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蚌埠闸工程管理标准化实践

2023-01-02 05:18
治淮 2022年7期
关键词:蚌埠标准化工程

刘 渤

2020年12月,安徽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堤防、水闸、水库工程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三年内,县级以上管理的大中型水闸、大中型水库、三级以上堤防都实现工程管理标准化达标。蚌埠闸作为第一批达标任务单位,已于2021年11月通过专家验收。

一、工程概况

蚌埠闸枢纽工程位于淮河中游,横跨蚌埠市禹会与淮上两区,闸上流域面积12.1 万km2。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2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经60多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现由28 孔节制闸、12 孔节制闸、老船闸、扩建船闸、水力发电站、分洪道、3.37km 堤防等组成,是一座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航运、发电、城市供水等功能。枢纽工程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洪水位闸上23.22m(废黄河高程系,下同),闸下23.10m;设计流量13090m3/s。

二、近年来工程管理成效与亮点

(一)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将精细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做好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完善和更新各项技术图表、制度规程等,编制修订《蚌埠闸枢纽工程管理手册》 《蚌埠闸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操作手册》,制定《蚌埠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工程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工程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水平不断提升。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卓有成效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来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强化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加强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继2016年蚌埠闸水电站获批“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后,通过三年创建,2019年获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不断整改、完善、优化,全面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建成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三)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创新

稳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建成了远程控制、自动监测、视频监控、远程会商、OA 办公、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应用系统。鼓励职工结合岗位工作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先后取得了启闭机吊物孔遮挡装置、钢丝绳保护专用油脂、可调试车辆限宽装置、高精度闸门限位装置发明和实用专利,2021年蚌埠闸水电站通风无动力自闭式百叶窗再获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专利。积极探索“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水闸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水位、开度、测压管、取水量自动采集数据的互联互通。丰富水利信息数据,设计制作蚌埠闸公众号、工程设备二维码和工程概况微场景。2018年OA 办公系统升级,实现远程视频会议、讲座和举办活动,管理手段不断创新。

(四)各类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结合实际工作丰富文明创建形式,让更多职工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管理,积极发掘身边好人好事,大力弘扬正能量。坚持工程管理和文明创建两手抓,2017年蝉联第八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2020年获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2019年连续十三届获“蚌埠市文明单位”,2018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还获得“蚌埠市双拥模范单位”“蚌埠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开展情况

(一)明确目标、压实责任

按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蚌埠闸工程管理处成立工程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工程、水政、办公室、人事、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指导协调标准化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全面实施。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会,集中学习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具体承办人和完成时间,形成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稳步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规范操作、科学调度

每年年初制定当年控制运用计划并报安徽省淮河局批复,严格按照省厅批复的《蚌埠闸调度运用办法》《节制闸操作规程》等要求,结合上级调度指令,根据水情、雨情、工情做到快速反应、及时调度、精准控制水位。多年来坚持实行调度单制度,操作人员依据调度单进行闸门启闭操作,做到科学规范,准确无误,并定期将相关记录归档整理、统计分析。

(三)精准观测、一丝不苟

常态化开展枢纽工程检查和观测,10 天观测一次扬压力、伸缩缝,汛前和汛后各观测一次垂直位移,汛后观测上下游河道断面,将观测数据录入单位研发的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整编。委托专业机构对测压管进行灵敏度试验,对不合格的测压管进行清洗,确保扬压力数据真实、可靠。每年委托专业机构对避雷设施、节制闸40 台启闭机电动绝缘电阻、变压器、动力电缆、检测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四)精心维护、保障运行

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范》《蚌埠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坚持日常对枢纽工程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维修养护。室外钢丝绳每年涂油养护一次,室内钢丝绳每周涂油养护一次,及时添加启闭机润滑油和齿轮油,闸门保洁及闸室漂浮物不定期清理。蚌埠闸启闭比较频繁,平均每年调度200 余次,闸门启闭2300 余台次,根据齿轮油脂检查情况,每3年更换一次。汛前对闸门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汛后及时对护坡护岸淤泥进行清理。

(五)强化考核、管养并重

枢纽工程各类设备、设施始终按照常态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进行养护保洁,除职工自行养护的设备外,其他进行了社会购买服务,通过竞争性谈判选择优质服务单位,成立了监督考核小组,严把养护质量。

(六)防汛备战、确保安全

汛前召开专题会议,布置枢纽工程汛前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每年从5月1日开始实行了24 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泄水期间,加强对水面、桥面等重点安全风险区域的巡查力度。强化防汛保障能力和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积极参加防汛抢险联合演练,提高抢险队伍的实战水平。

(七)安全生产、长抓不懈

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岗位职责。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季节特性和安全管理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立隐患和风险防控台账,闭环落实。根据安全排查情况,及时增设闸区内道路、堤防等安全警示标志、标牌。

(八)拾遗补缺、精益求精

2020年蚌埠闸高分通过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复核考核,对照评价标准,查漏补缺,进行不断完善。一是优化补充现场标识标牌,营造工作氛围;二是结合28 孔节制闸维修加固工程验收,组织开展闸门、启闭机设备等级评定工作;三是及时修订完善防洪应急预案,并上报批准实施;四是编制工程运行管理操作手册,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管理工作流程等。

四、结语

(一)工程管理标准化应强化日常管理意识

要将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做细、做实、做好,营造标准化管理工作氛围;要加强对工作安排的检查督导,注意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单位各职能部门要合理分工,形成合力,结合实际工作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对照评价标准对工程现场和支撑材料不断排查、整改、提升,做实外业、做优内业。

(二)工程管理标准化应注重科技手段创新

积极尝试新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中的实践运用,以水利科技创新来带动水利管理创新、水利制度创新。蚌埠闸以实现智慧水利为目标,打造动态监测体系和调度运行体系,整合远程监控、数字办公、数字化档案等资源建立综合运行平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水位、闸门开度、测压管、取水量自动采集数据的互联互通等,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及效果。

(三)工程管理标准化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是人,特别要着力解决一线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全力打造一支与新阶段新要求相适应的基层水利干部人才队伍,筑牢蚌埠闸工程标准化建设的组织保障。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信息化、水旱灾害防御、5G 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打造蚌埠闸技师工作站;鼓励职工通过参加在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要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引导,强化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意识■

猜你喜欢
蚌埠标准化工程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标准化简述
小院系列之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近现代蚌埠民族传统体育的流变研究
子午工程
工程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