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性

  • 梯度回波同反相位序列在诊断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的应用价值
    脂肪浸润往往是局灶性的,酷似肿块,故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极易误诊为早期胰头癌等肿瘤性病变。本次研究采用磁共振常用化学位移成像梯度回波同反相位,对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的认识,减少误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8 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至2022 年8 月15 例因CT 提示胰头局灶性低密度、肿块待排从而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所有患者经过临床随访6~30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10期2023-11-13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多灶性原发性神经母细胞性肿瘤1例
    4.8);考虑多灶性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性大,不除外累及左肾并伴腹腔多发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胸腹部病灶。术后病理:(左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分化型)伴左肾周脂肪及左肾上极浸润、腹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右后纵隔)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 GNB)(混杂型),(左后纵隔)NB(分化型);基因检测:获得MYCN基因,11q23正常,PHOX2B扩增:9 028.75×10e-1。临床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9期2023-09-27

  • CT灌注参数结合血清AFP、CEA、CA199对小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价值
    53000)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肿瘤样良性病变,早期病灶较小,缺乏明显症状,不易被临床发现[1]。小肝癌属于肝脏恶性病变,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单个结节也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3 cm,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特点,临床需进行及时的诊治,否则将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随着近几年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 灌注成像技术已成为CT 应用领域的前沿科技,也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3]。但小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在CT 检查中均表现为肝脏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8期2023-08-26

  • 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灶性影响因素分析
    PTC的患者,多灶性肿瘤的发生率很高,尚无明确指标能预先判断HT伴发的PTC是单发癌灶还是多灶癌,并且对于HT合并PTC这一群体患者多灶性的危险指标,既往文献少有报道。多灶癌具有更高的恶性肿瘤侵袭特征[3]。然而靠目前术前的检查手段并不能完全明确是单发癌还是多发癌,所以容易发生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风险。因此对于多灶性PTC危险因素的分析更为重要,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有更加积极的预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2023-06-28

  • MRI及B超对乳腺X线摄影中“局灶性不对称”征象诊断价值的研究
    癌有时表现为“局灶性不对称”,“局灶性不对称”是第五版BIRADS征象之一,指在乳腺X线摄像中头尾位及内外斜位上均可见,非组织重叠所致,两两对比局部不对称(不超过一个象限)的纤维腺体密度影,病变缺乏肿块轮廓[2]。此征象往往难以定性,不仅见于乳腺癌,也见于腺病、乳腺炎、脂肪坏死等良性疾病,需要穿刺活检或定期复查,以明确诊断[3]。由于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检查,诊断周期长,在患者中应用受限,而定期复查则受辐射影响,同时增加诊疗费用。所以,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的方法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3期2023-01-11

  • 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二代测序结果分析
    多灶发生,关于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发生,是独立起源还是原发病灶在甲状腺内播散而来仍存在争议[1],但许多临床分析证实,多灶性是甲状腺癌的重要临床特征,可能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应该加强对多灶性甲状腺癌的术后管理[2]。但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灶性研究较少,且病例数较少,证据不足,亟待更多数据的积累。目前,二代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甲状腺癌中应用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收集2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4期2022-07-27

  • 微血流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应用①
    研究选取我院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旨在分析MFI联合CDFI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06~202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2~65岁,平均(53.56±5.28)岁。纳入标准: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确诊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资料完善;分级结果明确;未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细胞癌;临床结果未经随访证实;检查图像不清晰。1.2 方法仪器选择飞利浦超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2022-03-31

  • 灶性PTMC与单灶性PTMC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比
    生转移和复发。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占PTMC的20%~40%[1],侵袭性更强,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本文探讨多灶性PTMC与单灶性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二者之间转移危险因素的差异性,为多灶性PTMC的规范治疗提供临床资料。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8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市黄岛区区立医院收治366例PTMC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灶性PTMC患者251例。多灶性PTMC患者115例,病灶位于左侧15例,位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6期2022-03-24

  •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
    223400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会导致患者密度局部性增加[1]。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多发生于血管和支气管中,经检查可见肺部纤维化、肺水肿及各类肺部炎症[2-3]。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为肺癌早期阶段,通过及时有效的诊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预后效果[4]。因此,应加强对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早期诊断的重视性,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5]。为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提高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9期2021-11-26

