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以遗传学专业为例

2022-12-31 09:15周晓燕
科教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遗传学导师

周晓燕

(徐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4)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遗传学聚焦生命本源,是生命科学及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医学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1]。遗传学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遗传学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因此,必须提高遗传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视遗传学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还能促进研究生个体成长。为此,笔者结合教研室多年的遗传学研究生培养经验,总结出提升遗传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策略。

1 激发浓厚的科研兴趣

科学研究具有重复性和枯燥性的特点,因此研究生必须对科研本身抱有纯粹的兴趣,才能保证研究的持续性。缺乏应有的科研兴趣,那么科研工作就成为一种手段,甚至会异化成他们为申请学位、毕业、评优乃至入党的“工具”。因此,激发研究生内在的科研兴趣,一方面可以为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消除科研懈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挖掘遗传学研究生的想象力,提升科研创造力[2]。

研究兴趣引导研究行为。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其教研室分配研究生时可实行双向选择。研究生可登录学校的导师系统,先了解导师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方向。然后通过当面交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同时,导师也可在面试时对研究生进行提问,明确研究生的兴趣和本科阶段的科研经历,初步确立科研兴趣与自己研究背景相似的研究生。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触发初步的科研兴趣,为以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研究自觉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让研究生积极观摩师兄或师姐的科研实验,大量阅读导师课题组已毕业的遗传学研究生的论文,以维持研究生足够的科研兴趣。导师鼓励并推荐研究生大量阅读本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并及时沟通交流,和研究生一起初步拟定科研课题,并明确科研的研究目标及预期的成果,使科研兴趣积极转向研究行为。此外,在科研课题开展过程中,导师在给予适当的指导外,鼓励研究生自己把握研究进程,应对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遗传学研究生逐步成长为具有良好兴趣的个体,并且一直保持着对科研的敏感性。

2 训练专业的科研技能

新时代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除了具备浓厚的科研兴趣外,还必须能够独立从事专业的研究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研究生的基础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基础能力主要包括阅读文献并从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对自己实验结果的评估和分析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独立开展实验操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研究生顺利开展科研实验必不可少。以基础能力训练为抓手,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最终的目的,并贯穿研究生的学习生涯[3]。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包括科研敏锐性、科研洞察力以及对科研新方法和新思路的理解力。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4]。

研究生的科研训练贯穿三个学年,不同学年其强度有所不同。对拟录取的遗传学研究生,在入学前,导师会适当安排一些实验操作的视频让其在家观看,并进行定期指导,了解研究生对哪些科研实验更有兴趣。同时研究生自主学习常用数据库包括Pubmed、SCIE、中国知网等网站论文的检索方法,并下载论文提前阅读。研究生第一年,要求研究生认真完成基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科内部会定期安排研究生现场实验观摩,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研究生第二年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时期,要求研究生具备较高的文献阅读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熟练各项科研技能。导师以及课题组内的带教老师会每周选择1篇国内外高水平的权威杂志,如《Nature》《PANS》《Cell Reports》等近期发表的期刊让研究生精读,然后总结文章的思路和亮点以及对自己实验的启发,从中不断提升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每2周研究生进行1次实验结果的回报,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指导研究生制订下一步的实验计划,使其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生第三年,学生即将进入找工作和写大论文阶段,与两年前相比,时间呈现碎片化,针对较为分散的时间,导师会将任务分割开,适时地进行相关的科研技能训练。每月抽出1个工作日,以专业内容为载体,教研究生处理文档,综合采用阅读、写作、讨论、改编等手段,强化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训练。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结果分析和描述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培训作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提升全面的科研素质

除了娴熟的科研技能,研究生还应该提升全面的科研素养,包括:流利的学术报告能力、积极的科研心态、良好的应对困难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课题组合作方式等[5]。导师作为研究生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要引导研究生全面提高科研素质。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要能够帮助研究生理性分析,找到正确的突破口,最终解决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利用组内的汇报和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是研究生必备的科研素质,合作精神贯穿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团队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

导师每周安排1-2天进实验室与遗传学研究生一起做实验,并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探讨,掌握研究生科研状态的一手信息。同时,导师会要求学生做好每日的实验记录以及做实验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失败原因分析等资料全部记录到当日的实验记录中,以便导师帮助研究生一起及早发现实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同时也可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可信。此外,导师安排研究生每学期参加与研究课题相近的校内外学术交流1-2次,鼓励遗传学研究生投递研究摘要或论文参赛,导师协助研究生做好参赛报告,从而不断提高遗传学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术报告能力。此外,要求同一课题组的研究生术业有专攻,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针对性的熟练操作2-3个不同的实验技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操作技能,提高科研实验的效率,还可以让同一组内的研究生更好地取长补短,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根据课题设计,细化实验操作并分别安排给熟练掌握的研究生,通力合作,以减少科研条件摸索的时间、节约科研材料、保证科研结果稳定,从而能够提高科研质量,加快科研进度、推进科研进程。

4 展开科研的创新思维

国家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把全面提高高级人才的创新思维作为使命,而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以研究生为主导,导师适当参与,开展科研实践,引导其独立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同时,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设计,系统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6]。课题设计过程中让研究生基于本学科的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道,充分发挥科研想象力,开拓本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导师要正确引导研究生信息搜索,并协助研究生进行资源整合,多方面多层次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力。

遗传学教研室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为导向,让研究生作为重要参与人参与导师的基金申报,让研究生了解科研课题的研究背景、立项依据、整体设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从而对科研课题形成产生系统的认知。鼓励研究生申报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根据导师科研课题的方向,寻找自己新的科研方向,并整理成文,从而系统地掌握科研课题申报的基本流程,通过科研课题激发遗传学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研究生在经历过独立思考之后,才能在科研项目中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发现新方向,提出新思路,为后续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研究生主动承担项目实施的任务,通过不断的观察、学习,可为研究生积累科研项目实施经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所在的课题组每周开展1次科研组会,由2位同学进行英文文献(研究生选择研究生3-5篇中科院1区杂志,导师筛选后选择1篇精读并做成PPT)汇报,所有导师及研究生均参会。根据汇报的内容,参会者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由汇报研究生解答,并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听取汇报后发表收获和感想。这样不仅能够锻炼汇报研究生的科研素质,还能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科研思维。通过阅读和撰写综述,能够掌握研究课题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并对自己科研课题有个较好的定位,明确自身科研课题的研究意义,从而激发全面系统的科研思维。此外,鼓励研究生了解或参与其他导师或课题组不同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拓展研究生专业领域的视野,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弥补自身知识短板,达到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遗传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遗传学科研的发展。教研室经过多年研究生的带教经验,积累了有效的培养经验,按照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方式在激发遗传学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技能以及科研综合素养的形成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教研室培养的近20名遗传学研究生中,多人获得国家级研究生一等、二等奖学金,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近年来,在该培养模式下,每名研究生均能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且有多名遗传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获得江苏省级、国家级优秀硕士毕业研究生论文。本教研室为江苏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各大医院的科研重点实验室、产前遗传学诊断中心、基因筛查中心、遗传病防治所等相关部门输送了优质的科研人才。工作后仍然能够秉承优良的科研作风、保持较高的科研水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秀的科研成绩。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会继续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遗传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型人才。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遗传学导师
2022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申报已启动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创新型制造企业“三位一体”科研课题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教育科学网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V eraW an g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