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报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研究

2023-01-06 04:06孔庆硕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严重破坏性和社会危害性等特点,会对公众心理和社会安定造成显著影响,因此,长期以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直是各类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文章运用史料研究方法,基于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近代报纸全文数据库,以灾荒报道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相关史料与文献,在此基础上探究了1840—1949年近代报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演进轨迹,以时间为脉络,将近代报刊中的灾荒报道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的报道形式与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述评,同时归纳总结了近代报刊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局限性与进步性,旨在为当代报刊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近代报刊;突发公共事件;灾荒报道;史料研究;新闻传播史

中图分类号:D63;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119-04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安全与稳定且突然发生的事件,具有破坏性、不确定性、综合性、社会性、突发性和紧急性等特性[1]。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在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上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以及经济危机五大类别[2]。文章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及分类,选择将近代历史中常见的灾荒这一自然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代表性事件,将灾荒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1840—1949年灾荒报道的阶段特征和发展历程。

以“灾荒”为关键词在全国报刊索引的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近代报纸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间段设置为1840—1949年,共得到4729条结果。从报道数量来看,不同时期数量差异较为明显,并且整体呈现递增的趋势;从报道来源来看,《申报》《大公报》《时报》等报刊对灾荒事件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报道,占据灾荒报道的主体部分;从报道类型来看,涵盖消息、通讯、评论、散文等多种类型;从报道刊登栏目来看,常见于《本市新闻》《紧要新闻》《各地通讯》《要闻》等新闻消息类栏目。根据不同年份的报道数量、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差异,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节点,可以将近代的灾荒报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40—1906年,这是灾荒报道的起步阶段,此阶段的报道以简单的信息告知为主;第二阶段为1907—1937年,这是灾荒报道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報道注重内容的整合与完善;第三阶段为1938—1949年,这是灾荒报道的成熟阶段,此阶段报道的主观能动性愈发凸显。文章围绕这三个历史时期灾荒报道的特征分别进行阐述。

(一)灾荒报道的起步阶段(1840—1906年)

1840—1906年是近代灾荒报道的起步阶段,从数量来看,每年的灾荒报道不到5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报道出现在1875年9月15日的《申报》,文章称,“崑新两邑本年夏雨成灾,各乡农赴县呈报,及本月初一日,发水加灾……细详其故,缘初一日风雨交作之际……”,由此可见此次灾荒是由夏季雨水泛滥导致的,该报道对灾荒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进行了简要描述,但未交代此次灾荒导致的后果和后续的处理方式。

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了《大清国事:十八省灾荒不一》,“天津有信云天津仍处干旱,官府认真求雨皆不得救,且田间之谷难忘收成,即天降甘霖亦其时而不能见秋收之有望……”,不仅描述了灾荒的基本信息,还报道了政府求雨的应对措施。

虽然此阶段灾荒报道数量较少,但是出现了持续跟进的新闻报道,如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的《大清国事:山东灾荒近况》,“山东直隶两省六七年来灾荒叠见,民苦无所依……一村向有五百余家烟火而所存者仅二百余家……少壮之徒逃往远方觅食……各省华人量力捐输以资赈济……有上海西人见之亦皆大发慈心再行捐银”,介绍了山东灾荒的现状,同时万国公报跟进后续进展,记述了华人和外国人为灾区人民行捐赠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道还关注了国外的灾荒情况,“而印度国之当中与西南两处亦系大荒,印度国家特发帑银五六百万镑之多,其或能保灾民不知填满壑”。此外,1877年《申报》刊发《论高丽灾荒》,“高丽荒歉以釜山为最甚,死者枕藉苦不堪言,而彼国地方官俱置若罔闻……”,可见,当时的灾荒报道不仅关注国内情况,也关注国外的动态,但是仅对灾荒情况进行了简要陈列和描述,不如国内报道详尽。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以信息告知为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新闻来源来看,刊发报纸较为单一,报道主要见于《申报》和《万国公报》这两家报纸,这一阶段仍处于外国报纸垄断时期,因此几乎看不到国内报刊的身影。

