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让语文课堂声情并茂

2023-01-11 02:17
中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能力

周 洁

关键字 初中语文 语文课堂 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已不再仅限于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要求,而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与目标。将情感教育融入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找到语文学科学习的乐趣所在,让情感教育真正地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一、创造真实阅读情景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个人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感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实现自我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为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当为学生创建更加真实的情感教育情景,让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形成共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以更加饱满的兴趣来提升自身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兴趣程度,不断提高学生情感感知以及表达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黄河颂》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形式在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找寻有关于黄河的视频以及音频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们进行分享,让学生对于黄河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可以了解到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作者创作时所处的背景以及年代,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进一步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将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真实情感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课文阅读时,可以有更加真实、直观的阅读感受,对文章内容以及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个人情感的升华,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情能力。最后,学生在对《黄河颂》一课进行反复阅读与感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知内容进行分享,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自我剖析与表达,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选择合适的文章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文章内容尤为重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着较强的好奇心,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为此,选择合适的文章内容,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让书本上的文字更为生动、活泼,为学生带来更加深切的情感感受。

例如,在进行《孟子》两章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还可能由于畏难心理而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在开展《孟子》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孟子的生平简介进行讲解,并对孟子的相关事迹以及性格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孟子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进而再进行《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两篇文章的阅读以及学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加清晰的理解与认知,建立更加坚韧不拔的品格,让学生们真正地在《孟子》两章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得到情感教育,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尊重学生朗读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对班级内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情感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尊重,以更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情感教育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朱自清先生《背影》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结合自身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小事来进行文章的阅读,更清晰的感受朱自清先生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让学生更为清晰、准确的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内交流,并将各小组成员的不同想法进行汇总,最后在班级内进行分享,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自我的表达,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其中所释放的情感内容,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多种情感教育活动并存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对于提高学生感知能力与共情能力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情感教育工作,让课堂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让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地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帮助情感教育更“接地气”,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活动,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我的母亲》一课的学习时,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的情感感悟,因为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每天辛勤奉献的也是母亲,学生们对于母亲有着很强烈的表达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情感教育活动时,就可以将语文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情感教育活动的课外延伸,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母爱的力量。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体验母爱”的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母亲的奉献与爱意记录下来,并对母亲的付出与奉献表达自己的感谢,以自己想到的方式对母亲进行回报,可以以书信、朗读诗歌的形式,也可以帮妈妈做家务、帮妈妈按摩等形式,让母亲感受到子女对于母亲一直以来奉献的感受,更好地促进家庭和谐的同时,让学生情感得到有效教育与培养,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别人给予的爱,促进学生情感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五、综合考察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内容,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普遍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但这种评价方式仅以成绩论英雄,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为此,教师应综合考察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多维度鼓励式教学,让考试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真正地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提升情感教育培养质量。

例如,在《沁园春·雪》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背诵和默写以应对未来的考试,而是应让学生在本篇文章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诗朗诵、情景剧等形式更好地丰富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实现学生个人情感能力的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实现声情并茂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开展情感教育时,必须真正地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情感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开展语文学科的学习。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情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台上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