  • 灶性与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表现的比较
    有病灶者在所有多灶性PTC 中达60%[4]。当术前只发现一侧腺叶有癌灶时,临床上多选择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前漏诊的对侧癌灶将需行二次手术切除,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显著提高,其中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10.0%)是初次手术的(2.0%)5 倍[5]。因此,将多灶性PTC 与单灶性PTC 进行对比,找出两者在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上的差异,可提高临床医师对多灶性PTC 的认识,以便能更好地进行诊断及治疗。目前,在临床特征方面,以往的研究间,除多灶癌会增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期2021-06-21

  •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局灶性磨玻璃影的诊断价值
    马东晖肺局灶性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是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出现的肺部密度轻度增高的局灶性磨玻璃样密度阴影,可见于肺部良性病变,也可见于肺部恶性病变,在临床治疗肺局灶性磨玻璃影前需对其病变性质进行明确,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意见[1]。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PTNB)是 肺 部结节病变术前诊断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4期2021-02-03

  •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的薄层螺旋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
    300)引发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包括局限性肺纤维化、肺水肿、浸润性腺癌、微浸润癌以及炎症反应等[1-2]。为了确保患者获得科学合理的治疗,及早对做出明确诊断十分必要[3]。多层螺旋CT便是临床用来诊断该疾病的常用方式,本研究主要针对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的薄层螺旋CT特征以及和病灶良恶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9月—2019年11月来我院诊治的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患者中选取80例,均经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6期2020-08-05

  • 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癌灶间的异质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中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占有很大的部分,目前对其主要的评估手段为分子生物学标准物状态[1]。本次研究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6 例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将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受体、Ki-67 等数据以及各癌灶组织学进行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普外科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总计126例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2020-06-08

  • 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
    高[1-3]。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临床特点之一,国外学者报道其发病率为18%~87%[4],国内有报道为14.68%[5]、31.90%[6],尤其是双侧病灶的比率较高。目前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仍是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多灶性特征、治疗和预后仍需要深入研究。在最近的报告中,关于多灶性源头有两种主流学说:“单克隆起源”,“异时独立起源”。有学者认为多灶性疾病中不同的病灶是相互独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4期2020-01-16

  • 普美显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15400)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属于肝良性肿瘤,组成要素包括正常肝细胞、胆管、血管和Kupffer细胞,一般情况,将中央瘢痕视为具有特征性的成分。肝细胞肝癌,是肝脏常见恶性肿瘤,多以肝硬化为基础。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临床表现存在相似点,不容易鉴别诊断。现如今,肝脏疾病诊断中,细胞外间隙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应用相对普遍,但是其特异性不高,钆塞酸二钠(普美显,Gd-EOB-DTPA)属于新型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包含有Gd-DTPA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2019-12-08

  •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特征
    纤维化引起的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临床检出率也逐渐增高[1]。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可由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引起,所以需尽快明确其具体性质,以此通过合理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1例经病理证实为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其多层螺旋CT特征,以此为临床鉴别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性质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期2019-04-26

  • 妊娠合并梅毒致死胎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青紫暗红色改变,灶性表皮剥脱,可见少许胎脂样物质附着。腹部膨隆,触之有波动感。尸体解剖:颅骨未见骨折。脑表面及切面未见出血,脑质量110.0g,质软,易碎。颈部肌肉未见出血,左、右侧胸腔分别见10.0、5.0mL暗红色液体,胸膜无粘连,纵隔无出血、无积气。心包腔有3.0mL暗红色液体,心包无粘连。心脏大小2.5cm×2.3cm×1.4cm,表面未见出血点,卵圆孔、动脉导管未闭,各瓣膜形态未见异常。左肺大小4.3cm×2.3cm×1.4cm,右肺大小3.9c

    法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3-22

  • 灶性与单发性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腺癌大多表现为多灶性。而且,术后病理分析发现,乳头状甲状腺癌在单一甲状腺中存在多灶性不连续肿瘤部位的有18%~87%,其中,一个为主要的,其他为较小的微小癌[2]。而且,还有研究发现,多灶性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不同部位肿瘤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来自一个原始肿瘤的转移,其起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单发性与多灶性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4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报道如下。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2018-01-21

  • CT在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特点
    对于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以手术病理检查为主, 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 但是该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风险, 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 难以满足每一例患者诊断需要。研究表明[2]:将CT用于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效果理想, 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 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但是该方法在本院诊断效果尚未得到验证。因此, 本课题以2015年10月~2017年11月入院治疗的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44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2018-01-20

