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浸式教学在初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

2023-01-11 02:17吕小燕
中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本初中语文情境

吕小燕

沉浸式教学其主要是指人们在完成一项任务或是掌握一个技能的过程之中,能够高度集中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兴趣,不断的忽略时间和空间,达到一种忘我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更为沉浸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会发生在阅读,运动和艺术活动之中,而将其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应用,相关人员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一、沉浸式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

1.共生性

在课堂展开过程当中,沉浸式阅读教学其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实现共同沉浸的状态,而不是让学生单方面的去了解文章,教师本身应该对文章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进一步积极调动学生沉浸其中,从而双方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文本阅读沉浸体验,进而以自己的情绪充分带学生走入课本之中。

2.共情性

在阅读过程当中,要保证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和情感的联结,为此,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能够通过这种渠道的对接,帮助学生与作者之间通过文本和文章来产生共情的效果,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实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脉络。

3.整体性

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实现一种沉浸式的阅读效果,其需要一种整体性的特征把握,为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阅读教学应该保证其自身的整体逻辑思维的连贯性和文本阅读的整体性,不能只是片面的理解文章的部分段落而断章取义,这样很难实现准确的情感内容的把握,而是要充分结合全文和整体的文本内容来进行准确思想情感的识别。

二、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教师的思想主导性过强

从初中语文课本之中不难发现,其中常常会有一些散文,学生在面对很多新文本时,由于其年龄尚不成熟及常常会对于新文本带着一定的主观情绪,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常常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直接将文本中的直观思想去灌输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让学生无形之间对于整个阅读产生排斥,由于每个学生在对于问题的看法当中,常常会产生多样性的想法,在这种主导性思想的构造之中,就会使得学生很难充分的走进文本,而且为了得到这种功利性的结果,常常很难产生积极的阅读兴趣。

2.教学氛围的激活程度不足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情感的体验也需要良好的情境氛围的构造,由于教材中的很多文本材料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中相距较远,学生在理解的过程当中,在缺乏与之相关实际的经验和体验的前提之下,就很难获得共鸣,很难走进文本之中,然而在该方面,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格外关注,虽然有一定教师会认识到这存在一定的问题,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相关的阅读文本的播放,然而对于其应用效果和情景创造的能力都非常有限。

3.不注重对学生思维和感受的挖掘

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想让学生能够充分热爱沉浸式教学,那么,在阅读之后的这种沉静式的体验和分享以及感受和心得的交流也是尤为关键的,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室在有意识的去打造这种教学氛围的同时,却不关注学生的实际感受,也不注重对学生这种想象能力和情感共鸣的深入挖掘,使得教学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学生也很难在这种沉浸式教学过程当中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深入思考,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积极培养。

三、沉浸式教学在初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打破先入为主的教学态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在面对新文本时,充分地让学生走进文本沉浸文本,并且在阅读时获得更多新的感受和体验,那么。首先,应该能够革新自己的阅读态度。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切记采取先入为主的主观教学经验来代替学生的摸索过程。学生在面对新文本时,常常会带有着多种多样的情绪,尤其是针对于教学课本当中常常出现的抒情式散文,这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其存在着一定的叛逆期,对于很多直接抒情的散文是存在着一定情感排斥的。为此,教师要注意去引导学生能够如何热爱阅读文本,而不是简单的去寻找绝对的功利性的答案,不要强化把文章的主旨全部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在阅读中去摸索去感受,从而在不断的阅读和反复欣赏之中能够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去阅读教材,然后在阅读之后可以去询问学生,对于这篇文章阅读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可能怕自己的感触是存在偏颇的,不太自信去敢回答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提问方式,例如:有什么样的感触地方吗?那么学生或多或少会回应其确实会回应在阅读过程当中一些情感的感受上的波动,在这种不断循序渐进的交流之中,虽然语言质朴,但感受很真实,教师再将学生的这些主要的感受进行关键词的提炼,然后便可以在这种教学片段之中,不断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虚心的文本阅读时逐渐的去产生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2.充分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情境氛围的创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们也因为不断地意识到,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可以发现沉浸式的文本阅读对于情境还原的效果具有更高的要求。这种情景的创造不再对于简单的技术应用的简单促进,而是需要将其中的情感活动和认知进行充分的结合,结合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尽可能地将作者笔下的真实情感体验去进行创设,还原作者的内心情境,帮助学生走入到课本之中,真正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为此,教师在阅读之中不能简单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将相应的文本阅读,换一种方式进行阅读形式的体验,而是真正的要强化对于整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扮演鲁迅,然后让其他学生去模拟拍掌欢呼,喊万岁的场景,通过这种欢呼哄闹和拍掌使得学生对于整体的当时的感受进一步的激发其情感的波动。通过对教学片断的模拟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对于作者当时的感受进行良好的共情,产生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3.深入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过程当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受能力的深入挖掘非常重要,不仅要学会欣赏文字,不仅要学会阅读文本,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学会感受美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文字带给我们的温度和其在我们脑海中所呈现的形象,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充分和深入的沟通,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深入挖掘,去驱动他们能够完善自身的想象能力。

例如,学习鲁迅的《故乡》,其中有一段文章是对于月夜水乡的环境生动情景描述。这篇文章虽然写得非常唯美,但是学生很难去真实地感受到美好画面,教师就可以去给学生出示一些月夜江南水乡图等,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当时的画面,挖掘学生们的情感和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对其给予足够重视,要充分的结合当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关于有意识沉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捕捉到沉浸式教学中的关键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为提升学生的素养和锻炼其想象能力和情感产生共情能力,提高其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猜你喜欢
文本初中语文情境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