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

2023-01-09 05:57王庆日郎海鸥仲济香陈美景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土耕地土地

王庆日,郎海鸥,仲济香,陈美景,张冰松,曾 爽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分析2021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科学问题研究的技术需求,展望2022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共筛选出125篇国内外重要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管理世界》、《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以及Land Use Policy、Remote Sensing、Food Security、World Development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土地工程与技术等领域。

1 2021年国内十大土地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2021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聚焦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取得一系列进展。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间节点上,学者们梳理总结了党领导下的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经验,在新的起点上,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自然资源产权体系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发展权配置等土地制度建设是关注重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规模经营、耕地资源长效保护、乡村空间治理等问题是持续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战略及“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问题也得到更广泛的研究。

1.1 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

在建党百年之际,众多学者回顾了党领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经验。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制度变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历了“以革命为主线”、“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率为优先”以及“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的变迁过程[1-2],其中体现了“价值决定利益,利益需要产权”的逻辑主线[3]。在实践中,百年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围绕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两个关系进行了制度建设,保障了公有制的严肃性又不失其治理效率[3]。此外,也有学者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4]、土地增值收益分配[5]、耕地利用政策[6]、空间治理[7]、法治建设[8]、农村土地制度改革[9]等特定视角或对象展开了深入讨论,肯定了土地制度在百年进程中发挥着的基础性、保障性、根本性作用[1]。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10]。

1.2 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路径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当前土地制度变革的主线。有学者提出要实现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核心就在于放权赋能,现行法律已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宅基地转让权的限制依然十分严格[11],随着新一轮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启动,学者们建议应当统一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建立宅基地资格权退出、保留与继承制度[12-14]。关于农地承包权的退出问题,学者认为应建立政府和市场双重支持体系下的承包权退出补偿机制,建立整合土地和完善交易平台基础上的承包权退出利用机制,建立多措并举的农地承包权退出风险防范机制[15]。然而,针对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农地过度资本化问题,学者建议政府应有效介入,正确引导和监管市场机制,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率,完善用途管制制度[16]。在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方面,研究认为同样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把握分权与集权之间的度,降低央地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信息成本和制度成本,探索土地经济新模式以完善城乡土地利益重新分配[17-19]。此外,也有学者从“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配置”的理论视角,系统梳理并提出以夯实产权基础、优化流转路径、改进收益分配为主要抓手的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路径[20]。

1.3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自然资源管理中亟待完善的核心内容。不少学者对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的产权体系、产权主体、政府角色、市场机制、价值实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学者从市场配置和政府角色的视角出发,提出要建立“三权分置”改革和自然资源资产分级行使所有权改革的“双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21]。也有学者提出产权制度应该从原来一维的产权束,转变为纵向上的体制机制和横向上的产权束组合的二维结构,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具有韧性的“产权规则的规则”,而从空间用途管制方面而言,管制不仅仅是约束,还可以有赋权和促权的作用[22]。在权能分解方面,有研究指出应推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再与委托代理机制耦合,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的实现形式[23]。此外,还有学者探讨了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如何与空间治理协调的问题,从空间公平、空间优势、空间正义三个维度,揭示了自然资源要素发展权、财产权与管制权三者之间的关联性[24]。

1.4 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

如何激活农村宅基地资产价值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其中,准确界定宅基地资格权内涵是科学构建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关键,但学术界对此还存在争议,主要集中于资格权和使用者的区分及关系。有学者认为资格权仅指通过申请分配方式初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并不包含持有宅基地使用权[25];也有学者认为资格权属于人身权中亲属法外身份权,唯有先界定并落实资格权,才能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即资格权归于“人”,使用权归于“地”[26];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宅基地资格权是上承所有权、下启使用权的权利类型,形成“宅基地使用权(可转让)+ 宅基地身份权(不可转让) = 宅基地资格权(农户)”的关系结构[14]。在激活宅基地的资产功能以及收益分配路径的制度建设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明晰宅基地产权主体[27]、宅基地有偿退出[28]、外来农民有偿使用宅基地[29]、差异化盘活宅基地[30-31]、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32]、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源再分配[29]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讨论。

