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内涵提升路径研究
——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例*

2023-01-06 06:19田文革于慧娜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田文革,于慧娜,田 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山东 菏泽 274000)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高职英语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性质和任务赋予了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这对高职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教师是英语课程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成效如何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前者不是一个专门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以专业为载体,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贯彻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政教育形式[2]。英语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课时多、周期长、覆盖面广的特点,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英语课程思政即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融入并非简单地“移植”或者“拷贝”,而是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内容的藩篱,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兼顾学生的“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

一、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自身楷模(self-example)、教学设计(stylist)、课堂组织(systematizing)、反思评价(self-examine)四个方面。

第一,自身楷模(self-example)。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在行为示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榜样力量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言传”,即教师用渊博学识和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传播知识和技能,也体现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对学生的“身教”,从一定程度来讲,有时“身教”重于“言传”。在育人过程中,学校的校训、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对待病弱的仁爱之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第二,教学设计(stylist)。《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就是“预”的环节。为了避免盲目低效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预期的育人目标,需要教师在认识教育和教学、把握学生和教材、追求目标和效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流程进行系统研究。

第三,课堂组织(systematizing)。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巧妙地、隐形地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避免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生搬硬套和被动嵌入。比如,在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一册第5单元i-explore 1中讲到China’s booming movie market grew by nearly 50 percent last year and is expected to surpass North America’s a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by next year.(paragraph 4 sentence 2),在英语整句翻译、grow by、be expected to等语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补充有关中国电影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事实和数据,使学生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充满自豪之情,进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四,反思评价(self-examine)。授课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没有充分挖掘?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精妙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是否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都是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内容。以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2》第3单元Section A My First Job为例,用医护工作场景视频引起学生对医护工作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医护工作任务和性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课后通过“职业能力大赛”模拟演练,观察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和择业能力,判断学生是否外化了本节课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

截止笔者发稿前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课程思政”关键词,找到142 111条结果,输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找到3 077条结果。其中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探讨,大多是课程思政的内涵、课堂组织实施和课程资源建设,关注高职英语教师的并不多,研究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必备的内涵素质更是凤毛麟角。为深入了解目前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对包括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在内的四所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探究英语教师是否严格落实“三全育人”的时代要求,认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挑战性。但就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而言,在课程思政育人思维和育人能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第一,缺乏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思维。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的主要职责,英语教师可有可无。”这一问题,51.5%的教师表示认同,这说明大多数教师从思想上还是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认为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言知识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的任务,需要进行专业、专门的强化输入和辅导,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35.3%的教师表示进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迫于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要求。这都表明部分英语教师未完全认识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重要性,不追求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第二,缺乏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即使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32.2%的教师表示不知如何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19.3%的教师表示不能确定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是否能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27%的教师表示很难将思政元素与语言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结合;17.1%的教师表示无法评价学生是否接受了课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75.6%的教师希望获得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学习、教学方法的指导。这些都表明,部分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有待提升。具体而言,一是教学设计环节,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敏感性,不能充分挖掘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一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被忽略;二是教学实施阶段,难以找到课程思政内容的切入点,大多是简单移植与强行添加,难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是教学反思阶段,缺少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也缺乏必要的评价标准与手段,无法为课程思政的后续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内涵

基于以上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当前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推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最终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英语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内涵。

第一,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精神的鼓舞下,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比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九大报告等,紧紧跟随党中央的政治方向。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敏锐地捕捉课程思政元素。高职英语教材选用英语本土文章较多,内容涉及外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知识,更需要英语教师牢牢把握教学政治方向,寻找课程思政融入契机。

第二,整合课程资源,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为了避免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的盲目性,英语教师需要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并运用自己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去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4]。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2》第1单元Symbols of Culture Section A The First McDonald’s Restaurant 讲述了美国文化的象征:第一家麦当劳餐厅的历史和近期的争议。在导入环节,让学生上台讲述The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与美国文化象征对比。教师引用:History and culture are the soul of a city and people should cherish the cit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ir own.-President Xi(On February25,2014), 讲解保护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组织课堂教学,把握思政融入时机的能力。教师在备课阶段挖掘的思政元素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层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好切入点适时融入,而不是生搬硬套[5]。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1》第1单元A New journey in Life i-explore 1 Brave New World,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初入大学时的迷茫和困顿,说明大学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身份的自由和独立绽放更多的精彩。本节课是大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在价值引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主题讨论“①What’ 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college life and college life?(大学前后生活的区别);②What’s your expectations of college life?(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展望)”。通过主题讨论不仅起到预热主题的作用,更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展望,有利于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第四,课后及时评价,反思育人成效的素质。如上研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既在课程思政设计、课堂实施阶段起主导作用,课后反思评价育人效果也是教师必备的内涵素质。反思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政元素是否已经有机融入课堂?学生能否将课堂上的思政融入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其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要通过主题辩论、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四、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内涵的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比如:“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鉴于当今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需要,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素质内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可从教师自身和外部支持两方面探寻如何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内涵。

(一)教师自身方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切的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为了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教师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并对之深刻理解和强烈认同,才能在知识技能传授中有意识地寻找切入点,适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守好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责任田”[6]。教师可以线上(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线下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也可通过社会实践,如社区志愿服务、乡村支教等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一名高校教师应有的使命担当。此外,邀请思政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专题讲座,共同探讨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和整合,共同学习时政热点,提高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2.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当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提高英语教师团队的媒介素养能力迫在眉睫。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中会接触到政治、经济、文化、时政热点、时尚娱乐等海量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时,教师应当牢牢把控自己的原则与方向,在坚守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道德准则的前提下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这是新时代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质[7]。除此之外,在选择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做出正确的理解与评估,牢牢把控政治方向,经得住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提高自己的辨别与评估能力,守住学生健康发展这一底线,在日常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尺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与价值观念,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确保知识内容传授对学生有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益,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生共同的媒介素养水平。

3.树立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思维,提高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受教育思想的支配和指导[8]。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师平均年龄33岁,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要不断学习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课程思政理念不仅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近年来,我校全体外语教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比如,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5月28号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等重要文件;深入研读了陈华栋主编的《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和文旭、徐天虹主编的《外语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探索》等有关专著。这些理论学习对于有效地转变英语教师的传统育人理念,树立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思维起到了思想奠基作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培训、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参加课程思政案例比赛都是提高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举措。又如,外语教研室主持建设《大学英语》和《英语解读中国文化》两门校级思政示范课,成为首批校级课程思政遴选课程。

4.不断丰富英语语言知识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高职英语课程中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并没有改变其公共基础课的性质。英语课程的任务和教学重点没有改变,仍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努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9]。此外,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挖掘的思政元素最终都是需要通过教学这一环节来发挥和体现。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因生制宜,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都是激发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内涵素质的有效措施。我校教师依托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渠道。外语教研室教师通过常规化集体备课,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二)外部支持方面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员共建,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顶层设计支持、制度标准规约、奖励政策激励等[10]。制度建设是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各项任务工作有效落实的根本保障,外语教研室制定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任务、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方法与手段并辅以教材中的思政教学设计,使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章可循,保证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系统性、规范性、动态性和有效性,为英语教师提升英语课程思政内涵素质提供了方向和目标,确保了建设进程和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