组织育人职责。在培养目标确立后,调动各级各类组织力量,发挥党组织、团组织、学生组织等力量,动员学校、学生、家庭等各方要素,明确各自职责,以合理的组织运行方式、规范的组织运行制度等为实践手段,进而推进组织育人工作的开展。

1.3 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组织育人形式

高校组织育人需整合各级各类组织资源,调动各方要素,发挥各要素优势,加强协调联动,创新组织育人形式,最大限度地达到育人效果。组织育人效果关键在于组织内各要素配合是否统一,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序,资源统筹是否协调,效用发挥是否形成合力,因此,高校各级各类组织应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协作,整合资源,使资源有效配置、要素协调,达到育人目标。

1.4 重视思想引领,营造组织育人氛围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的本质是思政工作,最终需要依靠组织制度、理念、规定等所形成的稳定的文化氛围来保障组织育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组织育人工作最根本的是做好思想引领,重视思想引领工作[3],要求组织统一青年学生思想,团结凝聚人心,有一套普遍认可的共同价值体系、价值观念,或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真正让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浸润心田,让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所在组织,这是高校组织实现育人效果的关键所在。

2 高校组织育人的困境

本研究以高校中与青年学生最密切的共青团组织为例,设计调查问卷,对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情况进行调研,选取新疆南北疆地区6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2500份,剔除无效样本97份,有效问卷为2403份。研究从组织育人情况和组织育人效果两个层面考量,分别设计问题18道和16道,对题目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80,说明问卷可信度极高,选择测量方法和题目具有稳定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974,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值为0.000,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可以得出该数据非常适合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构验证。

2.1 规范性工作欠佳

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分析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工作情况,进而为高校组织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按照实际情况,将组织育人情况划分为规范性工作和提升性工作,探析两者对组织育人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从高校共青团组织在规范性工作和提升性工作两方面出发探析,发现无论规范性工作还是提升性工作等因素,都是影响其组织育人效果的因素,进一步做回归分析,发现规范性工作对组织育人效果的影响更大。就各项具体工作分析,发现高校共青团组织在落实“3214”等基础团务工作中规范性欠佳,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组织育人系统的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组织育人工作的规范性欠佳。

2.2 目标效果不凸显

笔者发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规范性工作是影响组织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对规范性工作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析。依照李克特量表设计问卷,对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情况中规范性工作按照完成程度赋予1-5分,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调研到“团支部在‘推优入党’工作中有参与感”等问题上得分较低,低于均值,这说明基础团务工作落实不够扎实、“推优入党”工作参与性有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落实各项基本工作时具体目标不明确,例如对于“推优入党”的意义[4],需要青年学生参与等问题上思想意识还不够深刻,影响到育人目标的实现,各要素目标达成效果不明显,直接影响了组织育人的效果。

2.3 资源配置不协调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需要整合各级各类组织,统筹资源,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开展。在上述分析中,以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为例,在规范性工作开展基础上,还需开展更多的提升性工作,以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提升育人效果。在调研中,在“我校/院常年是否有品牌化的活动/项目”“团组织会主动了解学生诉求”等问题上得分较低,这反映出在针对青年学生精准化、个性化的需求方面没有合理规划,没有精准配置好资源,在处理普遍性和个性化问题、在整体资源配置和精准资源配置上有所差异,未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影响了组织育人效果。

2.4 思想引领不充分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就是要筑牢思想根基,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实现组织育人效果。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组织育人工作的关键是学生对团组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内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入脑入心。在调研中,在“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了解”“是否知道‘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等问题上,发现青年学生对领会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理解共青团基础团务内容的等方面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还有待加强,思想文化浸润的效果还有待提升,这是直接影响高校组织育人效果的关键。

3 高校组织育人的路径探析

3.1 规范组织育人工作,适应时代发展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应保证规范性工作的有效开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顺应时代发展。一是高校组织育人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主动掌握和了解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其思想特征和成长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及时调整组织育人理念,优化组织育人机制,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规范体制,对育人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组织育人的新要求。二是在育人理念引导下,在保质保量地做好规范性工作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有突破、有思考地开展创新性工作,采用青年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在理想信念、道德培养、行为引导等方面增进组织育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2 提升组织育人能力,增强育人效果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要突出政治功能的首要地位。一是提升组织能力为重点,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保障学校党委领导地位和作用在基层组织中的延伸,统筹协调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各组织的能动性,最终实现组织育人合力的发挥。二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带动各级各类基层组织将思想价值引领能力的提升作为工作重点,面对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应充分了解青年需求,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保障高校组织育人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政治站位高,方向把得准,作用发挥好,增强组织育人效果。

3.3 统筹组织育人资源,强化支撑保障

高校组织育人在坚持党组织的领导下,要统筹联动各级各类组织育人资源,有效配置,进而实现育人目标。在高校党委的统筹下,优化育人资源配置,定目标、定职责、定标准、定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和要素,实现立体化、多平台、全方位地育人,例如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优势[5],针对青年学生不同需求,采取多样化精准帮扶,精准资源配备,为组织育人工作提供政策、经费、师资、场地等方面保障,把组织育人工作融入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3.4 创新组织育人方式,促进目标达成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应紧跟时代需求,既要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又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是以线上思想价值引领为抓手,抓住高校组织育人的关键。当下,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带给学生的影响,抓住网上青年工作这个关键,与青年学生站在一起,用青年喜欢的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做好思想引领工作。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高校团委要建立新媒体平台,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新媒体传播矩阵,创作出优秀的、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内容,真正做到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播党的声音。二是拓展组织育人实践方式,在实践中达到育人效果。通过组织顶层设计、精心规划,开拓符合青年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践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形成一批具有红色基因、格调高雅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6],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实现组织育人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组织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应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按照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布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方式方法,规范组织育人工作、提升组织育人能力、整合组织育人资源、创新组织育人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育人作用,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猜你喜欢
规范性共青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贸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标准与方式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两年清理废止32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