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整合资源 全程服务促进发展

2023-01-03 10:18广东省英德市东华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德市农事稻谷

○广东省英德市东华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广东英德市东华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英德市扶持建设重点区域性农机合作社发展政策等,因势利导整合周边小规模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带动了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10年7月5日,现有社员138人,拥有各类农机具100多台套机具原值达800多万元,建有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600多平方米的机库、100多平方米的机修车间、4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超市和花生油加工厂、1000多平方米的稻谷烘干机房、2000立方米的保鲜库。拥有稻谷烘干机12台套,日烘干稻谷能力达315吨以上;装备2套日加工大米可达90吨以上的生产线和2套日出油量达2吨的花生油加工生产线。合作社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5万多亩,经营收入达500多万元,服务农户3000户以上,服务区域覆盖英德全境及周边多个县市区。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广东省“十佳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0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全程机械+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和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实训类)。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合作社成立以来,主要以提供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服务为主,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因无烘干及加工设备,收获稻谷后基本靠人工晾晒,再以干谷出售等,一旦遇到雨季,稻谷损失不少,干谷出售的收益率也相对较低,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2017年初,英德市出台《英德市农机合作社总体发展规划方案》,按照区域科学布局,着力扶持“英东、英中南、英中北、英西南和英西北”等“5+1”家重点区域性农机合作社发展,鼓励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或加工厂成立联合社,扶持合作社发展水稻机种、烘干等薄弱环节和建设培训中心、维修中心、农事农资中心等。合作社了解政策后,为解决合作社机种、烘干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短板,主动与英德市农机管理部门联系咨询发展建议,了解到英德市兴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不足10名,主要从事水稻和小规模的蔬菜种植;英德市英桥农产品加工厂也仅有3名工人从事大米加工,二者经营业务也都较为单一。经与周边英德市兴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英德英桥农产品加工厂协商达成共识,整合两家及周边农机资源联合发展,取长补短。

资源整合后,合作社积极购置各类农机具、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为补齐水稻烘干“短板”环节,合作社2017年投入200多万元扩建了稻谷烘干房500多平方米,装载烘干机日烘干稻谷能力达100吨以上。2018年,合作社建设了2000立方米的储存冷库一个、日出油量1吨的花生油加工生产线2条、日加工大米10吨的生产线1条、日加工大米80吨的生产线1条和500多平方米育秧大棚等。2019年至2020年合作社购置了20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及智能化卫星定位田地平整机、农用无人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等各类农机具20多台套。合作社组建了一支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队伍,社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统一运作各类农机装备设施,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进一步扩大,服务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多方互助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作业服务面积从原来的1万多亩增加到5万亩,烘干和加工能力从无到有,日烘干、加工稻谷分别达315吨、90吨以上。

推进全程机械化服务

合作社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生产托管服务,由原来单一地开展水稻机耕、机插、机收作业服务,到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烘干等“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年初合作社与周围村庄的农户签定农田、稻谷烘干加工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合同,落实作业订单。此后按合同或订单,合作社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烘干、加工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20年,合作社签订水稻作业订单达15000多亩,稻谷烘干订单达8000多吨。

合作社开展承包流转土地或“农业生产托管”等综合农事服务,为农户提供多种成熟模式的“套餐式”“全托管”等服务,引导农户扩大以水稻为主的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合作社的作业服务辐射区域。2021年初,合作社对大站镇的600多亩撂荒地进行托管综合治理,对东华镇将4个村小组86户村民的200亩农田进行托管综合治理,治理后进行全程托管服务。全程托管采用水稻耕、种、管、收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幅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经济效益。

另外,合作社还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宽致富路。2020年“三夏”、“三秋”期间,合作社组建了“跨区作业服务队”,在保证英东片水稻机械化服务的前提下,组织社员和农机大户分别到佛冈、新丰和翁源等地区进行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共2200多亩。既加强了与相邻县市区的农机同行增加交流,为合作社提供发展经验,又增加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

积极发展综合农事服务

合作社在保持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即“合作社(联合社)+基地+农户+农产品加工厂+农产品超市”的联合生产经营)下,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综合农事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

拓展农资统购服务。为更好的开展综合农事服务,合作社与农资企业合作,通过和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农户可通过合作社统一购买谷种、化肥、农药等农资,农户可以全程托管给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结算方式也可以选择直接现金支付、作物成熟收获资金回笼后再支付或以收成作物等价对换支付,这样就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又可以解决农户资金周转困难,极大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创新发展农产品超市,助力解决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在合作社整合前,合作社社员和周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存在销售渠道单一、产值不高,甚至滞销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合作社创新发展农产品超市。农产品超市结合“线下”和“线上”销售模式,多方式创新销售模式,提高农产品产值,其中“线下”方面,合作社开设一间用于展示产品兼销售的农产品超市;“线上”方面,合作社与英德市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大大增加了农产品销售量,助力解决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合作社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机户发家致富作坚强后盾。农机户加入合作社后,机械的入户挂牌、检验年审、加入保险、维修保养、作业联系、合同签订等,都由合作社专人统一组织,作业市场及一系列后勤保障由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同时种粮的农户从中也得到了实惠,成为合作社成员后,享受合作社一系列优惠待遇,农机作业只收成本费,省工、省力又省钱。

打造品牌提升综合效益

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合作社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渠道。一是合作社整合后,相继注册了多个商标品牌,如2019年3月21日注册了“善福隆”花生油商标品牌;2019年6月14日注册了“兴隆构树”鸡商标品牌;2020年8月28日注册了“仙泉”大米、“仙泉”生态五色米商标品牌。随着这几年商标品牌的注册和推广,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产值,增加了农户和社员的经济收入,也不断提升了合作社及其农产品的知名度,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合作社建设了农产品直销超市和网上销售渠道,并与英德市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进行网上和线下产品销售,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综合效益。目前,合作社初步拥有了大米、食用油、家禽养殖等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了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下一步,合作社将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继续模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英德市农事稻谷
农事 处暑
数字经济背景下粤北山区茶叶经济研究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谦卑的稻谷
玉米价疯涨 稻谷也凑热闹
广东省英德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广东地区英德市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稻谷飘香
江汉平原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