1.5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规模经营

中国已经进入农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如何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与实现规模经营,是政府和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针对“农地市场化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绩效提高”难以充分达成的问题,有研究提出可以在“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农户”阶梯型农地合约结构下,提升集体共有产权下的农地合约制度绩效[33]。此外,研究发现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土地流转的制度成本[34],引导村集体参与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35],借助互联网提高信息搜寻能力、增加社会资本、提升信贷获得水平[36],减少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增加依据生产规模的补贴[37]等有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而耕地细碎化会弱化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化经营的促进作用[38];土地经营权抵押响应也可能会加深部分农户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依赖性,进而影响农村土地规模化进程[39]。此外,土地流转仅能在平均意义上提升农户人均收入水平,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却有扩大的趋势[40],可以通过发展合作社、合作农场来缓解这一困境[41]。

1.6 耕地资源长效保护机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等影响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构建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是本年度的焦点话题。其中,破解耕地“非粮化”难题成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42]。许多学者重点针对我国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展开了研究[43-44]。“非粮化”是农民的理性经济选择已得到多数学者的共识[45-47],其中工商资本下乡、粮地租金变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这一现象[16,48-49]。同时,也有研究对耕地“非粮化”的耕作层破坏标准展开了探讨,有助于对耕地“非粮化”行为的认定和治理[50-51]。另外,耕地的多功能性也得到学者的持续关注,尤其是耕地的生态功能。一些学者开展了耕地生态安全、生态效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相关研究[52-58]。基于此,在耕地多功能保护方面,有研究探索通过耕地生态补偿的途径推进耕地生态的占补平衡[59-60]。在耕地保护政策方面,有学者指出农地确权可以强化农户层面的耕地生态保护,使得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有所减少[61]。也有学者提出通过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健全耕地生态健康的网络监测体系等手段实现耕地“三位一体”保护[62]。在立法方面,有学者建议应将耕地保护的立法层级由行政法规提升为专项法律,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与黑土地保护的立法[63-64]。

1.7 国土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

面向国土空间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转型,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依然是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土地发展权配置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灵魂”,更是得到了学者们的重点关注。有学者对土地发展权配置的内容、形式及收益分配进行了解读,提出要构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规模指标+空间分区+属性管控”初始配置体系,设计以“存量提效指标”与“新增流转指标”双轨制发展权交易平台[65]。随着部分地区率先开展规划指标交易实践,土地发展权配置逐渐被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价值评估与交易体系构建等研究中[65]。在国土空间治理方面,有学者指出了此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中的刚性管控加强而柔性治理不足的问题,探讨了在刚性管控之上建立起柔性治理机制若干路径[66]。信息化技术研究也为实现“刚柔共济”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和高效的量化手段,推进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实现[67]。此外,也有学者针对乡村空间治理转型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型的乡村空间治理运转机制,为落实实用性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条件[68]。

1.8 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在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背景下,如何有效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土地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土地利用产生的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指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效率测算等。有研究发现强脱钩和扩张负脱钩是当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和生态系统服务强度二者的主要关系类型,前者是两难的窘境,后者是双赢的模式[69]。更多的研究聚焦于区域尺度,例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中区域一体化、经济集聚下的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70-72],也有一些研究聚焦于黄河流域、喀斯特山区等特定地形地貌区[73-74]。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作为人与自然交互最密切的耕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关注最多的。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智慧[75];也有研究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76]。此外,土地利用的碳收支问题也备受关注,学者们从旱改水型农田整治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77]、“三生空间”演化对碳代谢的影响[78]、基于住房价格的通勤碳排放空间分异[79]等不同视角展开了研究,但是碳排放计算主要借助现有的碳排放系数,评估的精准程度还有待提高。

1.9 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碳排放和吸收过程,是碳排放和吸收的双重主体[80]。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的重要战略目标下,土地绿色低碳利用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基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许多研究展开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模式下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的定量测算和情景模拟,提出低碳化土地利用模式[80-83]。同时,气候变化、土地发展权流转等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受到较多关注[81,84]。在实现路径上,有学者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模、结构、布局的调控,将减碳目标纳入空间规划全过程和各层级,进而促进空间的绿色低碳转型[85]。土地绿色利用与土地低碳化利用相辅相成,有学者从土地自然属性、土地永续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土地正义四个方面探讨了土地绿色利用的理论逻辑,并提出了土地绿色利用理念融入土地法治建设的相关建议[86]。部分学者也展开了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实证研究,探讨如何以最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87-89]。

