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稻与数字“3”的相关性
——稻三规律

2023-01-05 10:15赵志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穗肥分蘖水稻

赵志龙

(鸡东县明德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黑龙江鸡东 158227)

1 “稻三规律”研究背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作为主要口粮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所有粮食作物中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相对更为密集,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精准操作。探寻简便、易懂、易操作、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模式成为科研攻关的发展趋势,同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实际是最终目的。

黑龙江省鸡东县明德朝鲜族乡水稻种植面积近3 333.33 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80%,水稻产业已发展成为该乡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种植水稻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笔者在水稻种植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中发现水稻与数字“3”有着不解之缘。水稻在基本特性、杂交育种、育苗、植物保护、水肥管理以及高产注意事项等方面都与数字“3”密不可分。这一现象可以总结为“稻三规律”或“稻三理论”,“稻三规律”的提出将有助于农技、科研人员及水稻种植主体更加直观快速地了解水稻,进而熟练地掌握水稻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模式,为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 “稻三规律”的基本内容

2.1 水稻基本特性中的“3”

2.1.1 水稻三系

在水稻遗传育种中有“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水稻雄性不育保持系与雄性不育系结合所产水稻种植后仍为不能结实的雄性不育系,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与雄性不育系结合所产水稻种植后为可自花授粉结实的水稻,水稻三系解决了水稻杂交育种中大量的技术难题。

2.1.2 水稻三性

在水稻生长发育上对光温条件的感知有“三性”,即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习性。感光性:水稻属短日照作物,如日照时间缩短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日照时间延长可使水稻生育期延长。感温性:水稻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以使水稻生育期缩短,提早抽穗,造成早熟。较低温度可使水稻生育期延长,延缓抽穗造成晚熟。基本营养生长习性:水稻在进行生殖生长转化时必须以最低标准的营养生长为基础,也就是水稻在进行生殖生长之前基本不受日照及温度的影响而缩短营养生长阶段。水稻三性为水稻引种、育种及栽培提供了基本规则。

2.1.3 水稻三官同伸规律

水稻“三官”同伸规律,即叶、蘖、根同伸规律。在水稻生长发育中叶、蘖和根存在生长发育同伸的关系。即叶蘖同伸规律=N-3,水稻分蘖期间叶龄数减3为同步分蘖的同伸叶位,比如水稻4叶龄期,分蘖叶位为4-3=1叶位。叶根同伸规律=N-3,水稻叶龄数减3为根系同步生长叶位,比如,5叶龄期同步根系生长叶位为5-3=2叶位。伸长节间数=N÷3,N为水稻主茎叶片总数。水稻叶、蘖和根的同伸规律为水稻叶龄诊断及肥水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1.4 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

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即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相互制约影响水稻产量。

2.2 水稻高产栽培注意事项中的“3”

2.2.1 水稻三化

在水稻高产栽培注意事项中关于农事操作标准有“三化”,即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苗模式化和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旱育秧田规范化:重点突出旱育的要求。旱育壮苗模式化:根据水稻壮苗的参数标准,形成培育壮苗的基本操作模式。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根据叶龄诊断及水稻需水需肥规律为指导,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因不同学者对水稻研究角度不同,也存在“三化”的另一种说法,即产品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和全程机械化。

2.2.2 水稻三定

在水稻高产栽培注意事项中关于产投目标限定标准有“三定”,即定产、定苗和定氮。定产:水稻种植首先要确定目标产量,根据目标产量采取适合的栽培管理技术。定苗:水稻栽培的基本苗数是保产的关键,苗数配置要均匀合理,不宜过多过少,否则造成田间植株配置不合理影响产量。定氮:水稻栽培要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值或历年施氮水平结合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施氮水平,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会造成贪青晚熟、病害加重、浪费严重等不利情况,过少会造成单位面积穗数不足或过早脱肥,且影响产量。

2.2.3 水稻三控

在水稻高产栽培注意事项中关于管理要求中有“三控”,即控肥、控苗和控病虫。控肥:水稻栽培要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值或历年施肥水平结合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施肥水平,不宜过多过少,过多会造成贪青晚熟、病害加重、浪费严重等不利情况,过少会造成单位面积穗数不足、过早脱肥、生长失调等情况,影响产量。控苗:水稻栽培的基本苗数是保产的关键,苗数配置要合理,不宜过多过少,否则造成田间植株配置不合理影响产量,实际生产中基本苗数因育苗播种量过大,多数情况偏多,造成水稻过早封行、低蘖位分蘖不足、分蘖势不旺等情况。控病虫:水稻栽培中病虫害一直是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当地常发病虫害种类有计划地做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措施。

2.3 水稻育苗中的“3”

2.3.1 水稻三苗

在水稻育苗中有“三苗”,即小苗、中苗、大苗3种,目前机械化插秧栽培中普遍应用的最多的秧苗是中苗,其秧龄一般是30天,叶龄为3叶1心。其壮苗标准是33118,即中茎长度不超过3 mm,第一叶茎节长度不超过3 cm,第一叶节与第二叶节长度不超过1 cm,第二叶节与第三叶节长度不超过1 cm,第三叶长度不超过8 cm,株高不超过13 cm。

2.3.2 水稻三带

在水稻育苗中有“三带”,即在育苗后期插秧前带肥、带药、带生物菌或生长调节剂。带肥主要是在插秧前施用磷酸二铵,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返青速度,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带药主要是插秧前施用防治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的药剂,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减少用工成本。带生物菌或生长调节剂同样可以促进插秧后早返青、早分蘖。

2.4 水稻植物保护中的“3”

