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12-31 15:36何晓萍
小学生 2022年33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理念学校

☉何晓萍

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学生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小学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为使小学学校管理发挥育人、教学环境支持等功能作用,以有效性提高为目标研究管理策略是必要的。

一、探讨小学学校管理的价值意义

(一)提升教育效果,培养新生力量

当前教育发展阶段下,小学建设组成部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体系建设,而学校管理对其发挥着有效指导作用。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国家教育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发挥小学学校管理在教学体系建设与指导方面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由此可见,小学学校管理的落实对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是新生力量培养工作推进的保障[1]。

(二)完善小学建设

在小学建设过程中,学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建设工作以学校管理为核心。其中,小学学校建设水平的高低在于教学体系的先进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好的学校注重学生、教师身心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通过落实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能够依托于管理质量的提升完善教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学校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管理有效性分析小学学校管理的不足

(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虽然小学教育在“双减”政策这一大环境下开展,但家长仍免不了坚持唯成绩论的观点;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这种观念得到有效改变,但在部分家长、老师的心中,最重要的仍是学生成绩。学校管理作为学校风气的主要引导,管理过程中缺乏人本理念的全面渗透,未能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等呈现至家长、教师眼前,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疏于教师管理

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化的教师管理能够帮助学校流畅运转,有助于各项教育政策与管理举措的落实。但是不少学校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时,直接将学校管理与学生管理划上等号,不够重视教师队伍的管理,比如专业能力建设、师风师德培养等。在素质教育推进愈发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性,若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出台了许多改革政策、策略与措施,但是部分学校并未作出相应的管理调整,管理体系缺乏时代特征,整体内容不够完善,存在“新瓶装旧酒”的情况。学校管理体系作为小学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制度约束,不够完善的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教学模式混乱、教学理念模糊不清等问题,较难给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最终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精神文化建设不足

不少学校在实施学校管理时,往往将其简单的归纳为行政、教学、硬件管理,缺乏精神文化建设、文明品质培养等内容,即硬件基础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占比不均,未能正确认识到精神文化建设对学校管理与发展期间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导致学校文化氛围不浓厚[2]。

三、研究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途径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坚持人本理念

与其他学习阶段不同,小学是学生思维逻辑启蒙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小学生好奇心旺盛,较好管理,但他们也是具有独立行为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个性与想法,所以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开展学校管理,应尽可能避免“机械化”的管理思维,对于“唯成绩论”的管理理念应加以修正,将“平等化”“弹性化”理念特质落到实处。学校管理者应贯彻新课改精神,坚持人本理念,以安心学习、快乐嬉戏为管理目标,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此革新小学学校管理理念。

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将新课程改革思维作为管理理念的基本指导思想,紧抓各科教学管理工作,帮助教师转变教学、交流等观念,使其正确认识到新时代下教学工作发生的变化和需要适应的育人环境,积极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比如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适时加以鼓励,培养勇于创新、胆大心细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作为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者以及学校管理核心主体之一,学校管理者还应做好师生关系的引导与处理。比如创新教师教学方式,落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此增加师生交流与沟通,使其相互信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方共同进步;或是优化听课制度,适当增加听课数量,及时完成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交换工作,及时解决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逐步改变部分家长心中唯成绩论的观念,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另一方面便于日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从多个方面渗透新的管理理念,并得到多方认同、认可[3]。

(二)加强教师管理

对于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提升而言,教师管理也是管理者应该加以重视的,在加强教师管理时,应从精神需求、生活帮助等多个方面推进,即:满足其发展需求,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及时解决其生活问题,使其具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工作及创新。在对学校教师进行管理时,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师日常工作中获得感的提升,结合时代发展和教师工作需求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提高对教师的关心程度,从而促使教师主动发挥自身的智力和潜力,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具体的管理强化举措如下:

第一,建立目标管理激励制度。学校管理者应围绕岗位内容与差异性进行岗位目标的合理制定,梳理岗位间的责任关系,并联合有关部门落实长效督查机制,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并将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实现学校管理客观要求向个人努力目标的转化。通过落实这一管理举措,不仅能够明确教师权责,还能够扩大其发展机会,让每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得到多种需要的机会,发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获得感。

