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

2023-01-09 08:44■文/刘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舞蹈区域

■文/刘 玲

教师将多样的生活材料投放到幼儿户外区域活动中,不仅能丰富和扩充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还能有效推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有助于增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时,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设计和开发一些能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户外区域活动,并投放多样化的生活材料来为幼儿的户外区域活动增添乐趣,从而真正发挥户外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举例和论述,以期能为生活材料在户外区域活动中的投放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和建议。

一、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需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成长需求投放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生活材料,使幼儿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以幼儿能力发展状况为圆点,以培养方向为半径设置出的发展范围。例如,为了增强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性,教师可以在户外活动区投放一些木棍、木板等生活材料,为幼儿设计“过平衡木”的户外区域活动。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充分感受生活材料的应用乐趣,教师可以在“过平衡木”活动的初始阶段先组织幼儿在一些比较平坦、幼儿易于掌握平衡的材料上进行游戏。当幼儿逐渐掌握过平衡木的技巧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难度,为幼儿设置障碍物,让幼儿练习过平衡木。比如,教师可以在平衡木上放置一些塑料泡沫作为障碍物阻碍幼儿前进或者借助教室中的小板凳给幼儿设置一些障碍,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锻炼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户外活动区生活材料的投放需要根据活动内容和现阶段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材料的投放既不能超出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也不能盲目地投放材料,而是要投放能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的材料。比如,为了培养幼儿终身锻炼的意识,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的课余时间,为幼儿设计和开发了趣味“快乐投篮”活动,投篮活动中使用的“球”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利用废旧报纸和胶带粘贴的,“篮筐”则是教室中的水桶。在此次“快乐投篮”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并让同一小组的幼儿先进行比赛,哪名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投进篮筐数量最多,即为小组获胜者,接着各个小组的获胜者再继续进行比赛,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二、生活材料在户外活动区投放需要具有多元教育意义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要想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和生活材料的作用,教师要从幼儿的成长需求入手,使户外区域活动的组织和生活材料的投放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意义。在户外活动区投放生活材料要以多元教育意义为导向,要在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对幼儿的品质、素养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与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在设计和开发幼儿户外区域活动时要正视生活材料投放的价值和作用,将生活材料与户外区域活动相整合,为幼儿创设更具教育意义的户外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户外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时,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开发更多的户外活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搜集并整理一些与户外活动区生活材料投放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并利用业余时间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对设计和开发户外区域活动有所帮助的内容,以此确保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以及生活材料的投放更具效果。比如,教师在组织“户外运动会”“我是小坦克”等户外区域活动时,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幼儿的互动反馈中获得启发,为后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将纸箱、废旧报纸、塑料瓶等生活材料投放到“户外运动会”活动中,促使幼儿在愉快的运动中增强身体素质,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教师也可以将废旧轮胎洗干净后投放到“我是小坦克”活动中,以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精神。由此可见,在户外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时,教师要注重材料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生活材料的教育价值。

三、生活材料在户外活动区投放需要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

从现阶段幼儿园生活材料在户外区域活动中的投放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为幼儿所设计的户外区域活动和提供的生活材料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参与户外区域活动的热情和动力,难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导致幼儿对户外区域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和排斥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更加丰富和多元的生活材料,让幼儿感受户外区域活动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户外活动。

在开展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材料。例如,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抓握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搭积木”的户外区域活动,并投放泡沫砖、爬行垫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鼓励幼儿合作搭建。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从家中收集材料投放到户外活动区域中。比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拯救小动物”的户外区域活动。在“拯救小动物”户外区域活动中,由一名幼儿负责扮演正在睡觉的猎人,而其他的幼儿则负责扮演准备悄悄解救小动物们的爱心人士。其中,被捕捉的小动物们则是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偶。负责扮演猎人的幼儿每隔一段时间会醒来进行检查,而扮演拯救小动物的爱心人士的幼儿则需要在“猎人”睡觉的这段时间内尽量向“猎人”走去,并从“猎人”的手中取下动物玩偶,如果扮演爱心人士的幼儿在“猎人”醒来时没有停止自己的动作而被“猎人”发现,则会被淘汰出局。“拯救小动物”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生活材料应用到户外活动中所带来的乐趣,还能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意识,帮助幼儿逐渐建立爱心和责任感。

四、生活材料在户外活动区投放需要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户外区域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户外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生活材料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户外区域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投放一些更具趣味性的生活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一些舞蹈动作和技巧,教师将舞蹈教学内容和生活材料进行整合,设计了“我做你仿”的户外舞蹈动作练习活动。在“我做你仿”的户外舞蹈动作练习活动中,教师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让小组中的一名幼儿自主寻找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并将其和一些舞蹈动作进行结合,而另外一名幼儿则需要找出前面幼儿所使用的生活材料,并做出和前面幼儿同样的舞蹈动作。有的幼儿拿着红绸作为舞蹈道具,有的幼儿拿着手绢作为舞蹈道具。这样的户外舞蹈动作练习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能,帮助幼儿掌握了更多的舞蹈基础动作,还让幼儿感受到了生活材料应用在户外舞蹈活动中的乐趣。

五、生活材料在户外活动区投放需要能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至关重要。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要从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入手,利用生活材料为幼儿设计和开发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户外活动。

例如,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利用幼儿园中的生活材料开展了“户外废旧塑料盒大改造”手工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并鼓励同一小组的幼儿互相帮助。接着,教师教授幼儿制作塑料铃鼓的方法,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废旧塑料盒和一些小石子,将小石子放到塑料盒中,制作成铃鼓。此外,教师还鼓励幼儿发散自己的思维,引导幼儿尝试利用废旧塑料盒制作一些其他物品,如铅笔盒、小鱼缸等。这样的手工活动,不仅让幼儿切实感受到了参与户外实践活动的乐趣,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教师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投放生活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为了让生活材料在户外活动区真正发挥价值和作用,教师需要分析现阶段幼儿园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具体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投放生活材料。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生活材料投放的适宜度,保证在户外活动区投放的每一种生活材料都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成长需求,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多元性和丰富性,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感受更多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舞蹈区域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我和舞蹈
分区域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