2.4.1 水稻三病

在水稻植物保护中有“三病”,即立枯病、恶苗病和稻瘟病。该“三病”种类在不同地区因常发病害种类不同会略有差异。其中立枯病为苗期病害,一般采用土壤调酸、消毒、做好温湿度调控来防治。恶苗病多采取药剂浸种及种子包衣的措施防控。稻瘟病作为国家一级农作物病害目录之一的主要病害,防治过程中一般采用“一喷多效”施药技术,即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同时施用,以达到防病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2.4.2 水稻三虫

在水稻植物保护中有“三虫”,即潜叶蝇、负泥虫和二化螟。该“三虫”种类在不同地区因常发虫害种类不同会略有差异。水稻潜叶蝇一般通过插前带药的防治措施较好,负泥虫目前也可通过插前带噻虫胺等长效药剂防治较好,并可兼防潜叶蝇。二化螟后期注意监测防控即可。

2.4.3 水稻三草

在水稻植物保护中有“三草”,即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一般以稗草为主,莎草科杂草以三棱草、水葱为主,阔叶杂草以慈菇、雨久花为主。在水稻本田化学除草一般施药3次,即“两封一补”,插前和插后进行药剂封闭处理,分蘖后期有针对性的叶面施药处理。

2.5 水稻施肥中的“3”

2.5.1 施分蘖肥中的三看

水稻施分蘖肥前首先要确定水稻是否返青,判定是否返青有“三看”,即是否有新根生出、叶尖在清晨或夜晚是否吐水和是否有50%新叶开展。以上三点如有一种发生即确定为水稻已返青。实际生产中水稻插秧时叶龄一般为3叶1心,确定返青一般为4叶期,此期是水稻施分蘖肥的最佳时期,过早过晚均不利于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及肥料的有效利用。

2.5.2 施穗肥中的三看

水稻穗肥是否施或施多少的确定有“三看”,即水稻长势是否旺盛、天气是否晴好和水稻是否感病。水稻幼穗发育初期看水稻长势是否旺盛,如旺盛则少施或不施穗肥,反之要施穗肥。水稻幼穗发育初期看天气是否晴好,如天气连续低温阴雨,则少施或不施穗肥,反之要施穗肥。水稻幼穗发育初期看水稻是否感病,如水稻己发病,则少施或不施穗肥,反之要施穗肥。水稻施用穗肥可以防止颖花退化,促进水稻穗大粒多,有利于高产。

2.5.3 水稻三黑

在水稻本田整个生育期中水稻叶片颜色有“三黑”,即水稻分蘖期、水稻孕穗中期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以及水稻灌浆期。其中“黑”是水稻叶片颜色深浅,是相对的,即泛指深绿色。水稻分蘖期叶色深绿,是为了满足水稻分蘖对氮素的需要,防止分蘖不足,需及时施分蘖肥。水稻孕穗中期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叶色深绿,是为了满足水稻穗发育对氮素的需要,防止水稻颖花退化,需及时施穗肥。水稻灌浆期叶色深绿,是为了满足水稻灌浆对氮素的需要,防止叶片早衰,需适时适当施粒肥。

2.5.4 水稻三黄

在水稻本田整个生育期中水稻叶片颜色有“三黄”,即水稻有效分蘖末期、水稻抽穗期和水稻黄熟以后。其中“黄”是水稻叶片颜色深浅,是相对的,即泛指浅绿色。水稻有效分蘖末期叶色浅绿是为了控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抑制水稻无效分蘖的产生及降低水稻底部节间伸长的长度,防止倒伏,生产中一般避免此期施肥,并采用晒田的措施控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水稻抽穗期叶色浅绿是为了保证水稻正常抽穗,防止抽穗延后,影响正常成熟,生产中一般避免此期施肥,并适当排水搁田,控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水稻黄熟以后叶色浅绿基本是正常现象,为适期收获做准备。

2.6 水稻灌排水中的“3”

2.6.1 苗床浇水三看

在水稻旱育秧田苗床浇水要遵循“三看”的原则,即早晚看秧苗叶尖是否吐水、中午看叶尖是否打绺和看床土是否发白。发生其中一种即判定苗床为缺水,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浇水措施。

2.6.2 三灌

在水稻灌溉排水的管理中有“三灌”,即水稻从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期、倒二叶露尖到颖花确定期和水稻抽穗至黄熟期。水稻从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期灌水是为了保证水稻分蘖用水需要,倒二叶露尖到颖花确定期灌水是为了保证水稻幼穗生长发育用水需要,水稻抽穗至黄熟期灌水是为了满足水稻灌浆的用水需要。“三灌”阶段对应水稻叶片颜色基本为“三黑”。

2.6.3 三排

在水稻灌溉排水管理中有“三排”,在水稻三灌的衔接阶段即为三排,即有效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颖花确定期到水稻抽穗和黄熟期以后。有效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排水是为了控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抑制无效分蘖。颖花确定期到水稻抽穗排水是为了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后期根系早衰。黄熟期以后排水是为水稻成熟后早脱水,提高土壤强度为收获做准备。“三排”阶段对应水稻叶片颜色基本为“三黄”。

2.6.4 三态

在水稻灌溉排水管理中有“三态”,即根据田间灌水的深浅分为浅、湿、干三种状态,特殊农事操作除外。浅、湿、干的灌溉模式可以提高根系活力,维持根系功能,防止根系早衰退化。

3 结论

“稻三规律”的提出让我们跳出水稻看水稻,站在新的视角和高度了解水稻,是一种创新性的总结。稻三规律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水稻与数字“3”的密切关系,数字“3”贯穿了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背后都涵盖了水稻基本特性及水稻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稻三规律”为水稻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穗肥分蘖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一季水稻
不同氮、钾穗肥使用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花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