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湘江战役精神 深化大学生党史教育

2023-01-05 21:17朱章元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湘江战役敌人

朱章元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在相继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由湖南一路南下途经桂北一带。蒋介石根据红军的行军路线判出红军的真实意图后,立即召集中央军和湘军,联合粤、桂两军,依托湘江天然屏障构筑了一个大包围圈,试图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11月27日,在湘江战役正式打响后,广大红军将士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最终在12月1日以损失惨重的代价突破湘江,艰难地翻越老山界,向云贵川挺进。湘江战役不仅扭转了对红军极为不利的处境,更重要的是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湘江战役促使广大红军将士的觉醒,再次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及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作了重要铺垫。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时指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苦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1]

1 湘江战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

1.1 革命理想高于天,勇于胜利的精神

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是红军突破湘江的重要精神支柱。在红军长征途中,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挑战,为什么党和红军能够一次次绝境逢生、化险为夷,最终取得胜利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也正是在这种崇高精神的感召下,我们的人民军队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战斗力,不断战胜前行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湘江战役中,面对着四面八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着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面对着长途跋涉的饥寒交迫,红军指战员没有丝毫退缩,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红一军团第一师在与敌人进行战斗中,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砸,枪砸坏了就用石头打,红军战士这种誓死战斗到底的英勇气概吓得敌人落魄而逃。12月1日,红一军团第一师接到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电令,为了保证不让敌军渡过白沙河,红军战士连续击退了敌人的五六次冲锋。为扭转战局,争取战斗主动权,抓住敌人撤退的时机,全团人员发起反击,击溃了敌人一个师,俘获800多名敌军并将阵地向前推进了8里多地。[2]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在距离湘江不到一百公里时为了掩护整个野战军渡江,每天打掩护、走夜路、急行军,不断挑战着自己身体的极限。在这种不分昼夜的高强度赶路和随时警惕敌人偷袭的高度紧张双重考验下,红军战士没有半句怨言,宁可丢掉身上的多余物品,只背着一把枪,也要拖着疲惫的身躯,耗尽全身最后一股力量赶到湘江。当到达湘江江边时,红军战士脱去鞋袜跳入江中,欢快地唱着兴国山歌,想象着顺利渡江的画面。

1.2 不畏强敌,勇于突破的精神

不惧强敌、迎难而上、勇于突破的精神是确保红军顺利渡过湘江的重要保证。湘江战役之前,红军已经连续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至7万多人,各种各样的步枪有35000多支、轻重机枪750余挺、轻炮15门。[3]早在1934年11月初,蒋介石就根据红军长征的路线判断出红军将向广西桂林一带前进。为此,蒋介石亲自排兵布阵,在湘江以东部署一个大包围圈,自东向西收缩,将红军部队赶进其精心设计的包围之中。广大红军战士凭借着英勇顽强的精神、不怕牺牲的气概,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在新圩,为抢占有利地形,防止桂军北上,阻碍红军向西前进的通道,红五师师长李天佑率领全师3000余人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下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激战。从11月28日开始,面对敌人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和两个师兵力不停息的轮番冲击,五师红军将士毫无惧色,以铁一般的意志牢牢坚守在阵地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至30日撤离阵地,自师参谋长以下,团、营、连干部几乎全部阵亡,人员损失达2000左右。[4]在觉山铺,为阻击湘军南下进占界首渡口,红一军团第二师在湘军三个师的疯狂进攻下顽强抵抗,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凌晨第一师的部队前来支援。觉山铺的每一个山头、每一个阻击阵地,炮声隆隆、杀声震天,红军战士弹药用完了就同敌人展开你死我活的白刃战,直至最后一个人,方圆十里的山山岭岭都洒满了红军将士的鲜血。在光华铺,红三军团四师十团顶住了新桂系一个师又一个团的进攻。12月1日,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敌人为了夺回渡口对红军部队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战斗中,已经不仅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红军战士硬是用手中的武器将敌人一次次逼退。