1.10 土地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在土地整治发展历程中,乡村空间始终是整治的主要对象和研究热点[90]。不少学者从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创新[91]、全域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融合[92]、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监测监管与绩效评价[90]、旱改水型农田整治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43]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以期将土地整治工程科学系统地运用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处。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念认知也在不断提升,有学者认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的关系呈现协调布局、系统治理、人地和谐三个阶段的演进状态,目前所开展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作处于第二阶段,未来要遵循绿色发展方向,促进社会—生态要素耦合[93]。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科学到决策视角,有学者提出构建“本底调查测度—多维认知—科学识别—价值重塑—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的路径[94]。在具体应用上,有部分研究聚焦于生态修复分区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的新的分区方法[95-96];也有研究提出基于游憩导向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模式,这是将受损生态空间保护与休闲空间融合的重要手段[97]。

2 2021年国外重点土地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2021年,国外土地科学研究聚焦于土地市场、土地产权与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权利平等问题,面向粮食安全的农田保护,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信息提取与方法优化,土地利用的跨学科拓展等重要议题。

2.1 土地市场、土地产权与农业生产效率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市场、土地产权制度尚不完善,粮食安全问题持续面临挑战。一项在埃塞俄比亚的研究表明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帮助许多处于贫困的年轻家庭提供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生计方式[98],还有一些研究比较了土地租赁和土地购买市场的差异及其对农地规模化的影响[99]。土地产权制度也显著影响了农业生产,大多数研究表明土地确权颁证会促进土地租赁进而有利于农地规模化,对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100-101]。然而,在越南、赞比亚的研究中发现,土地确权虽然会使农户认为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一旦使用权有随时被收回的风险,土地确权并不会显著影响人们对农地的投资[102-103]。此外,地区的武装冲突会导致大量耕地撂荒进而影响粮食安全[104]。

2.2 土地权利平等问题

土地权利平等问题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中包括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的权利关系、男性和女性拥有权利的平等,这是引起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乌干达,研究发现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责权关系不清晰的时候可能会限制土地生产力,因为土地的合法所有权主体因不能持有而无法充分利用土地,但持有土地的使用权主体却因不能合法拥有而无法开发土地[105]。在男女土地权利的平等方面,有研究发现,相比女性,男性土地所有者拥有最强的土地权利和最高的土地使用权安全性[106];在印度,一个家庭中儿子和女儿面临着不平等的土地继承权,女性想要获得土地权利往往是通过婚姻的方式[107]。此外,在保障女性福利方面,有学者提出拥有正式的土地产权可以有效地保护女性免受外部威胁,但是女性权利在家庭或社区内部被剥夺的问题仍不可忽视[108]。

2.3 面向粮食安全的农田保护

在国际上,“农田”上种植的作物种类之间的冲突成为农田保护新的关切,类似于国内当前重点关注的“非粮化”问题。例如,在加纳,作为经济作物的可可的种植使得粮食生产减少,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109]。如今在能源燃料需求不断增长与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农民更倾向于在农田上种植生物质能源作物,因此,生物质能源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之间的土地分配、生物质能源种植造成的耕作层破坏等问题备受关注[110]。目前,也有学者提倡通过利用边际土地来减缓生物质能源和粮食生产之间的农田竞争,保障粮食安全[111]。

2.4 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信息提取与方法优化

随着各种遥感技术的发展,一些研究将无人机技术、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等与光学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进而提取土地覆被类型、地表植被信息、地形变化信息等[112-114]。同时,还有研究将卫星影像图与点云数据融合,从而进行地表退化与土地复垦信息的提取,为土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115]。在提升地物分类精度和效率的方法优化方面,有研究测试了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使用Landsat 8全色波段来改进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的集成纹理信息提取的可能性,并制作15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覆盖图[116];随着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开发的深入化,不少国外学者开始研究训练集的大小对机器学习应用于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影响[117];同时,优化卫星数据中的适用及敏感波段来创建合成图像的研究也在持续展开[118]。

2.5 土地利用的跨学科拓展

土地科学是综合地理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国外许多研究都从跨学科的视角展开。新冠疫情下,有学者研究了土地利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土地利用对动物传染病蔓延的影响机制等,为传染病防控提供更广的视野[119-120]。自然资源中“水—能源—粮食”的纽带关系也是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基于此探讨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121]。同时,陆地统筹也是重要的研究方面,探索海洋资源对陆域土地利用和治理决策的影响[122-123],但现阶段海洋空间规划尚未很好地建立起海洋和陆地的联系[124]。除此之外,大数据研究的发展也丰富了微观上的土地利用相关数据,例如有研究利用微观地籍数据和出行大数据,对步行出行进行详细评估,进而测算城市空间活力[125]。

