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实施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红茶新未来
—— 基于推动祁门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12-31 14:20汪惠珍
上海质量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红茶企业发展

◆汪惠珍/ 文

祁门红茶高贵品质享誉世界,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珍品,一经问世便畅销英、美、德、法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一代伟人邓小平曾赞誉其“世界有名”[1]。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则赞美祁门红茶说:“我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1915年,祁门红茶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最高级奖“甲项大奖章”(即金奖);1987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最高金奖;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四度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

祁门县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省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祁门县红茶种植面积13333.33公顷,其中绿色防控种植面积8726.66公顷[2]。近年来,祁门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紧紧围绕祁门红茶品牌优势和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实施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业发展“2111”提升工程,紧抓祁红产业“基地、品牌、品质、龙头、文化”五大工程的推进,全面提升祁门红茶核心竞争力,重点突出茶园安全和茶叶品牌建设,加快线上电商发展,推动祁红产业与长三角及杭州都市圈融合,努力构建祁门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本文从祁门县祁红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与制约因素,结合祁门县祁红产业分布情况,积极思考推动祁门县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策略,助力祁门红茶的进一步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一、祁门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祁门县共有茶叶企业、合作社共计4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13家,亿元规模企业3家,全国茶业百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3]。2021年,祁门县茶叶总产量7100吨,较上年增长1.28%;产值9.16亿元,较上年增长7.99%。红茶生产加工总产值16亿元,比2020年增长10.3%;茶叶附加总产值45亿元,比2020年增长12.14%。茶叶附加总产值45亿元,比2020年增长12.14%。

目前,祁门的红茶产业已初步形成“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的祁红产业链,如图1所示。

图1 祁门县祁门红茶产业链

祁门县红茶产业的产业链上游为茶叶原材料,有企业自有茶园种植,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或以茶园合作社农户种植两种模式。中游是按照传统手工或机械化加工工艺对红茶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粗加工或精加工工序,形成低、中、高档红茶产品包,并开发生产调味茶、速溶茶、保健茶以及工艺茶等新产品。下游则是产品的终端销售,采取了多元销售的模式,以渠道销售和直营销售为主,辅助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对传统销售途径的依赖程度较高。

祁门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土壤酸碱度适中,为红茶产业提供了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大量的茶园基地以及各乡镇农户茶叶种植,为祁门县的红茶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支持。祁门红茶历史悠久,加工工艺较为成熟,为祁红产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但深加工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除了传统的红茶生产之外,近年来,祁红产业开始向茶旅融合方向转型升级,以红茶为主题的各类文旅项目陆续面市,以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等为基础,大力发展茶旅特色小镇等旅游产品以及茶旅伴手礼、茶博文创产品等旅游商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5G技术的普及,在短视频时代,利用直播等新手段对网络销售渠道进行扩展,将进一步提高祁门红茶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推动祁门县祁红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机遇与挑战

当前,祁门县在祁红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正处于建设“世界红茶之都”的关键阶段,多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及时、准确地分析所处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推进祁门县祁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

(一)发展的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祁门新型工业化和电子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国家启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开辟了安徽省工业发展的新局面。祁门县地处皖南,衔接长三角的上下游,作为黄山市重要的红茶产业基地,“十四五”期间祁门县地理位置优势将愈加突显,为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发展支撑。

1.“融杭接沪”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依托“融杭接沪”战略机制,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祁门县全面深化与杭州都市圈的交流合作。目前祁门县与杭州市上城区已经达成合作协议,进入了开展区域合作、搭建互动合作平台实质性阶段,这将有利于集聚更多中高端资源,更好地吸引高质量项目,承接杭州都市圈产业转移和功能溢出,对促进祁门县祁红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2.“高铁时代”加速融合发展。随着昌景黄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祁门县正迈入“高铁时代”。高铁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祁门县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流与合作,促使祁门县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更加快速、便捷,对人文茶旅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沿线经济的带动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正迅速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祁红产业需要抢抓这一机遇,充分利用电子商务、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谋划布局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同时立足主导产业现有基础,抢抓科技革新先机,深入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实施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协同创新[4]。

