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与优化课程资源构建园所课程资源库

2023-01-09 08:44施立美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年级组资源库幼儿园

■文/施立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在实施园本课程中,教师将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并采用课程资源库的形式进行保存、运用和宣传,积极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构建课程资源库,能为后续课程开发提供经验和材料,对幼儿园课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建立资源库制度,根据教师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收集、整理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资源,发挥年级组长在课程资源库建立中的枢纽价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补充资源库素材,积极整合与分类已经存在的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审议制度把握与调整课程资源,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传至教师学习平台,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一、建立课程资源库制度,根据教师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在资源管理的统筹安排下,幼儿园各个年级都要建立资源库,由年级组长负责收集、整理、分类,召集组员对收集的一些材料进行加工或者调整,以更好地适用于本年级的课程。

(一)构建年级组长统领制度,有效保障课程资源循环使用

年级组长要对每个课程主题的课程资源、教玩具等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主题表格量化,做到心中有数。年级组长要每周带领教师开展一次预备课活动,让教师自主挑选并借用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借用中,年级组长要制作一份表格,要求教师按规定填写借用人、课程资源材料名称、借用和归还时间。在每次的预备课活动中,年级组长还要带领教师一起检查资源库,查漏补缺,确保课程资源保管和使用的有效性。

(二)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做好课程资源的补充

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分为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两大类,各个年级可以选定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副组长负责线上资源的管理。除了线下的教玩具资源,教师还可以分工收集一些线上的课程资源,并将整个主题内需要的资源用表格的形式量化,方便下个年级组使用。

(三)实施教师课程资源收集责任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年级组长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将任务分配给教师,以实现资源的管理模式一体化。比如,由两位教师负责资源整理,将材料进行分袋装订,做好相应的标记入库工作;由两位教师负责资源入档,不断扩充或调整资源库,将修改或新增的材料入电子档并分类标记;由两位教师负责资源登记,时刻关注材料的去向,保证资源库的材料严出精进。例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中,中二班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收集了各班部分优秀的美术范画作品放于分档材料袋中,在材料袋上分别标记蝴蝶系列、蜗牛系列、燕子找春系列、花朵系列;中三班的教师收集了部分补充的绘本PPT资源并备注名字“小熊醒来了”“春天的田野”“蚯蚓的秘密”等,统一规整到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课程资源库中;中四班的教师统一收集了教师的区域观察记录表、游戏观察记录表、游戏案例活动、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记录等。

二、多元课程资源分类,提高利用率

(一)重整资源,挖掘有效资源

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资源库里的课程资源是循环使用的,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是有效的,其中有些资源会因为课程的变动或教师对课程的需求不同有所调整。因此,在整理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资源的价值,取其精华,根据本年龄阶段幼儿的需求,重整课程资源。例如,在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中,教师发现上一届的幼儿对“我的身体变化”“我喜欢的动物”等内容较为感兴趣。于是,教师根据本届幼儿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保留了“我的身体变化”的部分内容,增加了“如何在生活、游戏、运动中保护自己”的内容,将“我喜欢的动物”的内容更换为“我喜欢的运动以及运动打卡计划”,重整了课程资源,既有所保留也有所更新,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优化了课程资源。

(二)资源分类,共享优秀资源

资源库在一年一年的累积下,内容会更加丰富,包括资源包、教具、教材等。各个年级组应将材料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目录,方便教师使用。为此,年级组通过研讨将材料分为主题资源包、教具库、优秀教案、外出学习资料等,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改进,促使教师共享资源。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各年级组收集、整合教师的优秀教案资源,让每位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以参考相关的优秀教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优秀教案资源库中,包括优秀教案、优秀集体教学视频片段、教师合理化的教学建议等,教师可以将效果良好的集体教学视频、游戏分享、游戏活动等传至优秀教案资源库中,并以简单的文字记录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的感悟,以方便其他教师借用。

三、注重细致操作,促进多元发展

(一)主动登记,合理使用

年级组要制定借阅制度,要求教师在借阅资源库材料时主动登记借阅人、时间、使用班级等,并要求教师填写归还记录,防止材料丢失,确保材料严出精进。例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中,中一班的教师需要使用美术范画蝴蝶系列就会在资源库的主题分类箱中找到这个文件袋并在记录本上填写借用及归还时间、借用及归还数量、使用班级等。这样明确的记录信息不仅方便其他班级错开时间借用,也方便组长检查和整合,从而提高整个年级组资源的利用率。

(二)多重审议,充实资源

在审议课程资源时,教师可以针对资源的适宜性和课程的融合性调整资源,通过预选资源、课程实施、资源补充等环节,快速地从资源中获取有意义的教学信息、知识内容。例如,在“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中,教师提前选好了需要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幼儿自主生成了活动“蜗牛的小秘密”,教师则可以将幼儿收集的蜗牛的信息如蜗牛喜欢的食物、蜗牛的外形等用图文形式记录、添加到资源库中,以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与升级。

(三)资源加工,简化渐优

年级组还要根据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兴趣优化资源库中的网络、音频资源。对于较长的网络、音频资源,教师可以选择课程需要的片段,将资源进行简化、优化。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要积极讨论现有的课程资源哪些是可以用的、哪些已经不需要了,及时清理不需要的资源,以免占用大量空间。对于音频的使用,教师可以制作精简版和完整版并同步更新在资源库中,以满足不并同教师的需求。幼儿园各年级组长与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以保证课程资源明确具体、精简有效、便于查找,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整合隐性资源,推进全面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资源整合,导入隐性资源

园区内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隐形的课程,在促进幼儿发展、开发幼儿智力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教育作用。幼儿园可将大自然这个隐性的教学素材纳入资源库中。教师可以在园区内栽种多种花、草、树木,在春天引导幼儿浇水施肥,体验劳动的快乐;在秋天带领幼儿采摘果实,体会丰收的喜悦;在冬天带领幼儿铺设塑料薄膜,保护树木植被,让幼儿感受季节变化。教师还可以在园区内种植瓜果蔬菜,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魅力。

(二)多元文化,注重体验

教师在创设课程时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传统节日开展庆贺活动,将食物制作、果实采摘、服装展示、歌唱比赛等融入实践探索中。在表演区,教师可以悬挂木偶、玩具娃娃、旗袍等,通过播放不同国家的儿童舞蹈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文化形式。在图书区,教师可以放置各种类型的图画书,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识。教师可以整合教学活动,将活动内容、活动素材整理进资源库,以方便其他教师使用。

五、强化师资队伍,推进长效发展

(一)园本教研,深度探究

教师要解决资源挖掘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看到不足,借助团队力量寻找问题根源,不断进行课堂革新。幼儿园要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储存、更替、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层层展开调研,探索具有园本特色的管理方式,以提高课程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探索,努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资源。

(二)科学评估,助力发展

幼儿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切实涵盖幼儿园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以及相应要求。幼儿园还要加强园内评估,引导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及时关注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评估引导教师反思教育实践,明确资源挖掘和利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以推动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深入。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收集、整理、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同事经验、整合教学实际、融合教学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课堂教学,以切实满足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

课程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也不是单靠一人力量能完成的,需要全体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持续关注,不断调整与优化课程资源,并在充分掌握幼儿园现有资源的同时,持续吸收新的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年级组资源库幼儿园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我爱幼儿园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欢乐的幼儿园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爱“上”幼儿园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