3 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进展评述

土地科学研究既是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又是服务经济社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应用性研究。结合学科发展与时代需求,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建党百年土地制度变迁史研究得到重视。研究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及国家治理等视角,全方位、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历程、逻辑和经验,为土地制度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及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提供了经验与思路。(2)支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各项制度研究持续推进。基于产权—市场—收益—监管的分析框架,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土地征收等农村土地制度研究持续深入,工业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为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依据。(3)耕地资源保护转型研究持续强化。特别是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护治理要向供给、管制、赋能等多政策融合治理转型,着力构建多维化、系统化的长效机制,为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和“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了思路。(4)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体系研究逐步深入。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与行政分级委托行使的“双分”管理体制,对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构建新型的央地关系,形成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具有重要参考。(5)“双碳”目标下的土地利用低碳转型研究明显升温。在持续深化土地利用生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对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低碳化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为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研究基础。(6)国土空间规划和高质量治理研究不断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土地发展权配置,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创新“双评价”“双评估”“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提出了“权域+地域”的国土空间新内涵,探讨了“刚柔共济”的国土空间治理新路径,对于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国土空间高质量治理具有重要意义。(7)土地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持续深入。研究将土地整治与村庄规划、乡村振兴目标融合,丰富了土地整治内涵,强化了整治的生态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特征。持续深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研究,特别在关键区识别、分区模拟和规划决策等方面取得进展,为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和国土空间保护提供了依据。

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支撑土地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系统科学理论、土地要素市场与价值理论、国土空间治理的理论体系等研究需进一步强化;(2)土地管理研究对于土地管理活动运行本质规律的系统归纳尚显不足,科学问题提炼不够,应加强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观点的研究;(3)土地经济研究对于基础性和应用性问题应对不够,应结合中国国情进一步强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市场体制建设、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调的土地配置机制、适用于公有制法理规则的产权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等研究;(4)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对于各级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层级传导机制等问题关注不够,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法制建设有待加强;(5)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本土化研究尚显不足,应结合我国实践,创新本土化修复理论和技术,进一步丰富实践案例研究成果。

4 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展望

4.1 主要需求

2022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也是建党百年之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启航之年。土地科学研究将紧扣时代发展主题,重点围绕土地资源服务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落实“双碳”目标等战略需求展开,全面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等要求。《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明确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范围,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印发,要求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并启动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施行,为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也作出多项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自然资源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延伸至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及设施农用地落实耕地“进出平衡”。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会议进一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3)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2021年,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湿地保护法》等,要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同时,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探索发展生态产业,旨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4)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科学确定建设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推动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对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提出开展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具体包括构建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等。

4.2 重点研究问题展望

在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遵循土地科学发展基本规律,展望2022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土地市场体系建设与制度变革。支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强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重点关注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土地征收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法律完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与监管,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存量建设用地的效率评价与盘活利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县域用地统筹政策创新,乡村人—地—业耦合协调发展路径,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人—地—钱等要素协同互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下的土地政策调控,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

(2)耕地资源用途管制与保护转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和“三位一体”保护,重点关注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核算与“三位一体”保护补偿机制,耕地用途变化信息的遥感精准识别与智能监测,耕地质量评价智能模型与应用,耕地生态风险预测与评价,耕地碳增汇技术与绿色低碳利用模式,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用途转换成因及多层级管控,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变革、气候变化下的耕地资源保护转型,耕地资源的跨区域统筹与一体化保护路径,水—食物—能源耦合关系与跨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多政策组合与多元主体参与的耕地保护治理体系,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国家黑土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

(3)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修复治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重点关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土地要素市场化与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控支撑技术,“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绿色低碳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全域土地整治与村庄规划的协同技术及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 “双碳”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的生态修复投入机制创新,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模式等。

(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低碳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体系构建与权能解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技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和考核机制,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实现路径,自然资源资产的基础理论与核算方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实现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多元化探索与创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碳源碳汇规律及核算体系,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低碳化转型路径等。

4.3 《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

围绕重点研究问题,2022年《中国土地科学》的重点关注方向为:(1)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善治理念下的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3)面向共同富裕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4)耕地资源保护转型与法制建设;(5)新安全观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6)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7)面向“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8)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技术与实践;(9)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治理体系构建;(10)绿色低碳转型下的土地系统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

致谢:感谢中国农业大学朱道林教授团队、中国人民大学丰雷教授团队、北京大学林坚教授团队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胡振琪教授团队在资料搜集整理方面提供的支持。

猜你喜欢
国土耕地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聚焦美丽呼伦贝尔 谱写国土绿化新篇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