(二)面临的挑战

1.产业层次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制约祁红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导致产业大而不强。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不高,规模较小,资金、人才、技术等储备不足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受到行业巨头挤压的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陡增。

2.龙头骨干企业少,缺乏引领性企业。祁门县领军型企业缺乏,无法从产业链上游实现正向牵引,形成以链引链的产业承接良性局面,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知名企业品牌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尚待提升。

3.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祁红产业除祁红发展、祥源茶业、茶红天下等企业形成稍具规模的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外,大部分茶叶企业仍处于单机小规模生产水平。

4.产业链完整性尚待完善。祁红产业存在同质化竞争、产业环境和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产品多以初级加工为主,从产地到消费者的链条不健全,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偏低。

5.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压力增大。随着“互联网+”、制造强国等战略的相继提出,我国已经步入创新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装备智能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工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重大变化,对祁门县祁红产业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5G技术等,服务产品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路径升级,是每个企业必须思考的课题。

6.高质量发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目前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关口。人口以及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农林产业综合成本的优势逐渐消失,产业效益目前已呈现下滑迹象。祁门县红茶产业发展存在质量不高、核心能力不足等问题,企业发展的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依靠低成本支撑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正受到严峻挑战。另外,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对企业和产品提出更高要求,而高端、高品质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导致潜在风险不断上升[5]。

7.绿色发展要求提高。绿色制造是生态发展的需要,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随着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持续加强,未来的环保指标将愈发苛刻,倒逼产业加快改造与转型升级。祁门县红茶产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流程优化,以降低环境污染。

三、策略与应对

(一)基本思路

创新引领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将创新摆在祁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完善机制体制,努力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突破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主动提升县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

绿色发展原则。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链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改善劳动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融合协同原则。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增强祁红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动“大帮小、大带小”,促进上下游企业对接,深化企业协作配合,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生态。

集群升级原则。依托企业和行业协会,统筹祁红产业布局,重点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构建祁门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形成产业集聚新优势,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开放合作原则。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全方位加强祁红产业与国际、长三角经济带以及杭州都市圈等区域的协作联动和交流合作,引入战略合作者,构建战略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产业互助,实现合作共赢,壮大祁红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

(二)具体策略

1.整合县域优势资源。以祁红产业为中心,以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对整个红茶产业、文旅产业和康养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加快“祁红茶旅”深度融合。

2.“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将丰富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整合起来,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打造以产业链为基础、创新链为引领的新型产业。整合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住长三角产业转移机遇,瞄准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实现有效承接。以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新路径。在不断壮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红茶现代加工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红茶副产物加工技术等新型产业化项目。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促进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4.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开展企业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状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企业问题梳理,强化跟踪问效、协调解决。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技能人才培训。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兑现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做大做强。

(三)重点发展方向

1.打造祁门红茶文化旅游路线,加快祁门红茶茶旅特色小镇建设,开发茶博文创产品、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建立健全集科研、生产、经营、茶文化艺术展示及茶旅、体验于一体的祁红产业体系,推广茶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2.建立茶树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开展茶功能成分提取,生产速溶茶、保健茶以及工艺茶等茶叶新品,优先支持茶叶企业、科研单位、食品饮料企业等联合攻关,重点研制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日化用品等新产品。

3.推进祁门红茶多渠道销售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建立健全“实体销售+线上销售”多销售渠道,不断改进销售模式。利用“直播带货”等新型互联网销售模式,打开市场,为祁门红茶品牌增加知名度。

四、结语

祁门红茶产业作为祁门县的特色产业,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在过往的发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传统的红茶产业模式已初现颓势,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能谋划祁红产业的新未来。

猜你喜欢
红茶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