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小衔接中前书写的思考

2023-01-09 08:44邢培钰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书写幼儿园

■文/邢培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语言领域的要求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书写能力是幼儿学习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前书写活动,可以强化幼儿的书写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上,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说:“幼小衔接是3~6岁整个幼儿园阶段该做的工作,而不是在幼儿园大班才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围绕“幼儿园如何做好前书写教育工作”展开研究,以总结前期经验、反思创新调节、收集学习理论、实践教育教学、观察记录调整为研究路径,以期激发幼儿对书写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前书写经验,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一、巧借游戏,重视肌肉的协调练习

良好的书写习惯离不开手指肌肉的协调练习,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握笔书写之前进行肌肉协调性的练习,使幼儿学会灵活地控制手指和运用手指。我园大班教研组通过总结、反思、讨论,制定了一套锻炼幼儿精细动作的特色游戏方案。教师可充分利用餐后活动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丰富的游戏材料,在独立、放松的环境中锻炼肌肉协调能力。教师应通过定期观察、对比记录等方式,结合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幼儿的发展情况调整、更换游戏材料。以我园大班幼儿为例,年级组教师每月开展一次“幼儿前书写准备环境”探讨会。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提出了以下问题(见表1)。

表1 发现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我园教师通过调整材料,开展“两指”搓圆、绘画、拓印等游戏活动,以锻炼幼儿“两指”的灵活度,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同时,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游戏内容,对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如表2,见下页)。比如,小班幼儿可选择串珠子、两指捏气泡膜等游戏;在前期肌肉协调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中班幼儿可选择两指穿吸管、画线团等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更加注重手腕力度与协调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引导大班幼儿进行“描画游戏”“连接游戏”等。趣味性的游戏方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还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表2 游戏内容调整

二、激发兴趣,注重幼儿的表征

(一)前书写环境创设——一日活动

前书写活动可以是幼儿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具有操作性的前书写感知环境,激发幼儿对标志、文字、符号的兴趣。

例如: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绘制“一日生活流程表”“班级公约”“自主游戏规则”“户外活动须知”“活动区标识”“自主游戏计划”等。这种活动能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文字、符号、图画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帮助他们了解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幼儿进行前书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前书写环境创设——主题活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前书写环境,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记录,掌握多种书写方法。我园教师将前书写学习融入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积累足够的素材,进而丰富幼儿的表达内容,增强幼儿的前书写能力。比如,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写画结合的方式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见图1)。

图1 植物观察表

再如,我园大班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教师引导幼儿将关于小学的问题记录在采访单上,再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并采访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在采访单上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疑惑,指导幼儿梳理、记录自己的问题,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图画、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

三、家园联动,科学进行前书写

(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和家长指导幼儿进行前书写的目标主要是掌握正确的执笔方式及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教师应围绕“坐姿”“握笔姿势”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采取示范法,通过实物教学,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其次,教师可运用儿歌法,将枯燥的执笔方式总结成趣味儿歌,如“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中间留空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笔杆离开虎口处,拳心要空腕用力”,以帮助幼儿记忆。最后,教师可运用提示法,引导幼儿进行手指伸缩练习,为幼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延续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家中设置“集赞墙”,鼓励幼儿坚持正确握笔姿势及坐姿。当幼儿累积的“赞”达到一定数量时,家长可以奖励幼儿小礼物,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幼儿的书写信心,从而促使幼儿更加积极地进行书写活动。

(二)激发书写愿望

家园共育是构建教育合力的有效策略,我园通过家访、专题讲座等途径,向家长传递关于前书写的科学知识,与家长合作激发幼儿书写表达的欲望。例如,在亲子阅读中,当阅读完故事后,除了让幼儿讲述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家长还可引导幼儿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对该故事进行创编、续编,以加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幼儿理解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同时,家长可以给予幼儿书写超市购物清单、周末出游计划的机会,激发幼儿自主书写的兴趣。家长也可在家中设立“前书写”区域,并为幼儿准备油画棒、水彩笔、铅笔、橡皮、纸张等材料,为幼儿创设“前书写”的机会,让幼儿借助这些工具进行创意表达,描述自己的一日生活(见图2)。在幼儿完成记录后,家长还可引导幼儿用语言解读自己的绘画,以丰富幼儿的前书写经验,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

图2 幼儿所绘的一日生活

幼儿良好前书写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幼儿平常的书写习惯,多引导、多启发、多鼓励幼儿,以增强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前书写习惯。

幼儿园的前书写活动是幼儿进行书写活动的重要基础。幼儿在进行前书写时,可以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同时也可以了解书面语言的功能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读写规则。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在前书写活动中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重视激发幼儿的前书写兴趣,促进幼儿前书写经验的形成,为幼儿向小学过渡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书写幼儿园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我爱幼儿园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欢乐的幼儿园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爱“上”幼儿园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书写春天的“草”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