第二,围绕岗位优化津贴制度,引入良性竞争。一是岗位津贴制度,即构建科学的绩效与待遇环境,确保教师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实现绩效、待遇提升目标;二是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这一管理理念,结合相关竞争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整体质量的提高。

第三,建立量化考核机制。考评机制能够揭示当前阶段学校教务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应落实完善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依托于科学、及时的促进和反馈工作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在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中运用量化考核方法时,需提前对各项指标与成果内容进行量化处理,确保后续工作均能够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发挥制度对人、对事的约束作用,确保考核、奖惩均公平展开。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有关教师考核的量化评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一是教研组工作量化评估,具体内容包括特色工作、工作业绩和校验成果等;二是常规工作量化考核,具体内容包括教师师德、备课与授课情况、业务能力、作业及获奖等方面;三是班级工作“六比”考评,具体内容包括课堂纪律、早读情况、课外活动质量、卫生状况、两操等方面。在该考核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管理者应围绕实际情况对评分表进行科学、详细的制定,为提高考核流程透明程度,及时公开考核结果,最好将其归档成册,力求做到因素明确、考核细则具体[4]。

(三)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无论哪种管理行为,健全的制度体系是管理内容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可以看作是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手段,这项内容同样适用于小学学校管理。所以在强化管理有效性时,管理者应定期优化管理制度与体系,引导师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与推进。在对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时,应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结合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学需求等方面,确保管理工作能够促使教学活动的快速实施,同时根据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设立差异化管理模式,维护教师、员工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成长角度出发,在不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增加管理内容,例如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出发,以此优化管理内容。为调动师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应及时给予表扬和惩罚,确保学校管理制度时时刻刻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在对管理体系加以完善时,应从管理方法丰富的角度出发,实行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一是民主管理。鼓励教师职工围绕现有机制体系的不足展开民主讨论,或是在一些工作决策中采纳教师职工建议,提高其管理工作参与度,进而在自己日常工作中也能够做好细枝末节的管理工作。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可以成立研究小组,或是落实以教职工为代表的行政联席会制度,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决策,激发教师、职工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学校声誉。二是目标管理。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时,其目标的确立应发挥教职工、各个部门的合力,杜绝领导命令管理形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坚持精细化管理原则,把学校管理总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子目标,然后实施“层层抓落实、逐级抓管理”的工作方法,结合完善的考评体系,加强管理过程的调控,以此确保学校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学校内部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效能的发挥[5]。

(四)建立健康校园精神文化,成立校园管理小组

对于小学学校管理而言,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必须开展的工作之一,事关学校文化环境的塑造以及学校特色的展示。因此,在提升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时,应提高对这种无形教学力量的重视,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与道德观念,同时净化教师心灵,强化校园师风师德氛围,打造学校独有的教育魅力。

围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环境开展学校管理时,可以采取成立管理小组的方式,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环境塑造内容复杂且精细,较难一个人开展管理工作,所以应加强组织教育,各司其职,依托于良好的同事合作关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小组应注重人文关怀,围绕学校区域加以建设,比如文化长廊,将其作为学生获奖作品、艺术作品、荣誉称号的展示区域,或是增设文化角等,打造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明环境,让师生能够领略到学校独有的文化气息。其中,在设计文化等内容时,管理小组应注重作品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创造宽容且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除此之外,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硬件设施、设备,校园管理小组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比如LED 屏幕等,使其正常运作,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感到快乐。值得注意的是,为提升校园管理小组专业能力,管理者可以落实定期的岗位培训制度,或是举办有关政治业务学习的例会活动,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思想高度和专业水平,同时加强法制培训教育,强化其法制观念,充分发挥管理小组在学校管理中的功能作用,从而更为科学、高效地落实教育决策,成为全校师生的楷模,从正面传达积极影响,加快高质量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小学学校管理作为有序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基础保障,需在新时代发展教育环境下创新开展工作,尤其应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与素质教育内容,深化人本管理理念,加强教师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此提高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理念学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学校推介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