  • 超声对多灶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章春泉超声对多灶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郭良云 刘燕娜 陈 雪 胡 震 叶艳艳 章春泉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病理学,外科多发病灶是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之一,发病率约为18.4%,其中乳头状癌发病率为28.8%、滤泡性癌为15.5%[1-2]。本研究通过描述63例多灶性甲状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医师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5-11

  • 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及颈淋巴结转移特征
    PTC常表现为多灶性,且病灶可位于单侧或双侧腺体内。有研究[5]认为多灶性PTC是由肿瘤的腺内转移引起的,另有研究[6]显示多发癌灶是多克隆起源。PTC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7],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改善预后,因此对于多灶性PTC的手术方式的选择较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23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研究其中148例多灶性PTC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2016年6月—2016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年5期2017-03-31

  • 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C更好[2]。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ultifoc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MPTC)是指病灶数目≥ 2个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的重要临床特点之一[3]。目前多灶性PTMC是甲状腺外科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共收治270例PTMC,其中120例为多灶性PTMC。本文回顾性分析120例多灶性PTMC的临床资料,探讨多灶P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年11期2017-03-23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3例临床分析
    性甲状腺肿合并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3例临床分析李涛 魏世东 孙劲文 杜云峰 彭浩 宗东江 鲁克宇 宋立伟 周正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行甲状腺全切术+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多灶性甲状腺微小癌病人的诊疗过程和随访结果。结果23例病人术前均做B超检查,其中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2例(9.1%),可疑为甲状腺微小癌16例(72.7%),上述均为单一病灶;其中可疑癌灶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活检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11期2017-03-07

  • 浅析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卢红明浅析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卢红明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方式,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 对患者的病理诊断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型。结果 全部患者均为30~40岁的青年患者, 患者的病理分型:12例经典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4例混合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4例毛细血管扩张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3例其他, 经典型患者最多。结论 临床中对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进行病理诊断非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5期2017-01-14

  • 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数量及总直径对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张卧 罗定存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数量及总直径对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潘钢 韩志江 张煜 丁金旺 彭友 张卧 罗定存目的 探讨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数量及总直径对中央组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7例多灶性PTMC与653例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照瘤体个数(以单发、2-、3-、≥4-表示)及多发瘤体总直径(TTD)或单发瘤体直径(UTD)的大小分组,比较各组CLNM的差异;分析

    浙江医学 2017年10期2017-01-12

  • 不同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癌手术中尤其是多灶性患者中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行不同形式手术。单灶性与多灶性患者分别128例、4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 29.7%、52.2%,侵犯甲状腺包膜发生率分别为9.4%、21.7%。多灶性患者较单灶性患者更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χ2=8.26,P<0.05),多灶性患者较单灶性患者更容易出现侵犯甲状腺包膜(χ2=4.68,P<0.05)。结论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1期2017-01-04

  • SonoVue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小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小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吴晓丽,王军,徐慧英,孙晓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超声室,吉林 长春130021)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及其造影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成像为临床超声肿瘤定性诊断构筑了新的平台,但由于造影剂的研发相对滞后,当病灶较小或者病灶回声低于周围肝实质时,CEUS误诊率较高[1]。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的应用,提高了CEUS对肝内局限性病变的诊断能力[2]。本文回顾性分析162例肝脏局灶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9期2016-11-01

  • 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评估和治疗策略
    ·临床研究·多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评估和治疗策略韩靓蒋斌徐新江汤明明季振华戴文成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16例多灶性甲状腺癌和309例单灶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分析,评估多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提出治疗策略。结果多灶组甲状腺癌侵犯包膜率大于单灶组;多灶组淋巴结转移率高、病期晚(P1 cm、病灶数>2个、侵犯包膜、中央区有可疑淋巴结容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甲状腺癌;多发病灶;危险因素;治疗甲状腺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5期2016-10-26

  •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和单灶性脑出血临床比较
    蕴 李学杰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和单灶性脑出血临床比较李蕴 李学杰目的 探究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和单灶性脑出血的合并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65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将其设为AMCH组,选取同期收治的90例单灶性脑出血患者,将其设为单病灶组,比较2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MCH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以及上消化道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07%,20%以及12.31%,单病灶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以及上消化道感染的并发症