第二,从报道内容来看,报道面普遍比较窄,内容涵盖范围基本一致,侧重于灾荒现象的描绘,局限于灾荒基本信息的描述,对灾荒成因的分析较少,且很少报道灾荒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后续的处理结果,缺乏人文关怀意识,没有对民众情绪进行安抚和引导。

第三,从报道篇幅来看,这一阶段的报道篇幅较小,整体报道数量不多且大多为短消息的形式,同时信息的采编通常来自个人口述,而非实地考察,因此可能存在与客观事实不符的情况。

第四,从报道版面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常与其他新闻共用同一版面,没有明晰的区隔,不够清晰规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一阶段报道数量不多,但出现了个别持续跟进的新闻报道,而且还有报道关注了国外如印度、朝鲜的灾荒情况,体现出对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灾荒报道的发展阶段(1907—1937年)

1907—1937年,我国报纸中灾荒报道的篇幅和数量开始有了明显增长,除个别年份报道数量在百篇以内,其余年份都达到了百篇以上。在这一阶段,国人办报打破了外报独占报坛的局面,办报呈现出民间化趋势,因此,报刊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既有商业报纸,又有各地官报,还包括各类政治报刊。

从报道内容来看,这一阶段的报道更加注重内容整合,篇幅有所增加,内容更为翔实。如1913年4月8日《时报》刊发的《河南灾荒现状》,“河南一年无雨致起特别恐慌现今又届青黄不接之时……鬻儿卖女者不绝,一小孩仅卖千余文或竟至数百闺女少妇仅值二三十千,父母妻子别离之惨不忍笔述云……豫督张镇芳香以河南际此奇灾,既无正项可拨,唯有募捐一途……灾荒之际必有瘟疫,此殆为天演之公例……患者无力诊治加以露宿街头无处避风因之染者辄死街上……现有仁人发起一义诊会代人诊病……”,报道不仅阐述了灾荒的基本信息,而且描述了灾荒导致的物资匮乏以及人口贩卖成灾的现状、当地政府官员的处置方式以及灾荒所导致的瘟疫带给民众的一系列影响。由此可见,报道对灾荒的描述逐渐变得更加全面细致,从以往的简短消息转变为对事件的长期关注和持续跟进。

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除了常见的消息形式外,还出现了社论这一新形式,如1909年7月9日《时报》刊发社论《论灾荒与不讲农学之关系》,“自各省告灾情以来……古者农有专官,尧典敬授洪范厚生,禹以九五之尊儿于沟洫……农为积蓄之本,无九年之蓄日不足,无六年之蓄日急,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土地荒芜田野不辟,农民皆愚昧涣散而不知学农具皆窳败老钝而不适用……”,报道细致地论述了不讲农学与灾荒的直接关系。

社论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报道的形式,另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开始重视灾荒的成因,虽然相关论述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意味着人们试图通过理性分析来应对灾荒,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并且这种论述的观点对民众有一定的提醒作用。

除了民间报纸,官报新闻也填补了灾荒报道的板块,如1910年《甘肃官报》刊发了《电饬各省勿得隐匿灾荒》,体现出政府对灾情的关注以及追求新闻信息的公开透明,这与当下社会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新闻原则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这一阶段还出现了关于如何防备灾荒的新闻报道,如1921年《小说新报》刊发了《农家妇女怎样防备灾荒》,其中提到了灾荒的不确定性,指出了妇女在灾荒中的弱势地位,针对妇女能力所及提出了一系列农学经验与方法,体现出了鲜明的进步性。

除了国内的灾情报道之外,这一阶段也十分关注国外较为严重的灾情,如1921年《申报》刊发的《俄国兵事与灾荒》、1923年《国际公报》刊发的《菲律宾将有大灾荒》以及1923年《大公报》刊发的《乌克兰未来之荒灾》等报道。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新闻来源更加丰富、报道内容更加翔实周全、报道栏目得到进一步細分、报道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对灾荒事件的描述不再停留于简单的信息描述,而是注重内容的整合与后续的跟进;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体现了新闻思想的进步,如报刊中对灾区灾情后续发展动态的跟进、对灾情信息公开透明的追求以及预防灾情的策略方法,不仅能够反映民生问题,还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引发社会各界对防灾、抗灾、赈灾等事件进展的关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报道对灾荒的分析仍停留在表层,未对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深层原因进行探讨。

