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现状与思考

2023-01-11 21:51王金秀乔远静王晋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医药素养大学生

王金秀 靳 怡 李 燕▲ 乔远静 王晋芳

1.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滨州 264003;2.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指个人理解掌握中医药学科理念和知识、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家庭适宜方法的程度,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提高文化素质的能力[1]。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活跃因子,肩负继承、发扬、创新中医药文化的重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技术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形式,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重要的载体。如何利用国家大力推广和学生乐于接受的互联网途径,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传播中医药文化,是众多研究者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现状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概念是由谭巍等[2]提出,其课题组首次开展全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偏低,仅为8.55%。李芮[3]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3.16%,总体水平仍较低。

2016年起我国开展在校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相关调查[4-12]。研究者发现,北京[4]、广州[5]、山西[6]等地的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在17.95%~27.27%,虽高于全国水平,但仍偏低。部分研究者采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评估大学生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和运用水平。陈怡等[7-8]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达标率为20%左右,高于全国水平。而张文韬等[9-11]研究者的调查却认为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达标率高达46%以上,可能与该区域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度较高有关。一项关于吉林省某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的调查[12]发现,留学生中具有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比例远低于中国大学生水平,仅为6.37%。

1.2 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影响因素

在众多因素中,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生活费、直系亲属有无慢性病、家庭生活习惯、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开设相关课程是影响国内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主要因素[4,6-7,11];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参加过中医课程学习、生活费充足、家庭生活习惯好、父母受教育水平高、直系亲属患有慢性病的医学院校高年级城市户口的女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较高。而国家政策、文化背景、语言理解和专业背景是影响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主要因素[13]。亚洲国家留学生,尤其是韩国医学相关专业留学生,由于其国家的“韩国医学”与传统中医有诸多相似之处,文化差异及语言障碍较小,故总体素养水平高于其他国家。

2 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必然要求

中医药学是当今世界唯一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特点鲜明、完整保存、代代传承,并且不断发展至今的医药学,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千年的智慧结晶。在当今社会,每一个中国人应坚守中华文化的根底,将中医药文化的改革发展融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当代大学生承载着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离不开当代大学生,他们具有活力、富有创新精神,是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14]。宏观来说,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高中医药文化知识水平,培养文化自信,是其承担起弘扬、传承、开拓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2 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提高其健康水平的内在需要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蕴含“大医精诚”的人生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四诊合参”的思辨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观、“扶正祛邪”的中和观等深刻的中华思维方式[15]。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理念与思维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减轻疾病负担[16]。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医药理论和元素,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促进其全方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2.3 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促进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医“治未病”的健康观,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涵义,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模式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的转变,能适应我国疾病谱的变化[17]。提高当代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将有助于将以治病为中心的健康理念转变为以健康促进为中心,适应新医改“战略前移”“重心下沉”的需求,是促进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18]。

3 互联网技术在提升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策略中的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工作。《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19]提出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20]把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纳入核心工作指标,文件倡导: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动中医进校园,综合运用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手持终端等新媒体是我国公民接触中医药文化增长速度最快的2个媒介。针对在校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等特点,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路径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策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存在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内容科学性差、传播目的商业逐利、传播效果两极分化、传受双方互动不足等问题。因此,将互联网与中医药文化传播有机结合,创造、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途径,采用中医+、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新形式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以提升大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3.1 两微一端

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及移动客户端,这三大新媒体技术以其高互动、及时化、碎片化、全面立体化的传播优势展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创新的途径。

3.1.1 微博、微信 微博平台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登录,用户注册门槛低,大学生是微博的庞大受众群体。相较于微博,微信更类似于“熟人社会”里的社交网络。大学生对微信传播信息的观看性要优于微博,微信对信息受众的可控性也较强[21]。通过微博、微信权威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中医药健康文化交流群等途径可实现中医药养生知识、文化、历史等知识的即时分享和传播互动,能够让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信息交流中。在微信公众号的创建中,可以由中医药期刊、省级大型中医院以及有关行政单位等权威机构来建立,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全国各地可以市级或者高校为单位,中医药类院校和非中医药类院校联合,共同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交流群,群内配有两名以上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老师或者中医药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方便群成员日常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答疑解惑,使得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尤其是非中医院校类大学生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大学生可在思想的交流和知识的碰撞中提高整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3.1.2 移动客户端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开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种形式的移动客户端涌现出来。其中,各种短视频平台也在飞速发展,短视频文化正以迅猛之势普及全国。研究中可将中医中药的文化和富有中医特色的疗法技术制作剪辑成短视频,趣味性地融入网络流行语,使受众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刷视频的同时全方位接触中医药文化知识,利用短视频传播相关知识和文化将成为大学生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主流途径之一。

3.2 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技术,虚拟现实以仿真技术为基础,仿真引擎是虚拟现实的核心[2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因其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自主性等特征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文化传播中,为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带来机遇。

3.2.1 建立虚拟仿真中草药园、中医药博物馆或中医药图书馆 中医药高等院校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开发建立中草药园、中医药博物馆或中医药图书馆。虚拟场馆的建立能够突破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的单一性和中医药资源的匮乏,加强体验者与中医药信息资源、中药材3D立体模型、中医药特色理疗技术的沉浸式互动联系,使得大学生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枯燥的“你讲我听”。目前已有院校初步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药材的展示、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教学中。

3.2.2 开发虚拟仿真游戏 可将中药材的培育和植株的挖掘、药材加工制作、中药方剂的熬制、中医特色疗法情景模拟和中医五行理念等融入虚拟仿真游戏,玩家可选择扮演各种角色,伴有相应的提示、晋级和奖惩机制。中医药虚拟仿真游戏能够传达中医药理念和知识,让大学生在娱乐中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高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目前中医药领域关于虚拟仿真游戏的开发研究较少,系其开发成本过高,技术尚不完备,有待进一步探索。

3.2.3 虚拟仿真纪录片 近年来,《本草中国》《本草中华》等中医药文化纪录片陆续热映,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得以进入大众视野,引领观众进入尘封已久、神秘传奇的中医药世界。而将虚拟仿真技术创造性融合于纪录片中,能够使得受众如身临其境,跟随纪录片的节奏,目睹古时中医药源起神农尝百草,岐黄之术历经千年,无数先辈的传承和创新凝成了今天的中医药技术。虚拟仿真纪录片带来了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震撼同时,使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3.3 线上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化传播途径。利用互联网,可通过举办线上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答题竞赛、“穿越古代”视频制作比赛、校园中医药元素二维码设计比赛、“名师线上大讲堂”等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知识,培养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4 总结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对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开拓中医药文化在高校大学生间传播的新途径,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中医药类的相关企业、医院和院校应大力支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必将有效改善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缺乏的现状,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使中医药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河中熠熠生辉,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医药素养大学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