    当代医学 2016年35期2016-06-09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结合超声造影剂SonoVue在肝脏局灶性小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oVue在肝脏局灶性小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陈祺(成都市慢性病医院B超室,四川 成都610083)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结合超声造影剂SonoVue(简称:CEUS新技术)对肝脏局灶性小病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行CEUS新技术检查的112例(143枚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EUS新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CEUS新技术检出肝脏局灶性小病灶恶性肿瘤患者41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0.4%(

    安徽医药 2016年4期2016-05-23

  • 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晏玉奎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58例临床分析汤海燕 卢振产 晏玉奎多灶性脑出血;发病部位;病因;复发性脑出血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所致的脑内同时或几乎同时(48h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脑出血[1],文献报道约占原发性脑出血2%~3%[2]。多灶性脑出血往往病情危重,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尽早明确病因以及时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外科收治的58例原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对其发病部位、病因,以及是否会复发的特点作一简要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期2016-02-16

  • 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在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分析王晓红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 (辽宁 丹东 118200)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肝细胞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组,两组均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MTT、RT、TTP、PI、超声造影检查阳性率、特异度、灵敏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4期2016-02-11

  • MRI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MRI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甘敏(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盐城224001)目的:对3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以及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于少见良性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对于3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MRI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中,其中单发的为29例,多发的为8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主要位于右叶前段或者后段的有26例,左叶内侧段或者外侧段的为9例,尾状叶的为2例。其中的8例患者中

    影像技术 2015年3期2015-12-08

  • 6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高血压(40例,占66.7%),脑淀粉样血管病(8例,占13.3%),脑血管畸形(6例,占10.0%),白血病(3例,占5.0%),原因不明(3例,占5.0%)。出血部住以基底节、脑叶、丘脑、小脑、脑干多见。结论多灶性脑出血疾病病情危重起病急,病程进展较快,发病原因以高血压多见,由磁共振或CT检查确定脑出血的部位和量的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6期2015-03-31

  • 灶性获得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
    其他论著交流✿多灶性获得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秦娟(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目的 探析多灶性获得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3例多灶性获得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患者,均是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时间段接诊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肌电图等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例患者中,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是67.7%,1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是33.3%,其中1例患者在治疗后,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9期2015-02-20

  • 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对比观察
    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影像。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均行二维彩超扫查和超声造影,比较两者结果。结果 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在时相、造影增强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时相、造影增强方式上,超声造影可正确区分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这样有助于减少误诊,指导临床诊断。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24作者单位:513000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功能科Primary Carci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2015-01-31

  • 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000)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杜顺波方利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高新分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变化及其和梗死面积、梗死灶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多灶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共7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的血浆PF4水平。分析PF4水平和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梗死灶数目、入院后不同时期的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多灶性脑梗死患者PF4水平〔(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3期2015-01-25

  • 对9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海对9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王春海目的 了解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病症的病症原理、病理机制以及该病症的临床诊断方面的特点, 对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病症的诊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对9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疗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白血病以及淀粉样脑血管病是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发病的最主要原因, 分别占据发病原因的68.9%、7.8%、6.7%, 11.1%, 其他发病原因仅占5.5%。脑基底节、脑干、小脑和脑叶位置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2014-04-26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致死亡一例
    3001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致死亡一例徐承裕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1患者,女,58岁,已婚,农民。因"反复自语、乱语、疑人害、行为异常5年余,再发1月"入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患者约于2008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然起病,表现为乱语,易怒,行为怪异。于2011年6月2日第1次到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曾予阿立哌唑、多塞平、氯氮平、阿普唑仑等药治疗,服药时有效,停药后1个月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2014-03-24

  • 原发性肝Ca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临床对比分析
    发性肝Ca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临床对比分析张智群(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重庆 云阳 404500)目的比较原发性肝Ca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肝Ca患者以及2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入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经患者允许,均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做好相关记录。结果原发性肝Ca的造影方式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肝局灶性增生的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除充盈方式不同外,肝局灶性增生病灶的消退时间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0期2014-03-03

  • 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0)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郭丰琨 段新平(河南电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目的 对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诊治的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术前超声、钼靶检查,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优势病灶66个,经术前超声检查发现50个(75.76%),漏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2013-07-01

  • 6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势[3]。急性多灶性脑出血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该病发病综合因素较多、发病急促、难治疗,临床病死率较高,而且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探究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以总结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寻找临床上治疗、预防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当代医学 2013年22期2013-03-25