(三)灾荒报道的成熟阶段(1938—1949年)

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数量达到新的高峰,每年的灾荒报道记录均有上百条,此时的报道除了在内容和形式上延续以往的风格之外,还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灾荒报道的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以往的新闻报道外,还新增了其他的内容形式,如1939年《农林新报》刊发了《灾荒与人口:防止灾肆荒虐!健全人口现象!》,不仅系统论述了灾荒如何导致人口减少,而且还在文末附上图表,展现了灾前、灾期、灾后三个阶段人口数量的结构,直观地展示出灾荒对人口数量的严重影响;1940年《再建旬刊》刊发了《灾荒三奏》,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灾荒给百姓带来的种种危害;1942年《学术汇刊》刊发《长江下流之灾荒与夏季雨量之预测》,从学术角度探讨分析了灾荒成因;1946年《联合画报》刊发了《灾荒威胁全中国:有效救济只有停止内战》,报道中增加了实拍照片以反映灾情现状;1946年《广西画报》刊发了《灾荒 漫画四题》,用漫画这种更为生动的形式来展示灾荒状况。

其次,灾荒报道更加成熟理性,报道范围不再局限于灾荒本身,如1938年《舆论周刊》刊发的《如何防止灾荒消灭灾荒?》、1938年《新学识》刊发的《今日的灾荒:怎样救济灾荒?》以及1943年《无锡日报》刊发的《灾荒的形成及解决办法》,分析了灾荒往往是由水灾和旱灾导致,而水灾可能是由于气候问题或者河水泛滥决堤导致耕地被淹没,此外,其中还提到部分商民的囤积也是原因之一,奸商为了牟利,有意囤积粮食,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报道还提供了解决方案,如运输粮食、力谋粮食生产的增加、预防水旱灾、减少树木砍伐、提倡造林。1943年《申报》刊发了《再论华北灾荒的教训》,分析了华北出现灾荒的原因,包括雨水稀少、富人屯粮、外粮不来以及无益作物,其中雨水稀少是暂时的,富人屯粮是通过法律可解决的,外粮不来是政治上可补救的,只有“无益作物的广植”是现在与未来饥荒的重要人为因素。

由此可见,面对灾荒,人们不再通过向上天求雨来解决,或者认为水旱灾荒皆是天数、只能消极面对。这些报道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提出理性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虽然解决方案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思维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此外,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十分注重后续的跟进报道。如1938年5月5日,《民报》刊发《财部调查各省灾荒,赈款标准日内可决定》;1943年潮汕出现灾荒,《新闻报》刊发《广东同乡为潮汕灾荒呼吁》、《中国商报》刊发《潮汕灾荒 呼吁救济粤同乡会接获复电》、《大公报(桂林)》刊发《粤省新谷登场 灾荒情形已减》;同年华北也出现灾荒,《新闻报》刊发《各节募款 急振华北灾荒》、《中国商报》刊发《各界饥溺为怀 捐款急赈华北灾荒 各戏院均义演助赈》、《申报》刊发《华北急赈灾义展书画 竞购极热烈》。由此可见,灾荒发生后,报刊持续追踪社会各界的动态,报道灾情进展,同时,报刊本身也成了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捐款赈灾的重要手段,既帮助人们了解最新的灾情动态,又通过募捐助力缓解灾区的灾情。

对政府的处理方案,各大报纸都十分关注,持续刊发政府的每一个动态,如1938年5月7日《大公报(上海)》刊发了《各省灾荒根本救济办法 行政院下周可提出讨论》、5月12日《中央日报》刊发《救济灾荒根本办法草案拟成 经财实内三部审阅即呈政院》、5月29日《时报》刊发《政院着急各部会讨论救济各省灾荒》、6月16日《新闻报》刊发《行政院决议通过各省灾荒根本救济办法》,可见各大报纸都十分关注政府对灾荒的处理方案与结果,也可以看出民众对突发公共事件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增加,期望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这一阶段的灾荒报道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政治报刊增多,政治属性明显,灾荒报道成为政府的舆论引导工具,报道的侧重点开始从灾情本身向政府的救助政策转移,如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央日报》于1947年8月12日刊发《中央拨发食品,救济苏北灾荒,分配数额已商定》、8月26日刊发《政院拨发赈款救济陕西灾荒省府已拟定分配办法》,《前线日报》于1947年9月12日刊发《东北灾荒继续救济 民众痛恨共匪残暴》,由此可见,国民党报刊一方面通过告知民众政府救助手段来稳定民心,另一方面企图通过打压中国共产党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

