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人人有责

2023-01-03 18:45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刘辉浏阳市盲道

张静

在迈向经济强县的同时,浏阳探索出一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中小城市特色之路。图为浏阳城区

10月25日,湖南省浏阳市2022年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新一批8个乡镇(街道)190户残疾人家庭获得无障碍改造升级。

2019年浏阳启动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创建工作。2021年,浏阳市、大瑶镇被住建部命名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和示范镇。

见微知著,城市是否宜居往往就体现在居民生活小事上,体现在对待老人儿童和特殊群体的细节上。

“浏阳将无障碍设施发展规划列入‘十三五’‘十四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每年的年度政府投资计划;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浏阳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从规划到实施、从准则到行为、从信息到服务、从管理办法到长效机制、从居住社区到公共场所、从家庭环境到个人心灵,实现了全面推进、全方位提升。”浏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管理科科长刘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浏阳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第八名。这座山水小城在迈向经济强县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中小城市特色之路。

盲人市民在体验后均表示,如果盲道再拓宽10 厘米,可带来更好的行走安全感。于是,浏阳更改了本地盲道建设宽度标准,逐一调查标记后,全部进行了拆除重建。

袁柏红是浏阳市仁爱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2014年从永和镇搬到浏阳市里的廉租房。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以轮椅代步,她在分配选房时选了一层,但单元门那几级台阶却依然如路障般横亘在她的面前。好不容易出趟门,去医院定期治疗的时候,一路上过马路、跨台阶,每个起伏对袁柏红来说都有翻车摔倒的危险。

2020年,单元门口建起了无障碍坡道。这两年,袁柏红发现到哪儿都变得越来越方便。如今,袁柏红每天独自出门去仁爱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上班,在这里她交到了朋友,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2021年,浏阳市常住人口143万人,共有各类残疾人3万余人。“对于一个小城来说,残疾人的绝对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也因为是小城市,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残疾人群体的需求,服务好每个人。”刘辉说,在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初始,住建局等部门对全市的无障碍设施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显示,当时全市盲道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一些路口的值班岗亭和供电箱占用盲道,给盲人出行带来障碍;一些无障碍坡口和地面有高差,轮椅上不去;路口没有为视障人群服务的红绿灯……

按照创建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要求,结合摸底情况,浏阳市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任务,建立分工负责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收集统计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我们着眼于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进行改造,确保改造效果更贴心、更实用。” 刘辉说。

经过改造,浏阳市区建成盲道120公里,新建道路缘石坡道设置率达到100%,既有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93%以上。全市所有路口的红绿灯都安装了语音提示器。为保障残疾学生权益,浏阳市还对人民路小学、市特殊教育学校等8所学校进行了重点改造。此外,全市还初步实现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全覆盖。

袁柏红家也完成了无障碍家庭改造。“从申请到改造完成只用了两三天时间,效率非常高。工作人员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和我的个人需求定制了个性化的改造方案。”袁柏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因为厕所小,没有空间安装无障碍电动马桶,加很多扶手也根本放不下。最后给我改装了壁挂式坐便椅,使用非常方便,还节省空间。厨房台面也做了低位改造,现在我自己简单做菜都没问题。”

2020年8月,浏阳市住建局局长陈旭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环府路人行道盲道。

在行走体验中,陈旭发现,现有盲道宽度为30厘米,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在实际行走时,盲人可能由于通行宽度过窄而偏离盲道,从而导致重心不稳,行走安全受到影响。为避免正常视觉感官对体验造成的误差,陈旭邀请了多名盲人市民对该处盲道进行体验。盲人市民在体验后均表示,如果盲道再拓宽10厘米,可带来更好的行走安全感。于是,浏阳更改了本地盲道建设宽度标准,逐一调查标记后,全部进行了拆除重建。

“总结浏阳创建无障碍环境县的经验:一是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县工作领导小组,市财政出资2000余万元,号召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无障碍整改,全部动用资金上亿元;二是建立了一套专业评审、技术指导、监督、验收和处罚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无障碍建设系统完整、高标高质;三是将城管纳入到无障碍创建工作中来,赋予城管对相关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提醒和处罚工作。”刘辉说。

浏阳全市现有城管人员300名,100多辆巡逻车,发现问题即时解决。有一次,城管发现一个供电箱占用了盲道,立即联系电力部门进行了拆除。

“一个县级市,财政拿出这么多钱投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上,就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刘辉说。

浏阳在着力保障好视障人士出行安全与居住安全的基础上,十分注重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

2019年12月,浏阳市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馆内设置的视障文献阅览室同步开放。阅览室内摆放有崭新的盲文文献,涉及文学艺术、自然社科、娱乐休闲、专业技术等多个类别,还配备了手持电子助视器、视障电脑、盲文点显器、读屏和扩视软件、试听读一体机、盲文学习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盲人、视弱人士可以根据弱视程度选择不同的助读仪器,提升阅读体验。

受盲人行动不便等因素限制,视障文献阅览室“建而不用”现象是许多城市的普遍问题。为了让阅览室真正起作用,浏阳市住建局、图书馆与盲人协会进行沟通对接,及时了解视障群体的阅读需求,定期开展免费接送服务。阅览室内还安排了专业人员,引导和服务视障群体。这些举措让许多盲人市民,尤其是盲人青年读书更加便利。

浏阳主动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发展盲人阅读事业的进程中来,并搭建公益平台,引进合作机制,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转换成有效促进盲人阅读的形式。同时,通过促进盲人阅读、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鼓励他们参加工作,成为城市共建共享的一员。

共建共享是浏阳建设无障碍城市工作的关键词,通过一系列宣传引导全体市民在理念上形成共识,带动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无障碍设施建设。“比如,我们对交通部门发函,要求所有的公交车、出租车,要像对待健全人那样对待残障人士,不能有歧视心态。残障人士搭乘公交、出租车,司机要下车帮助其将轮椅折叠起来放到后备箱,到站后再帮他拿出来。”刘辉说。

2020年4月,改造前的浏阳市白沙路与礼花路交通路口交通岛

2020年5月中旬,改造后的瀏阳市白沙路与礼花路交通路口交通岛

大瑶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孔爱国介绍,大瑶镇政府为构建人人有责的无障碍街镇,成立数字指挥中心,接入公安、安监、综合执法、村级等视频监控资源6806个,通过“天眼”监管对侵占、破坏城市道路、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予以纠正、处罚,累计锁车500余台次,开具罚单500余张,批评教育百余人次。

“建立机制,每个部门每个市民都对全市的无障碍环境负有责任,谁也不是局外人。”刘辉说。

猜你喜欢
刘辉浏阳市盲道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rting beat-note signals of dual-frequency lasers to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周波
周波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EPC 2019
盲道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报名众筹承办第十三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被确认企业名单的公示
盲道上的思考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