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及B超对乳腺X线摄影中“局灶性不对称”征象诊断价值的研究

2023-01-11 10:52阮莉金伍康伟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3期
关键词:灶性征象B超

叶 玲,阮莉金,伍康伟(通信作者)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东 湛江 524000)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是妇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由于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以及患者不能及时就医,导致大部分汉族就诊时已经发展至疾病晚期[1]。所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诊断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如何早期发现疾病也是医患一直以来关心的重点问题。乳腺X线检查是乳腺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和筛查工具,X线下乳腺癌有时表现为“局灶性不对称”,“局灶性不对称”是第五版BIRADS征象之一,指在乳腺X线摄像中头尾位及内外斜位上均可见,非组织重叠所致,两两对比局部不对称(不超过一个象限)的纤维腺体密度影,病变缺乏肿块轮廓[2]。此征象往往难以定性,不仅见于乳腺癌,也见于腺病、乳腺炎、脂肪坏死等良性疾病,需要穿刺活检或定期复查,以明确诊断[3]。由于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检查,诊断周期长,在患者中应用受限,而定期复查则受辐射影响,同时增加诊疗费用。所以,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提升对“局灶性不对称”征象诊断的准确率。近年来对于B超、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逐渐成为热点,但是临床对于MRI诊断X线的重要征象“局灶性不对称”的后续检查研究仅有个别报道,且以联合诊断为主[4]。本次,将对MRI及B

超对乳腺X线摄影中“局灶性不对称”征象诊断价值分别进行探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2021 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乳腺X线诊断具有“局灶性不对称”征象且触诊有包块的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71±9.66)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X线检查诊断具有“局灶性不对称”征象;②患者具有沟通能力;③意识清楚者;④ 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④有心脏支架者;⑤幽闭恐惧症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7天内同时进行B超及MRI检查,且后续有病理结果。

B超检查:使用东芝400、500 B超对患者乳腺进行超声检查,协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使用频率为(6~13)MHz探头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扫查,由乳头至腋窝,主要观察是否有肿块存在,结节是否成低回声,有无钙化现象以及结节边界是否清晰,对于异常征象保留超声图像。1名从事乳腺B超10年主治医师,负责对筛选患者B超应用于“局灶性不对称”各征象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

MRI检查:使用GE Discovery MRI 750 3.0T MRI扫描仪,患者体位:俯卧位;检查位置:使用乳腺专用线圈,使患者的双乳自然向下垂于线圈内;检查方法:对患者的双侧乳腺进行平扫,参数设置:横轴位T2WI FSEIDEAL序列,重复时间、回波时间分别为5 139 ms、88 ms;横轴位T1WI FSE序列,重复时间、回波时间分别为420 ms、7 ms;DWI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1 000 s/mm2;矢状位T2WI FSE脂肪抑制序列,重复时间、回波时间分别为3 500 ms、92 ms。平扫完成后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双侧乳腺组织、胸廓前部以及腋窝,参数设置:横轴位T1VIBRANT增强,重复、回波时间分别为3.9 ms、1.67 ms,翻转角5°,层厚1.4 mm,在对比剂注射后的30 s开始连续6次的无间断扫描,单次时间60 s。1H-MRS重复时间、回波时间分别为2 000 ms、155 ms。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患者的MRI检查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MRI与B超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应用于“局灶性不对称”各征象的数据

86例患者中,经过金标准确诊为良性疾病的有47 例,恶性疾病的有39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6例、导管原位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浸润性混合性腺癌4例;良性疾病有47例,为腺病23例、炎性病变15 例、脂肪坏死5例、纤维腺瘤4例;恶性患者病灶形态为分叶状、不规则形36例(92.31%),病灶边缘不清晰(毛刺样或不规则)34例(87.18%),病灶不均匀强化有38 例(97.44%),非肿块样强化的有35例(89.74%);病灶时间-信号强化曲线(TIC)类型Ⅱ型8例(20.51%),Ⅲ型31例(79.49%);1H-MRS图像上病灶于3.2 ppm处出胆碱峰20例(51.28%)。

2.2 B超应用于“局灶性不对称”各征象的数据

恶性病灶39例,其中30例(76.92%)呈低回声结节,26例(66.67%)结节伴有钙化,32例(82.05%)结节边界不清且表面不光滑,30例病灶内存在较丰富血流信号(76.92%)。

2.3 两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对比

86例经乳腺X线为“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患者中,经过金标准诊断为,良性疾病的有47例,恶性疾病的有39例,经过B超检查确诊40例,真阳为31例,9例误诊,8例漏诊;MRI检查确诊39例,38例为真阳,1例误诊,1例漏诊,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对比 单位:例

2.4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

B超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低于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n/m)]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全球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约167.1万,每年约52.2万死于乳腺癌,而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5-6]。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准确诊断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乳腺X线检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乳腺癌重要筛查方法,但是不是所有触诊包块都表现为X线肿块影,为降低漏诊率,二十一世纪初,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在乳腺X线摄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第四版、第五版均提出了“局灶性不对称”征象,该征象不仅是乳腺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及其某些特殊类型乳腺癌在X线摄像中的唯一征象[7-8]。由于“局灶性不对称”X线往往难以定性,目前临床确诊主要通过频繁复查或穿刺活检,但是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也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临床也可以通过B超、MRI无创检查降低穿刺活检概率,但是B超、MRI检查对“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诊断价值究竟如何,能否作为“局灶性不对称”诊断的方法,本次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经过金标准确诊为良性疾病的有47例,恶性疾病的有39例,恶性病灶有MRI上主要表现为:①形态分叶状、不规则形;② 病灶边缘不清晰;③不均匀强化、非肿块样强化;④病灶时间-信号强化曲线(TIC)类型为Ⅲ型;⑤病灶内出现胆碱峰。恶性病灶有B超上主要表现为:①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②低回声团块中有小钙化灶;③病灶内存在血流信号,尤其是动脉有血流信号。经过B超检查确诊40例,真阳为31例,9例误诊,8例漏诊;MRI检查确诊39例,38例为真阳,1例误诊,1例漏诊;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7%、97.44%、97.87%、97.44%以及97.87%,均高于B超检查的80.23%、79.49%、80.85%、77.50%以 及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荣小翠[10]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这说明,磁共振检查对于软组织的诊断具有较高分辨率,能够通过对序列以及多方向的成像对病灶进行诊断,通过对病灶形态、边缘形状以及强化特点和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隐匿病灶,确定病灶范围,为患者后续的手术和治疗提供指导[11-12]。超声检查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效能,同样可以作为“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重要诊断方法,但是对于较小病灶的诊断相对较差,对于临床具有疑难性、争议度较高的疾病类型仍然需要以MRI为主。

综上所述,磁共振与B超检查对于局灶性不对称的检查和最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于病灶的病灶形态学特征、强化程度等情况的检查具有较高价值,磁共振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病灶,对于良恶性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在诊断过程中以资源互补为原则,对于常规筛查可以使用B超检查,但是对于查难以定性的病变仍然以MRI为主,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灶性征象B超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多灶性PTMC与单灶性PTMC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比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癌灶间的异质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写字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