1.3 向死而生,勇于牺牲的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5],向死而生,勇于牺牲的精神是决定红军突破重围顺利渡江的关键所在。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付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共和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红三十四师的故事令人深感敬佩,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后卫部队,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与十几倍的敌军激战了四天五夜,有效地牵制了敌军兵力,完成了后卫任务。但由于敌军的重重围困,红三十四师已经失去了继续抢渡湘江的可能性。师长陈树湘决定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部前往江永、江华、道县等地继续进行革命斗争,在内部弹尽粮绝,外有敌人围追堵截的绝境中,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截击包围,几乎全军覆没。陈树湘在突围时腹部中弹、伤重昏迷,敌人发现他时欣喜若狂便将他抬上担架准备去邀功请赏,在被抬至长沙的途中,陈树湘清醒过来,他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红二师第五团政委易荡平在战斗中为了分担其他兄弟部队的作战压力,并没有按照上级的指示直接撤退,而是选择留下来继续战斗以分散敌人的火力。在指挥战斗中,易荡平腿部被敌人的机枪打穿,就在敌人准备将他俘虏时,他毅然从警卫员手中夺过枪来举枪自尽,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宁死不屈的忠贞。湘江战役中牺牲了2万多名红军将士,其中:团级以上的指挥员大约有20人。[6]为此,当地老百姓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红军将士凭借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攻坚克难、不怕艰苦的坚强意志,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扛在肩上,用血肉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2 湘江战役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大学生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5]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历史,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党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的首要位置。在湘江战役期间,广大红军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同时,不忘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作风。中央红军经过桂北留下了著名的兴安华江千家寺标语楼,驻扎在村中的红军及时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进行了演讲、文艺演出等数十场的宣传活动。红军所到之处,遵守地方习俗、帮助百姓排忧解难、送医送药,镇压土豪恶霸,开仓放粮,杀猪分肉,让老百姓真正认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广大穷苦人民翻身解放的队伍。[7]即使在敌人重兵把守下,群众依然舍命帮助红军带路渡江,为伤员提供救助,掩埋牺牲红军遗体,这种在险境中军爱民、民爱军的生动的鱼水情怀,正是红军依靠群众、军民一心的生动体现。湘江战役中,广大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真真切切地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至死不渝。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面临的各种潜在危机和挑战层出不穷,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勇于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大学生要深刻感悟湘江战役蕴含的崇高精神,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2 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历时一个多星期的湘江战役中,以陈树湘、易荡平、杨成武为代表的无数革命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敌我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条件下同敌人展开殊死激战,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了一条通往希望、通往成功的生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这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否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材除了理论知识的积淀外,还需要崇高理想的指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不断深入,西方社会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逐渐向我国渗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竭力向大学生鼓吹他们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试图弱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在面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时,对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不满情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开始产生动摇。湘江战役蕴含的教育资源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深入学习湘江战役精神,能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前途命运,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将自身的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

2.3 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8]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们当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祖国的一腔热血。也正是因为这种爱国热情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加速了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把千千万万的爱国人士团结在一起,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中。在湘江战役中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苏维埃共和国,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与火种,即使在各种严峻环境的考验下,广大红军战士没有丝毫畏惧,以惊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战斗力抵挡住了敌人的激烈进攻,为红军大部队顺利渡过湘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其中:陈树湘师长断肠铭志的故事令人震撼、红四师第十团一天之内接连牺牲两位团长的故事令人惋惜、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全团将士为国捐躯的壮举令人敬佩,这些英雄人物的背后都蕴含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爱国是一种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任何时期都不会过时,今天,我们要深刻领会爱国主义的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大学生除了日常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爱国情怀的培养。虽然大学生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可能对当时的残酷环境难以感同身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削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生活的每一点变化、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有着深刻的体验。他们更应该、更有理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锻炼中增长远见卓识、练就过硬本领、涵养道德品行,自觉将个人的青春之力、奋斗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不懈奋进的报国行动。

3 湘江战役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路径探索

3.1 完善教学过程,讲好党史故事

党史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储备、教学风格、授课技能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党史教育涵盖着丰富的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如何讲好党史故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将湘江战役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前要对湘江战役进行深入了解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等基本信息。掌握和熟悉湘江战役的有关知识是对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丰富自己的党史知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湘江战役内容上的选择。湘江战役虽然给中央红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在这之中涌现出了无数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红军将士,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崇高品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师可以选取湘江战役中一些英雄人物的案例,在课堂上详细向大学生讲述陈树湘、易荡平等人的感人事迹,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抛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采用灵活方式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不断丰富党史内涵,增加党史教育魅力。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反思与总结。通过学生在党史学习课堂上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3.2 创新学习形式,点燃红色引擎

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党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媒体以开放包容、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欢。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其中:10~19岁、20~29岁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整体的12.3%和17.4%,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群体。[9]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活跃在网络空间的主要群体,面对网络上复杂多变的信息,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甄别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党史教育要与时俱进,运用大学生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史知识,帮助大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湘江战役作为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应该以现有的智慧校园为基础,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站上增设湘江战役的专题模块,搜集和整理有关湘江战役的党史资料,将湘江战役的重要论述、媒体报道、经典影片、经典书籍设置相应的专栏,并开通互动交流的板块,让每个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感悟,进一步增强党史教育的互动性。教师在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雨课堂、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工具,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扭转大学生学习中的被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党史教育的魅力,激发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关注党史动态,更好地将党史教育融入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3.3 用好红色资源,营造良好的党史教育环境

红色资源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奋斗历程,更是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湘江战役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的每一处战场遗址、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资源,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如今,广西整合与开发湘江战役红色资源,建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等纪念设施68个,完成对421处湘江战役红军遗骸的挖掘收殓工作,[10]推出了一系列有关湘江战役的影视作品、文学书籍、民谣歌曲等。湘江战役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旅游,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用好红色资源向大学生讲好湘江战役故事,重温过去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鼓励大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高校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论坛、红歌会、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对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深厚家国情怀、坚定意志品质、创新奉献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拜访参加湘江战役的革命后代,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等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躬身倾听深化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感知度和领悟力,帮助大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红色精神的践行者,以红色精神指引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湘江战役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战役中的你
咏湘江战役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敌人派(下)
惨烈的中条山战役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最后一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