  •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5例报告及32篇相关文献复习(急性多灶性脑出血786例临床分析)
    , 李宗海急性多灶性脑出血5例报告及32篇相关文献复习(急性多灶性脑出血786例临床分析)黄 明1, 李宗海2目的 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通过5例病例报告及检索32篇国内相关文献,共33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符合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病例786例,男:女之比为1.97:1;29组共700例报告了1469个血肿发生部位,基底节区678个血肿(46.15%)、脑叶461个(31.38%)、丘脑150个(10.21%)、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3期2013-01-31

  • 55例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300)55例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张立颖(吉林省通化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通化 134300)目的 研究分析多灶性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55例多灶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CT影像学、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临床资料。结果 多灶性脑出血的发病原因有高血压病、脑淀粉样病变、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病以及进行抗凝溶栓诱发,根据CT影像了解其发病部位常见顺序依次为基底节、脑叶、脑干。病死率较高。结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2013-01-23

  • 2012年1月美国FDA公布的药品安全警示
    in) 渐进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肺毒性 01/13/2012FDA告知医疗保健人员与公众,又有两个病例与患者使用淋巴瘤药物 Adcetris(brentuximabvedotin)后发生渐进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相关,PML是一种罕见且非常严重甚至会致死的疾病。由于PML的严重性,因此在药品标签上增加了这一警告。同时在禁忌症中加入了禁止Adcetris与肿瘤药博来霉素联合使用的内容,因为这两个药品同时使用增加肺毒性。PML的症状与体征可能在几个星期或几个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2期2012-08-15

  • FDA批准Gammagard治疗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DA批准,用于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Gammagard治疗MM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研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Gammagard用药组患者握力的平均变化相对于安慰剂组提高22.94%,且病情恶化率为11.9%,显著低于安慰剂(35.7%)。MMN是一种以不对称性肢体无力为主要特征的、获得性免疫介导的、慢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疾病,多累及上肢,表现为手部功能障碍等。Gammagard为美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M

    药学研究 2012年8期2012-08-15

  • 4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3522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cute multifocal cerebral hemorrhage,AMCH)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同时或几乎同时(48 h内)发生2个或2个以上病灶的脑出血。临床急性脑出血大多数表现为单发性,多发性比较少见。但随着CT的使用,AMCH的诊断率不断提高。ACMH的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情较重,病死率高。本文对4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5期2012-05-22

  •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常规CT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诊断分析
    利平目前,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与检查手段主要为CT与放射性核素检查[1]。但是,这两者对于该疾病的检出率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提高对患者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确诊率,本文总结了两种检测方法综合使用的优势。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阐释。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4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分布的区间大约为24岁~67岁,其平均年龄大约为40.8岁。46例

    当代医学 2012年36期2012-03-30

  • 7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刘宇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2个或者2个以上部位的灶状出血,此种疾病在临床不常见,但发病快、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1]。笔者所在医院对7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病病因、临床症状、CT诊断,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患者病例。76例患者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50~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0期2012-01-29

  • 32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287例,其中多灶性PTMC 63例;2001年PTMC共39例,其中多灶性PTMC 6例,2010年检出均高于2001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腺癌,乳头状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甲状腺肿 流行病学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多灶性 桥本氏甲状腺肿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1]。

    天津医药 2012年8期2012-01-05

  • 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20例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100)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所致的脑内同时或几乎同时(48 h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脑出血[1]。文献报道约占同期脑出血患者的3%[2]。由于头颅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广泛使用,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多灶性脑出血往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必须尽快明确病因,指导选择合适的治

    医学综述 2011年23期2011-07-30

  • 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分析
    1]。本研究对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淋巴结转移复发进行分析,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为临床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降低肿瘤复发转移提供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1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单灶224例(70.9%);多灶92例(29.1%),其中2灶70例、3灶及以上22例。1.2 研究方法 比较多灶组与单灶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数目、大小、家族

    山东医药 2011年29期2011-05-23

  • [1]In-AMA心肌显像鉴别室性早搏病因的临床价值
    9.41%)呈局灶性AMA摄取,正常TI显像。对照组中,2例(10.00%)呈局灶性AMA摄取/正常11显像,18例(90.00%)呈节段性AMA摄取,相匹配T1缺损显像。结论:“In核素心肌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有助于早期鉴别室性早搏的病因。关键词:室性早搏;鉴别诊断:核素显像;[1]In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12(c)-028-03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36期2009-06-07