中国共产党方面的灾荒报道同样服务于政治目的,如1949年8月18日《大公报(上海)》刊发的《中共河北省委发出指示号召克服各地灾荒》,“据初步统计:受灾四十四县,被淹没村庄三千二百八十八个……全党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领导群众广泛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同时,各种社论也频频出现,如1949年7月《大公报(上海)》刊发的《战胜灾荒!消减灾荒!》《只有发展生产,才能战胜灾荒》《生产自救度过灾荒》等社论,引导群众以冷静的态度对待灾荒,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有助于在安定民心的同时提升人们对掌权者的信任。

(一)近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局限性

与当代报刊报道相比,我国近代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来看,当代报刊注重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人们可以通过媒介实现全民参与,两者之间保持紧密联系[3];而近代报刊受到技术设备和思想意识的限制,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较少,呈现出单向传播的形态。

其次,从报道内容来看,当代报刊无论是在信息的容量上,还是在信息的质量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近代报刊主要依靠印刷和排版,报纸版面有限,信息呈现少而精的特点,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范围存在局限,难以呈现深度的分析报道。

再次,从报道视角来看,当代报道视角更加立体多元,既包括宏大叙事框架,也涵盖微观个体视角,并且还会创建人情味议题来彰显灾难之中的温情色彩[4];而近代报刊侧重于对大环境和大事件的宏观描述,较少从微观个体视角切入。

最后,从报道的影响范围来看,当代报刊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赋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传播,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进而有效引导公共舆论;而近代报刊信息传播渠道单一,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缺乏时效性,影响范围较小。

(二)近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进步性

近代报刊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整体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在报道的内容上,从起初的事件现象描述到后期开始关注灾害成因,从简单的信息告知到后期注重人文关怀,都体现出报刊主观能动性的日益提升;在报道的形式上,近代报刊经历了从短篇消息到长篇社论、从单一报道到系列跟进报道、从文字叙述到图文并茂的演变历程,报道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在报道原则上,近代报刊呈现出不断追求信息的公开、透明与真实的特征,愈发注重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时效性,而且还关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在辟谣以及预防和应对谣言的方式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这与当下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原则要求具有共通性。

近代报刊的进步性与整体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皆处于变革之中,这为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报刊的进步又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5]。此外,近代报刊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对当代报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基于对近代灾荒报道的分析,发现我国近代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呈现出从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成熟阶段的演进轨迹。

从报道形式来看,从开始的短篇消息演变到后期的长篇消息、通讯以及长篇社论等多种形式,逐渐多元化和丰富化;从报道内容来看,从开始的简单告知灾害信息演变到后期的展示灾荒预防和应对方式、反思经验教训、持续跟踪社会动态、积极进行社会募捐,报道内容越來越详尽完善;从报道思想来看,从最开始的被动接受演变到主动预防、科学分析、理性应对,体现出报刊和民众思想的进步。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发展与社会宏观环境有密切关联,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都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新闻报道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两者紧密联系,难以分割。通过研究灾荒报道,不仅可以窥探我国近代报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演变过程,而且能为当代报刊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我国新闻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明亮,池宏,赵红,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评论,2006(4):35-45,64.

[2] 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3] 陈相雨.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媒介化治理”的现实基础、介入逻辑和实践准则[J].编辑之友,2022(8):25-31.

[4] 景秋萍,田宏明.突发危机事件中主流媒体报道框架与话语构建[J].青年记者,2022(4):52-53.

[5]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孔庆硕,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传播。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用户情绪分析
新闻网站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基于Hadoop平台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
浅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
浅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