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的施工技术

2023-01-02 18:30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套筒现浇支座

王 波

(山西路桥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 言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湿接缝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工程的连接缝质量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湿接缝施工技术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结构应用的方式是不同且获取效果也存在差异性,故而为了能够将湿接缝施工质量提升,有必要对桥梁湿接缝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从而可给同类工程提供帮助。

1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受力特点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将一联连续梁、板制作成为多个段落的形式,每个段落的长度尺寸为1孔左右,各个段都需要在预制场地内进行预制完成,然后吊装放置到墩台顶部的临时支座上,然后相邻两跨通过使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连接组合成为整体的结构,经过墩顶的规定长度桥面铺装作业施工,在该结构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就能够开展张拉负弯矩的方式进行预应力束的施工,将临时支座拆除掉,然后把连续梁的结构直接落在永久支座的表面,就可以进行各个受力体系的转换处理。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工程在运行中,受力经过如下两个阶段:简支阶段,该桥梁部分的承载多数都是自重、前期荷载等,为静定的运行形式;连续阶段,因为在后续运营中所产生的恒载作用,且联合了车辆作用载荷,就会组合成为超静定的形式。随着投入运营时间延长,内力产生很大变化,分布也不会达到均匀性的要求。

2 湿接缝的施工

预制梁板直接放置在临时支架的表面位置上,进行轴线调节,保证达到报告就能够开始进行湿接缝的作业施工。

2.1 旧混凝土去皮

梁顶结构浇筑作业施工,主要是在梁板表面去皮的1~2 mm,浇筑后达到表面湿润度的要求,且完成座浆处理,从而可以使得新旧混凝土结构连接效果合格。根据系统的试验标准和要求,水平缝在设置需要将表面1 mm深度范围内的浮浆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再表面铺设一层水泥砂浆的施工材料,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保证混凝土折减率达到0.96;如果没有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清理浮浆处理,折减率就会为0.45,所以应该按照要求完成去皮处理,以实现各个混凝土结构层的质量合格。

2.2 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

支座直接设置到墩顶支座的垫石表面位置上,永久支座的外部结构需要设置底模的结构,要想彻底的消除漏浆的缺陷,永久支座、底模的缝隙根据要求实施密封处理。由于底模泡沫板中的现浇作业后会形成压缩性的反应,泡沫板厚度要超过支座结构的厚度约2 mm,和支座的缝隙需要应用砂浆等材料做密封处理,可以防止漏浆问题的出现。支座高度比较高、支底模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木楔支撑模板的形式制作为底模的结构。

2.3 安装钢筋

湿接缝部分的钢筋施工按照方案进行钢筋绑扎施工,纵向钢筋连接达到设计标准,可以采取搭接焊接、帮条焊、套筒压接接头的连接形式。因为底部结构中的受剪钢筋材料的直径大、间隔距离比较小,所以纵向部位上的射出钢筋连接长度不够,难以实现搭接处理;如果选择帮条焊的方法,钢筋间隔距离很小,焊接质量无法控制,所以本次工程采用但是挤压套筒的连接方式。在该桥梁中,通过应用套筒压接连接的作业方式,先将套筒放入到其中一片梁的渗出钢筋,并且对正另外一片梁做好钢筋的调直处理,将套筒移动到两条钢筋中间位置上实施挤压作业。需要做好标记处理,避免没有进行套筒设置的两条钢筋中间因为挤压到套筒中间没有钢筋的位置上而影响结构的性能。

2.4 安装预应力束道

要想确保预应力筋、管道因为摩擦作用而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应力损失,确保各个受力条件满足要求,根据工程的施工需要加强预应力管道的安装与控制。束道作业阶段,可以在两侧预制两部分、现浇的结构在连接中设定为2 mm以内。现浇和预埋作业施工之下,梁板部分需要应用材料一致性的束道开展施工作业,达到连接稳定性、平顺度的要求,没有任何漏浆的缺陷问题产生,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

2.5 浇注混凝土

按照工程结构的受力标准和要求,施工作业阶段通过选用强度性能满足标准的施工作业材料,保证不会出现收缩而导致的裂缝问题,可以在材料内容加入必要的膨胀剂提升结构的性能。因为在结构内设置数量较多的钢筋,所以混凝土中应用的砂石粒径不足2 mm。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做好各个材料的含量控制,浇筑完成后,需要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施工处理,然后辅助以平板振捣器进行施工,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

2.6 养生

浇筑与振捣结束后,要想彻底消除早期的缺陷问题,可以在表面铺设塑料薄膜进行养护施工。初凝前,应该进行薄膜的开启处理,此时表面会存在泛水的问题,然后再次实施收浆作业,达到平整性要求,不会发生任何裂缝的缺陷。收浆后再次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处理,然后再进行养生施工,此时可以通过表面覆盖沙袋或者草袋的方式进行。

2.7 张拉预应力束及压浆

混凝土结构强度性能符合工程的要求,就能够张拉作业。根据技术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张拉施工工具设备,提高锚固的质量水平。张拉作业后,应该实施封锚、压浆等必要的步骤,然后把临时支架拆除,就可以实现结构体系的转换,结构性能完全符合工程的要求。

2.8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湿接缝在施工中,内部只有50 cm×5 cm的空间,所以存在如下施工难度。

(1)箍筋绑扎施工阶段,因为纵向钢筋存在影响,箍筋的一个5 cm端头弯曲只能调直处理,有些钢筋应该根据需要做好位置的调节。

(2)因为预埋钢筋所产生的影响,底模只能是通过泡沫板的方式进行施工,插入振捣棒时要避免触碰损坏泡沫板结构。

(3)预制梁板中的预埋筋设置需要符合要求,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合格。

3 施工工序的分析与建议

在原设计方案中,阶段一为临时支座设置,安装主梁结构,焊接钢板;阶段二为现浇梁肋连续段混凝土,在强度符合设计标准的80%,张拉墩顶负弯矩钢束结构;在强度达到100%后,拆除临时支座,组合成为连续结构体系,然后是进行桥面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后续变更设计阶段,该工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现浇梁肋连续段混凝土,然后是负弯矩桥面混凝土浇筑施工,在达到80%的设计要求,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体系;混凝土强度为100%设计要求,开始墩顶负弯矩钢束张拉施工,最终是进行其他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没有形成连续体系之下,将临时支座拆除,导致负弯矩预应力不足,对于结构受力影响较大。

因此,笔者认为,原方案受力条件性能好,经过对比分析,原方案更加的合理。为了提升负弯矩预应力钢束锚固性能,避免产生应力损失,在上齿板部位需要设置变截面的形式,增大翼缘板、腹板厚度尺寸,保证结构性能合格。湿接缝的处理选择使用强度更高的C55混凝土材料,有效的消除裂纹、预应力损失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结构的总体性能。湿接缝虽然施工量不大,但是对于各个桥梁部分的性能和质量都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调整湿接缝的施工方案,促进结构体系的转换,经过验算全部合格,满足工程的要求。

4 结 语

湿接缝现浇作业施工的总体质量比较高,但是作业环节的复杂性较高,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这是基本要求。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现浇部分要做好质量管理控制,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满足施工标准要求,为我国桥梁领域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套筒现浇支座
浅谈一种可移动式红外治疗仪的防止灯体脱落的改良设计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不同摩擦系数下双凹面摩擦摆支座耗能性能的研究
重载铁路桥梁支座病害分析及改造技术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一种便携式管端除锈装置
塑性膨胀剂对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桥梁支座日常养护与维修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